摘要:目的:觀察頸椎病治療中綜合性康復護理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我院頸椎病患者70例(2017年9月至2018年10月),隨機分為綜合性康復護理的觀察組(35例)與常規(guī)護理的對照組(35例),觀察患者護理滿意度及頸椎功能障礙(NDI)情況。結果: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護理滿意度評分高,NDI評分低,P<0.05。結論:給予頸椎病患者綜合性康復護理,能改善患者頸椎功能障礙情況,提高護理滿意度,效果較好,值得借鑒。
關鍵詞:頸椎病;綜合性康復護理;效果
近年來,電子產(chǎn)品、汽車等的普及,導致頸椎病患病率越來越高,主要患病人群為中老年人,并且逐漸向年輕人群發(fā)展,嚴重影響人們生活及工作[1]。該病病因較多,如勞損、頸椎管狹窄等,常給予患者綜合性治療,但是對康復護理并沒有引起重視[2]。本文選取我院頸椎病患者70例(2017年9月至2018年10月),觀察綜合性康復護理的臨床應用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頸椎病患者70例(2017年9月至2018年10月),隨機分為對照組(35例)與觀察組(35例),對照組男、女為24例、11例,年齡47至67(55.93±5.39)歲,病程1至13(7.30±0.72)年,觀察組男、女為23例、12例,年齡46至69(56.87±5.26)歲,病程1至12(7.27±0.69)年。一般資料對比,P>0.05。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給予患者體位指導,進行健康宣教,做好基礎護理等。
觀察組給予綜合性康復護理。①進行物理康復,加強對患者頸椎和皮膚變化的關注,使其頭頸為自然仰伸位接受物理治療,治療前后,患者需靜養(yǎng)1至3h,一旦出現(xiàn)皮膚損傷的情況,要立刻進行消炎和敷貼處理。②患者保持靜養(yǎng),休息時取端坐位或側臥位。關注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物。③根據(jù)患者活動量和病情,給予患者合理的飲食方案,多食用富含營養(yǎng)的食物,如粗糧、牛奶、牛羊肉等,并且多攝入水果及蔬菜,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忌煙酒。④頸椎牽引康復訓練前,向患者解釋牽引器的操作,并告訴患者相關注意事項。牽引時,注意觀察患者表情及反應,掌握力度和位置,避免患者出現(xiàn)不適感。然后引導患者進行按摩和舒筋,能有效減輕其疼痛感。在患者恢復期,如果恢復情況較好,就可以進行頸椎旋轉和緩慢屈伸練習。進行輔助康復訓練,協(xié)助患者進行適度活動,加快頸椎功能恢復速度。⑤在頸椎病病情不斷進展下,患者可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嚴重時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失眠、頭暈目眩等癥狀,最終出現(xiàn)負面心理。因此,要給予患者針對性心理疏導,將頸椎病康復相關知識及注意事項告訴患者,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建立正確的康復思想。在此過程中,還可以鼓勵患者多參與團體戶外活動,不僅能釋放患者壓抑的情緒,還能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
1.3觀察指標
頸椎功能障礙情況:頸椎功能障礙指數(shù)(NDI)調查問卷,共10個問題,按照嚴重程度,每個問題0分至5分,總分50分,評分越高頸椎功能障礙越嚴重;護理滿意度:共32各方面,每個方面20分,總分60分,評分越高護理滿意度越好。
1.4統(tǒng)計學方法
SPSS20.0,計量數(shù)據(jù)、計數(shù)數(shù)據(jù)分別表示為均數(shù)±標準差、百分率,分別用t、 檢驗,Plt;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頸椎功能障礙情況對比
護理前,兩組NDI評分對比,P>0.05,護理后,觀察組NDI評分(8.64±3.16)分,與對照組相比,P<0.05,見表1。
2.2護理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討論
頸椎病病程較長,并且治愈難度較大,在病情的發(fā)展下,患者會出現(xiàn)眼脹痛、胸悶等并發(fā)癥,在治療過程中,患者可能會出現(xiàn)不安、緊張等情緒,進而影響患者康復效果[3]。本文結果中,護理前,兩組NDI評分對比,P>0.05,護理后,觀察組NDI評分(8.64±3.16)分,與對照組相比,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本文中,給予頸椎病患者綜合性康復護理,對患者進行物理康復、頸椎牽引康復等,能改善頸椎功能障礙狀態(tài)。通過康復護理,患者進行正確按摩及康復鍛煉,使其頸椎活動功能得有效提高。對于頸椎病患者來說,飲食指導時非常有必要的,能提高患者對頸椎疼痛的耐受性,使頭痛、勞動能力受限等并發(fā)癥得以有效改善。在康復護理過程中,心理指導是必不可少的,能減輕患者心理壓力,提高康復信心,進而更好的進行物理、牽引等訓練項目的開展。有研究表明,在頸椎病患者護理中,需要重點進行康復鍛煉,為患者提供針對性的康復鍛煉,鞏固康復效果[4],并且叮囑患者每隔30min至1h要起身活動肢體,盡量不要長時間伏案,避免疾病復發(fā)[5]。
所以,給予頸椎病患者綜合性康復護理,能改善患者頸椎功能障礙情況,提高護理滿意度,具有應用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林桂紅,許淑仙.針灸聯(lián)合理療康復在頸椎病治療中的應用研究[J].護理研究,2017,31(24):3010-3013.
[2]徐立萍.針灸康復護理治療神經(jīng)根型頸椎病患者的配套護理措施分析[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7,28(S4):521-522.
[3]李春霞.中醫(yī)護理技術應用于頸椎病治療的臨床療效觀察[J].山西醫(yī)藥雜志,2016,45(10):1232-1234.
[4]王大力,榮兵.腹部推拿配合針灸治療神經(jīng)根型頸椎病的隨機對照試驗臨床觀察[J].遼寧中醫(yī)雜志,2016,59(12):2627-2630.
[5]劉晨光,張娜.康復治療對頸椎病患者遠期療效的干預作用分析[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6,18(5):448-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