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采用循證護理的方式護理心肌梗死并發(fā)心力衰竭患者,觀察其應用效果,以此為依據對其進行應用價值的探討。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法,觀察組采用循證護理方法進行為期一年的護理,最后通過對比兩種方法的有效性和患者滿意度對循證護理進行應用價值的探討。結果:經過循證護理和常規(guī)護理的干預,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有效性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觀察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程度也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結論:循證護理在心肌梗死并發(fā)心力衰竭患者中臨床療效顯著,明顯的提高了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臨床推廣應用價值明顯。
關鍵詞:循證護理;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有效性;滿意度
循證護理因為循證醫(yī)學的發(fā)展需求應運而生,是根據有用的、真實的科學研究結果進行操作的,是目前護理方式中最具有應用前景,最受歡迎的護理方式[1]。心機梗死又叫心肌梗塞,是因為冠狀動脈閉塞,血流中斷,部分心肌因為嚴重且持久的缺血而發(fā)生的局部壞死。心肌梗死除了致死率過高的同時還容易產生并發(fā)癥,比如心力衰竭,這顯然是嚴重影響了患者疾病的治療和正常的生活工作[2]。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時間范圍是2017年10月——2018年10月,100例心肌梗死并發(fā)心力衰竭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其中觀察組21名女性29名男性,年齡范圍為43-81歲,平均年齡為(59.4±6.7)歲,病程時長最長23年,最短1年,平均病程(10.4±4.6)年;對照組24名女性26名男性,年齡范圍為49-78歲,平均年齡為(62.5±7.1)歲,病程時長最長19年,最短2.5年,平均病程(9.8±4.9)年。實驗經過倫理委員會審查并批準,征求患者家屬的知情同意,同時排除患者具有肝腎疾病障礙、精神病病史者及不同意參加本次實驗的患者。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上沒有統計學意義(Plt;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50名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法,觀察組50名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采用循證護理的方法。具體的循證護理方法如下:
一、安排專業(yè)護理人員建立循證小組:安排一組具有專業(yè)護理技能和知識的人員成立循證小組,并對他們進行定期的專業(yè)培訓,以提高他們的專業(yè)性鞏固他們的技能。
二、根據相關醫(yī)學文獻進行資料收集分析:小組成員進行循證護理的前提是查閱大量文獻和資料,首先擬定一套最適合目前心肌梗死并發(fā)心力衰竭臨床患者的護理方案,同時根據護理的進程和具體的病人,繼續(xù)不斷查閱最新的文獻資料更新這個方案[3]。
三、對臨床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總結:小組成員根據每個患者的病情發(fā)展進行記錄,定期進行整理,結合日常臨床工作經驗,匯總循證護理常出現的問題,定期與成員進行分享討論,并展示匯總的問題和集體討論出的最佳結果。
四、制定有效的護理方法:
1)定期、實時的病情監(jiān)測:以應對患者突發(fā)狀況,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干預。
2)真誠的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應該真誠的與患者交談,及早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傾聽患者并且緩解患者心理壓力,促進他們更好的配合治療。
3)健康、合理的飲食護理:告知患者疾病治療期間應該清淡飲食,少食多餐,保證每日的飲水量達到標準。
4)日常護理:保持患者皮膚干凈清潔,保持環(huán)境衛(wèi)生;遵醫(yī)囑服用緩瀉劑,告知患者切記長時間用力屏氣排泄,必要時開塞露肛塞。
5)運動護理:為患者制定最合適的運動鍛煉方案,并且根據病情的發(fā)展進行實時的調整,運動方式不宜過度激烈。
1.3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觀察指標:記錄兩組患者在接受護理干預后的有效程度,并通過問卷調查形式調查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程度。
評價標準:
顯效:患者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癥狀得到治療,癥狀明顯減輕,生活能夠自立,可以進行不劇烈的鍛煉活動;有效:患者癥狀得到緩解,病情減輕,需要藥物繼續(xù)維持治療,能夠進行適量的床上鍛煉活動;無效:患者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癥狀沒有改善甚至出現惡化現象[4]。
以問卷調查的方式評價觀察組和對比組的滿意度差異,總分為60分,包括非常滿意(40分~60分)、滿意(20分~39分)和不滿意(20分以下),其中死亡劃分為不滿意。
1.4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使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相關數據進行分析與處理,計數資料以(n,%)形式表示,通過卡方對其予以檢測,只有滿足P<0.05時,才可認為差異在統計學當中存在意義。
2結果
按上干預療效標準,循證護理組的觀察組50例患者,循證護理一年后觀察其效果。有效程度結果顯示,觀察組:顯效的有43例(86.00%),有效的有7例(14.00%),無效的有0例(0.00%),總體有效率100%,效果非常明顯;對比組:顯效的有26例(52.00%),有效的有15例(30.00%),無效的有9例(18.00%),總體有效率82%,Plt;0.05,有統計學意義。
滿意程度分析結果顯示,觀察組:非常滿意的有46例(92.00%),滿意的有4例(8.00%),不滿意的有0例(0.00%),總體滿意率100%,效果非常明顯;對比組:非常滿意的有23例(46.00%),滿意的有17例(34.00%),不滿意的有10例(20.00%),總體滿意率80%,Plt;0.05,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采用循證護理模式對心肌梗死并發(fā)心力衰竭患者展開護理,有利于鞏固治療效果,提升護理水平,提高患者的生存有效率,并提升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程度,具有良好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楊建美.循證護理對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搶救成功率的影響[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7,9(17):237-239.
[2]劉偉蘭.循證護理在心肌梗死患者并發(fā)心力衰竭護理中的臨床應用探討[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09(9):204-205.
[3]洪梓玲.循證護理在心肌梗死并發(fā)心力衰竭患者護理中的應用觀察[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5,03(18):6-7.
[4]康立惠,路慧,陶娟等.循證護理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診心臟介入手術圍術期的應用評價[J].中國醫(yī)藥,2015,10(4):596-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