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思(湖南 郴州)
小時候,因為媽媽是教師,隨著媽媽工作地點的轉(zhuǎn)移,我也輾轉(zhuǎn)去了很多不一樣的地方。童年里有很多歡樂懷念的往事,印象深刻的有我們放學(xué)之后和小伙伴們一起去水里撲騰著的小溪流,小溪邊,是長得非常茂盛的高高的草叢,因為有了它們,即使很曬,我們在石頭上玩水的時候也不會被曬著。
還有每年的正月里,外婆都會帶我和母親上獅子山,每次爬到山頂,都能看到很像鈴蘭花的一種植物,那時候認不出是什么花,現(xiàn)在才知道原來叫馬醉木,那是很清晰又欣喜的記憶,而且,只有海拔800米以上的灌叢中才會有這樣的植物,花朵有條不紊的串在一起,花型像倒掛著的鐘一樣,花型頂端像小喇叭一樣撒開,非??蓯?。這樣的稀有和難得,使我長大以后也一直念念不忘。
不論走到哪里,最吸引我的,總是這樣的事物。
喜歡花,喜歡植物,喜歡大自然。
在大自然中,我會特別的舒服和自在。
幾年前大學(xué)快畢業(yè)的時候,開始畫水彩,也得益于早前我有一個很好的美術(shù)老師,在即將高考的那兩年里,在畫室里高強度的集訓(xùn),在他的引領(lǐng)和鼓勵下,我的美術(shù)功底有很大的提升,加之,我和老師的創(chuàng)作理念也很一致,畫出心中所見、所聞、所想,還有最真切的情緒、情感。
真的很喜歡。大三時,用實習(xí)的工資買到第一套水彩畫具的時候,我就想,這將是陪伴我一生的,可以叫做:信仰。
喜歡畫植物。
喜歡花朵和葉子在陽光的照射下?lián)u曳的樣子,花瓣透著光,呈現(xiàn)很透很亮的色彩,花瓣從花心一直生長到花瓣尖,顏色從淺至深的變化,從嫩綠一直到熟黃或者深紅的生長,又或者是包含著的葉脈,呈現(xiàn)裂變式的一根一根的樹狀生長。
萬物有靈,一定是相通的。我發(fā)現(xiàn),隱約的花瓣經(jīng)絡(luò)的形狀和參天大樹的姿態(tài)是一模一樣的,從根部汲取營養(yǎng),然后輸送到每一個需要的枝節(jié)上,從而形成完整的一片花瓣、一整朵花。
花朵的繁榮或者衰敗,是生命最真實的見證,不懼風(fēng)雨,頑強生長,行至最璀璨和旺盛的姿態(tài),迸發(fā)出積蓄了一個冬的能量。那是花兒最驕傲的時刻。
最終,到了衰敗的時候,凋零墜地,與土壤結(jié)合在一起,為土地增添最后一絲肥沃,也安然接受和承認。這一生,都默默不語。
植物的名稱也很美,《詩經(jīng)》里的草木之名:荇、蒹葭、芙蓉、葵、茱萸等等……
其中還有:“采蘭贈芍”,語出《鄭風(fēng)·溱洧》;“萱草忘憂”“焉得僾草?言樹之背?!钡涑觥缎l(wèi)風(fēng)·伯兮》。
植物被人們賦予了很多美好的希冀。
我想,大概是因為植物本身,默默地從土里生長,從一顆種子,長出嫩綠色的芽,我們便開始期待一些什么,可能是堅硬的枝丫,也可能有圓形的、尖尖的葉子,一簇一簇的緊湊團結(jié)或者是一排一排的清晰分明。于是,更加期待了,接下來會有一個一個的小骨朵長出來,隱隱約約透露出粉色、白色、黃色。漸漸地,開花了,花朵開始的時候一般都是花瓣緊接在一起,扎實的捆在一起,花托會將之緊緊守住,接著,在某一個清晨的不經(jīng)意之間,你會發(fā)現(xiàn),它把全部的花瓣都展現(xiàn)出來了,好像在對你說:“我準(zhǔn)備好啦!我在等你看看我。”
就是這樣,植物會有它們各自的使命,或許有一些是為了裝點這個世界,或許有一些是為了保護我們的環(huán)境,或許有一些僅僅只是自顧自的生長,只為了自己。不論偉大或者渺小,都是生命不可或缺的最有力的見證。
我不向往食物鏈頂端動物強勁的力量,也不垂憐柔弱可愛的生物給予我的惻隱之心。我喜歡植物,堅定有力量,更有美好柔軟的向世界發(fā)出信號的觸角。
有個性,但是不張揚。所以我描繪植物的色彩是真實又沉穩(wěn)的,也不是一本正經(jīng)、老氣橫秋的記載,我依然會賦予它很多新鮮的色彩?;蚪o她們增添一些我能讀懂她們的情感。
花是很多藝術(shù)家都喜愛的創(chuàng)作元素,初學(xué)藝時不知道為什么,也以為只是好看,大家都喜聞樂見吧?比如,國畫中的梅蘭竹菊,為什么是一個永恒的主題呢?我在日積月累的創(chuàng)作和觀察中就有較深入的領(lǐng)悟了,這樣亙古久遠流傳下來精髓,不完全是因為她的美麗,更是因為它擬人,精神或者氣質(zhì)。
蓮 水彩 文思
如荷花圣潔大度,如玫瑰嬌艷帶刺,如雛菊清新平凡,如鳶尾智慧尊重……
因為有了這樣的賦予和陶冶,所以我畫水彩植物,有了厚重的含義。
要說到創(chuàng)作方法,在此前的鋪墊之下,有我個人的習(xí)慣。
很多人會問:文思老師你什么時候出去寫生?或許,我們心中會有一個約定俗成的見解,我們要身處室外,在精致的景色面前安靜的畫畫。
不過,創(chuàng)作的大部分時光,都是在我的畫室。那么鋪墊究竟是什么呢?其實,也就是每一次的戶外采風(fēng),仔細緊密的觀察花朵,記住它們最真切的樣子和姿態(tài)。
去植物園,或上山,走在荷葉間,不僅僅只是欣賞美景。植物能給我們帶來的不少,包括它的氣味,身在其中,眼里、鼻息間、嘴里呼吸著的、印在心中。體會當(dāng)下,這會是比當(dāng)時就刻畫下來還要重要的契機,和在心里就已經(jīng)生成了對事物的見解。
我的畫室一年四季都會有植物、花兒,我有很多玻璃器皿用來裝花,干凈的水里養(yǎng)著花朵,晶瑩剔透的樣子,非常透亮,每時每刻都陪著我。
我也想像花朵和水彩一樣,也做一個通透的、智慧的人。這,是我對于創(chuàng)作水彩花卉的最恰如其分的詮釋。
鳶尾 水彩 文思
百合 水彩 文思
菊 水彩 文思
山茶 水彩 文思
木槿 水彩 文思
鶴望蘭 水彩 文思
康乃馨 水彩 文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