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群
他從小牙齒不太好,醫(yī)生建議刷牙時家長從旁監(jiān)督,超過三分鐘,還得滿嘴泡泡。一番頑強抵抗、雞飛狗跳之后,心力交瘁的媽媽找到一個折中的方法:讀詩背詩。于是兒子胡亂刷,媽媽胡亂背,剛好能轉移彼此注意力,好歹早晚三五分鐘歸于寧靜。只是背的人選詩的原則全憑自己喜好,愛哪首選哪首,全不管小孩。他是否能理解,他是否能記住,全不在當媽的考慮范圍。嗯,對了,背的人只顧自己高興。
從大班堅持到了一年級,斷斷續(xù)續(xù)的,每周一首,漸漸地,他也能記住一些了。然后,他刷牙漸漸自覺認真了;再然后,刷牙詩詞就中斷了。中斷了一年之后的某一天,當媽的忽然后悔了,悔不該中斷呀!于是,近期又撿了起來。
好了,前情提要介紹完了,正式進入《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p>
不知怎的,這首詩突然觸發(fā)了我的哀思。
刷完牙,我對他說:“你知道嗎?這首詩的第二句我印象特別深刻: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因為我奶奶去世的那一年,家里的大門就貼了一副白紙春聯(lián),寫的就是這兩句?!?/p>
“媽媽,春聯(lián)不都是紅色的嗎?怎么會是白色的?”
“我們小時候,家里有老人去世,過年貼春聯(lián),第一年貼白色的,第二年貼黃色的,第三年貼綠色的,以緬懷先人,不忘先人?!?/p>
“那梅花山莊一樓的那戶人家去年有老人去世了,他們過年怎么沒貼白春聯(lián)?還是紅春聯(lián)?”
呃,能不能每次不要那么快地舉一反三?讓我都不好回答。
“可能他們忘了吧。又或者這只是某一處的習俗,他們家鄉(xiāng)并沒有這樣的傳統(tǒng)?!?/p>
還是回到我奶奶吧。
“那時候我初一,也就十三歲吧,我清楚地記得家里的大門上就是這兩句詩。那時的我,根本不知道崔顥的《黃鶴樓》,可是我一看到‘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這兩句,我一下子就理解了?!?/p>
我摟著他,輕輕和他訴說往事,仿佛穿越了時光,看到一個十三歲的小女孩,靜靜地站在家里的大門口,對著木門上細長白紙上的十四個毛筆字,怔怔的,發(fā)著呆。她沒有學過這首詩,家里也沒有人有能力和她講解這句詩,就連這副對聯(lián),也是鎮(zhèn)上寫春聯(lián)的比對著對聯(lián)小冊子按類別隨機挑選的??墒撬豢淳投耍⑶疑钌畹乜淘谀X子里。她知道她的奶奶就像黃鶴一樣一去不返,從今往后只能抬頭憂傷地看悠悠白云飄過,而親愛的奶奶卻再也回不來了。
后來女孩長大了,去武漢上大學,登上了蛇山腳下的黃鶴樓,看到了陽光普照下的漢陽樹木、芳草覆蓋的鸚鵡洲。她在武漢長江大橋上走過來走過去,她想起了奶奶,想起了那副白頭春聯(lián),頭頂是悠悠飄過的白云,腳底下是滾滾東流的長江水。
多少年過去了,曾經的小女孩如今領著自己幼小的兒子再讀這首詩,眼前依舊能清晰地記起那扇吱呀作響的木門,木門上泛黃的白頭春聯(lián)。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有時候語言真是無法表達內心,而一千年前的詩句卻能穿越千年直抵人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