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學(xué)文
一千多年前那個冬天,白居易《問劉十九》,“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劉十九怎么回答的?去了沒有?均不見下文。小詩卻留了下來。
上周末午后,“晚來天欲雪”,有朋小館酒約。手切羊肉,木炭火鍋,鄉(xiāng)下小燒。憑這幾樣,哪有不赴約之理!杯間,朋友借吟“紅泥小火爐”,趁酒勁,拿腔拿調(diào)——冬日里,小火鍋,喝杯小酒,找本關(guān)于冬天的書讀,不亦樂乎?酒一飲而盡。覺朋友挺詩性,說得挺有創(chuàng)意。
回到家,真的想找本冬天的書讀。書到用時方恨少。費了半天工夫,總算找到《雪國》(川端康成著 ?葉渭渠譯 ?譯林出版社)。這本書,是本小冊子,除了《雪國》外,里面還有川端康成的另外兩個中篇,《古都》和《千紙鶴》。剛好要讀,窗外下起了雪。
久違了,雪。
掐本寫冬天的書讀,逢其時,臨其境,偶爾,放下書,看窗,窗外正下著雪,雪花小鳥依人,靜靜落在屋檐下……
雪夜,走進了《雪國》。
看著看著,如夢如幻,沉醉于島村火車上遇到美麗的葉子姑娘的情景——“外面昏暗下來,車廂里的燈亮了。這樣,窗玻璃就成了一面鏡子……”“黃昏的景色在鏡后移動著,也就是說,鏡面映現(xiàn)的虛像與鏡后的事物好像電影里的疊影一樣晃動……特別是當(dāng)山野里的燈火映照在姑娘的臉上時,那種無法形容的……他漸漸地忘卻了鏡子的存在,只覺得姑娘好像漂浮在流逝的暮景之中?!?/p>
就這樣,雪夜,如醉如癡,讀著《雪國》。偶爾,停下來,看看窗外的雪花……
一周后,讀完《雪國》。覺得這本書寫得凄美。書里有些情節(jié)稍一浮現(xiàn),就總情不自禁地哼起那首老歌:“下雪啦,天晴啦,下雪別忘穿棉襖。下雪啦,天晴啦,天晴別忘戴草帽……”
查了下資料,得知這本書是川端康成最著名的代表之作,從1935年起以短篇的形式,分別以《暮景的鏡》、《白晝的鏡》等題名,斷斷續(xù)續(xù)地發(fā)表在《文藝春秋》《改造》等雜志上,相互之間并沒有緊密相連的情節(jié),直至全部完成并經(jīng)認(rèn)真修改后,才冠以《雪國》于1948年匯集出版單行本?!堆﹪芬彩亲髡咴诒皇谟柚Z貝爾文學(xué)獎時被評獎委員會提到的三部小說之一。
給一周前在一起喝酒的幾位朋友打電話,把《雪國》推薦他們。《雪國》的確是本寫冬天的書。里面有沒有雪?雪大雪???讀就是了。
就像流傳至今的《問劉十九》,寥寥二十個字,一首小詩,沒有深遠(yuǎn)寄托,沒有華麗辭藻,可新酒、火爐和暮雪,的確是幾個重要意象。劉十九是誰?白居易做沒做答?并不重要。
要不,“雪夜訪戴”的故事,咋能從北魏保鮮到現(xiàn)在。
——“王子猷居山陰,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詠左思《招隱》詩。忽憶戴安道;時戴在剡(今浙江閑西南),即夜成小船就之,經(jīng)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歷代筆記選注》1983年12月 北京出版社)
王子猷是王羲之的兒子,王徽之?;罩鲝埿惺轮粡囊粫r興致出發(fā),做就是了,達不達目的,無關(guān)緊要。魏晉時期,社會多有動蕩,許多讀書人對朝政不屑一顧,崇尚老莊,任性適情。古人行事古怪,往往受當(dāng)時社會影響。
所以,小詩《問劉十九》也好,或是凄美小說《雪國》,夜雪訪戴故事也罷,讀就是了。
夜,窗外下雪,找一本書,冬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