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軍
066200秦皇島市山海關人民醫(yī)院檢驗科,河北秦皇島
兒童呼吸道感染容易引發(fā)支氣管肺炎、急性支氣管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是導致嬰幼兒住院的主要原因之一[1]。研究發(fā)現(xiàn)[2],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引起嬰幼兒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體之一,具有較高的傳染性和發(fā)病率。本研究探討呼吸道合胞病毒與肺炎支原體聯(lián)合檢測對兒童呼吸道病原菌感染的應用價值?,F(xiàn)報告如下。
2015年5月-2018年5月收治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兒500例,均取得患兒家屬知情同意,排除患有嚴重心、腦、腎、肺等疾病患兒。其中男260例,女240例;年齡8 d~13歲,平均(6.58±1.06)歲;體重4.03~46 kg,平均(20.03±10.58)kg。
方法:采集患兒肘靜脈血5 mL,3 000 r/min離心15 min,取上層血清,采用間接免疫熒光法進行呼吸道合胞病毒IgM 檢測;采用免疫熒光顯微鏡進行鏡下觀察。(外送艾迪康)肺炎支原體采用富士瑞必歐株式會社生產(chǎn)試劑盒(被動凝集法)進行檢測。
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 18.0 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感染率:兒童呼吸道病原菌500例,總感染率31.80%,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率15.60%,肺炎支原體感染率15.20%,呼吸道合胞病毒合并肺炎支原體感染率1.00%。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肺炎支原體感染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常見呼吸道疾病中感染率: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肺炎支原體感染率在同種疾病中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支氣管肺炎感染率最高,且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肺炎支原體感染率在常見呼吸道疾病中的感染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不同年齡患兒感染率:1~5 歲患者感染率最高,且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肺炎支原體感染率在各年齡段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呼吸道合胞病毒為有包膜單股負鏈RNA 病毒,以呼吸困難、喘息、咳嗽、發(fā)熱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是引起嬰幼兒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3]。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傳播主要通過呼吸道、污染物品和手,感染后胸部X 線較其他病毒感染有更多的異常表現(xiàn),若不采取積極有效的治療措施,將導致病情惡化,造成多系統(tǒng)損害,威脅患兒生命安全[4]。
本研究探討呼吸道合胞病毒與肺炎支原體聯(lián)合檢測對兒童呼吸道病原菌篩查的應用價值。結果顯示,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肺炎支原體感染率無顯著差異,分析原因在于呼吸道合胞病毒與肺炎支原體均受季節(jié)因素的影響,該地區(qū)所處環(huán)境和溫度使得呼吸道合胞病毒與肺炎支原體兩種病原菌的生存率較為相似,從而導致兩種病原菌感染率無明顯差異。在常見呼吸道疾病中,支氣管肺炎感染率最高,急性支氣管炎其次,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肺炎支原體感染率在常見呼吸道疾病中的感染率有顯著差異。因此,應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預防,降低急性支氣管炎和支氣管肺炎感染率。在不同年齡段,1~5 歲患者感染率最高,且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肺炎支原體感染率在各年齡段差異顯著,分析原因在于從嬰幼兒時期到幼兒期,兒童的自主活動不斷增多,與致病菌接觸的概率明顯增加,從而容易引發(fā)呼吸道疾病,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免疫功能逐漸成熟,加上良好衛(wèi)生習慣的養(yǎng)成,使感染率顯著降低。利用呼吸道合胞病毒與肺炎支原體聯(lián)合檢測能有效提高呼吸道常見病菌的檢出率,彌補單項檢測的不足,減少漏診率,從而有利于及時做好相應的預防措施和治療方案。
綜上所述,在兒童呼吸道病原菌篩查中應用呼吸道合胞病毒與肺炎支原體聯(lián)合檢測,準確性較高,且快速,有利于指導醫(yī)生給予針對性治療,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表1 常見呼吸道疾病中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肺炎支原體感染率[n(%)]
表2 不同年齡患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肺炎支原體感染率[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