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宏波
410004長沙市中心醫(yī)院,湖南長沙
在現(xiàn)代手術過程中,麻醉是必不可少的,麻醉方式的選擇對手術效果影響巨大。尤其針對老年患者而言,由于其身體功能下降,手術耐受度比較差,在這種情況下,接受骨科手術時,如果不能選擇合理的麻醉方式,可能影響老年患者血流動力學和認知功能,影響手術治療 效 果[1]。2016年2月-2018年1月收治骨科手術老年患者109 例,分別采取硬膜外麻醉和全憑靜脈麻醉,旨在探究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對老年骨科手術患者血流動力學及認知功能的影響,具體報告如下。
2016年2月-2018年1月收治骨科手術老年患者109 例,隨機分為兩組。試驗組55 例,男32 例,女23 例;年齡60~90歲,平均(73.26±3.16)歲。對照組54 例,男30 例,女24 例;年齡61~89歲,平均(73.21±3.19)歲。對比兩組手術類型、年齡等基本數(shù)據(jù),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需接受骨科手術;②年齡>60 歲;③患者及其家屬對本次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標準:①存在手術禁忌證;②沒有完善的臨床資料;③合并其他嚴重疾病。
方法:所有患者在進行手術麻醉前30 min 均采取肌肉注射的方式給予0.5 g阿托品和0.1 g 苯巴比妥鈉,進入手術室。醫(yī)護人員需要為患者連接相應的監(jiān)護儀器,包括心電監(jiān)測儀等,充分了解患者的實際情況。在此基礎上,對照組老年患者接受全憑靜脈麻醉,麻醉藥物選擇琥珀膽堿(1.5 mg/kg)、咪達唑侖(0.05 mg/kg)、瑞芬太尼(3 μg/kg)、依托咪酯(0.2 mg/kg)聯(lián)合進行麻醉誘導。在麻醉期間,需要保證5.8 L/min 的氧氣量,并且在麻醉誘導5 min后,采取氣管插管機械通氣,盡可能保證患者氧氣的需求。試驗組采取硬膜外麻醉:①選擇仰臥位,鋪設消毒巾并且做好常規(guī)消毒。②選擇穿刺部位:一般L1~2間隙。③選擇0.5%的布比卡因1.2 mL,為患者進行硬膜外麻醉。④在患者接受手術的過程中,還需要做好術中維持,一般選擇丙泊酚通過輸注的方式進行麻醉維持,速度控制為5 mg/(kg·h),以0.06~0.24 μ g/(kg·min)的速度給予患者瑞芬太尼。如果手術時間延長,還需要選擇0.25%的布比卡因再次注射,以維持麻醉效果,直至手術完成。
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患者血流動力學參數(shù)以及麻醉前后認知功能情況。
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 25.0 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血流動力學參數(shù)以及認知功能評分等計量資料用(±s)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血流動力學參數(shù)比較:兩組血氧飽和度、心率、收縮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舒張壓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兩組患者麻醉前后認知功能比較:麻醉前12 h,兩組認知功能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麻醉后12 h、24 h試驗組認知功能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成年后,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各項功能均會慢慢退化,骨骼中的鈣質也會逐漸流失,出現(xiàn)骨折等骨科疾病的概率越來越大。手術治療在骨科疾病治療中非常常見,針對老年患者而言,由于身體出現(xiàn)退行性變化,神經(jīng)中樞對麻醉藥物也更為敏感,導致麻醉的耐受度降低。在這種情況下,老年患者接受骨科手術時,選擇合適的麻醉方式尤為重要,不但會影響手術治療效果與安全性,還會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影響[2]。硬膜外麻醉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局部麻醉方式,通過在患者L1~2間隙注射麻醉藥物的方式,起到麻醉效果。該麻醉方式需要術中維持,但由于麻醉藥物均采取注射方式,對患者肝、腎功能影響不大。同時硬膜外麻醉藥物作用于局部神經(jīng),對患者血流動力學不會產(chǎn)生較大的影響。老年患者對麻醉藥物敏感性高,如果麻醉藥物在體內(nèi)長時間停留,就會對患者的認知功能產(chǎn)生影響,但硬膜外麻醉選擇的藥物比較容易排出,作用時間也不會太長,手術后,患者蘇醒較快,對患者的認知功能也不會產(chǎn)生較大影響。因此,為了保證患者生命安全,保證手術治療效果,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相應的麻醉方式尤為重要。
本次研究采取對比分析的方式,選擇109 例接受骨科手術的老年患者進行對比,研究結果顯示,相對于全憑靜脈麻醉而言,采取硬膜外麻醉的患者舒張壓明顯更低,而其他血流動力學指標(血氧飽和度、心率、收縮壓)無明顯差異,同時,麻醉后患者的認知功能也明顯更高。該研究結果與范瀚文等在不同麻醉方式對老年骨科手術患者術后認知功能的影響研究中的相關研究結果一致[3]。
綜上所述,在老年骨科患者中采取硬膜外麻醉安全性較高,對患者認知功能與血流動力學影響較小,值得推廣。
表1 兩組患者血流動力學參數(shù)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血流動力學參數(shù)比較(±s)
組別 例數(shù) 血氧飽和度(%) 心率(次/min) 舒張壓(mmHg) 收縮壓(mm Hg)試驗組 55 0.88±0.40 81.57±11.85 70.09±10.55 139.79±19.53對照組 54 0.91±0.41 81.01±11.45 82.57±11.44 140.11±19.46 P>0.05 >0.05 <0.05 >0.05
表1 兩組患者麻醉前后認知功能評分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麻醉前后認知功能評分比較(±s)
組別 例數(shù) 麻醉前12 h 麻醉后12 h 麻醉后24 h試驗組 55 28.6±4.3 27.3±2.6 27.7±2.2對照組 54 29.1±3.5 23.8±2.7 25.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