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霞
【關鍵詞】 新建;初級中學;學生;體質;達標;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33.9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03—0069—01
一、立足學校實際,構建全校體育網(wǎng)絡,營造大體育氛圍
作為新建初級中學,從一開始就要對學校的體育活動器材、場地做到充足保障,使得器材人均和活動場地都達到標準要求,并每年確保從辦學經(jīng)費中拿出固定資金用于購置器材和改善運動設施,從而為中學生體質健康達標提供基礎保障。與此同時,建立系統(tǒng)聯(lián)動的基本模式后,學校還要加強對《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的組織和管理,圍繞體質健康達標項目設定相關的具體活動,搭建各種運動平臺,積極組織多種多樣的體育鍛煉形式,形成體育課組織形式——課間操——各種體育課外活動的相互結合,促使學生積極鍛煉,不斷及時糾正和改變體質健康狀況中出現(xiàn)的問題,從而使學生有健康的體魄和健全的人格。學校還要有計劃地開展體育測驗活動,督促、指導和加強學生日常鍛煉,一定不能走入將體育課變成測驗課的誤區(qū)。再者,要加強對中學生的安全教育,在日常體育鍛煉、測試中作好安全防范工作。
二、充分發(fā)揮體育課堂主陣地,精心設計教案,打造體育高效課堂
1.集體備課發(fā)揮集體智慧
根據(jù)中學生健康體質的現(xiàn)狀,體育教師要根據(jù)本校學生的身體健康實際,將提高學生體質健康達標工作作為體育教學的重中之重。充分發(fā)揮體育課堂這一主陣地,結合每一節(jié)的課堂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和計劃性地進行備課,并避免走入“閉門造車”的窠臼;還要積極主動地與其他體育教師一起交流探討,集思廣益,吸納好的意見和建議,并對一些達標的常規(guī)項目進行切磋,對如何更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做深入交流。從教學思想到重難點的處理、從教學教法的選擇到環(huán)節(jié)設置、從練習設計到集訓演練,可根據(jù)需要靈活進行集體備課,做到互促共進。
2.體育課堂設計流程精細化
要追求高效就必須精細化設計體育流程,要注重課前、課中、課后的精細化設計。首先是課前精細化準備,既做到場地器材的精細化準備,又要做到師生課前候課的規(guī)范化。 其次是進行課中精細化設計,針對準備部分、 基本部分和結束部分等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精細化設計。同時在授課中,采取的小組合作學習要進行精細化指導。如,應采取何種小組模式、怎樣進行分組、如何合理分工以及開展小組活動等。同時,教師的調控手段還要結合學情多樣化和精細化。 教師選擇的示范點和示范角度不僅要對全體學生起到示范作用,還要能夠給個別學生給予技術指導。在課中,教師還要注重評價方式的多元化和精細化,激發(fā)不同層次的學生積極主動投入學習,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合作精神;進一步拓展課外體育空間,因人而異制定作業(yè)內容。教師根據(jù)精細化的教學設計方案,密切關注教學細節(jié),尊重學生個性差異,才能使得整個體育教學有序向前。
3.課堂內容趣味化,調動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
初中生有屬于自己年齡段的個性和特點,教師要有針對性地結合他們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增加體育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從而調動學生課堂的參與性和積極性,同時也要讓學生能在運動中體驗到樂趣。教師還要根據(jù)教學對象和教學內容注意隨時變換調整,適應形勢變化。讓課堂內容以多種形式進行,如可利用音樂輔助教學,讓學生隨著音樂節(jié)奏訓練。當前,趣味運動會成為不少年齡階段人群的喜愛,教師應盡量使選取的體育游戲的形式與教學內容相貼近,與初中生的需求相貼近,寓教于學。體育競賽也是體育課的趣味性源泉,教師應根據(jù)初中生特點,在課堂上多采用小型競賽活動,提高體育教學的趣味性。
三、科學規(guī)劃,擴大學生參與面,豐富體育社團活動內容,提高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意識
學校還需要根據(jù)本校學生設計一些能夠體現(xiàn)集體參與性、合作性的校園體育項目比賽,將體育文化和體育精神的傳播有機結合到活動項目之中,如開展乒乓球、籃球、羽毛球、足球、啦啦操、田徑等競賽項目,不斷滿足學生的運動需求,并擴大學生的參與面和積極性,提高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意識,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發(fā)展。學校還需要不斷優(yōu)化校園體育競賽環(huán)境,科學育人。可圍繞素質教育這一著力點,為學生搭建鍛煉體質的良好平臺,豐富體育社團活動內容;并從實踐中不斷探索有效途徑,構建初中校園體育項目比賽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