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一瓣
你吃一碗回鍋肉,可以覺得“這青蒜苗很好,這肉一定是臀尖的,雖然這肉煮得火候稍過,但這樣一來豆瓣醬就不至于太齁……”,也可以單純地覺得“這碗肉真好吃”。
你看一部小說,可以覺得“這個構(gòu)思真精巧,這個視角真絕妙,這個高潮點設置得真好……”,也可以單純地覺得“這本書真好看”。
你看一場球賽,可以覺得“這個戰(zhàn)術(shù)落位很聰明,這次防守戰(zhàn)術(shù)變換得很及時,這次換人太聰明了,這一連串的反擊路線跑得好……”,也可以單純地覺得“這場球賽真好看”。
雖說你吃肉不一定需要了解廚子的手藝,讀小說不一定需要了解寫作的技巧,看球賽不一定需要明白戰(zhàn)術(shù),只要你覺得好就好,但如果你學會了做菜,你寫過小說,你了解過戰(zhàn)術(shù),會更有利于你品味菜、小說和球賽。
——張佳瑋《快感和學習成本》
小編碎碎念
當下,大家很傾向于用一些簡潔的語言來概括事物,但體驗這種事情畢竟是獨一無二的,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獨特的體驗。所以要想體會每一種事物的魅力及精彩,還是需要學習成本,走近它,學習它,才能更明白它。
書香一瓣
你發(fā)現(xiàn)沒有,很多筆的筆帽頂端都有一個小孔。為什么?這種設計,是為了防止孩子把筆帽吞進去,導致意外窒息。還有,硬幣邊緣通常有鋸齒,這是因為當年硬幣往往是金銀做的,有鋸齒是為了防止造假幣的人刮下一層來。還有,牛仔褲的口袋里往往還有一個小口袋,這是干啥的?當年美國工人穿牛仔褲不是時尚,那是干活的工裝。那個小口袋是裝懷表的地方。你想,工人買一個表,很貴的,怕表殼被其他東西刮花了,所以要專門有個小口袋來裝表。
——羅振宇《那些被忘掉的細節(jié)》
小編碎碎念
每個事物的存在都有其自身的價值和意義。大到一架飛機、一輛汽車、小到一個筆帽上的小孔、牛仔褲上的小口袋。存在即合理,所以,不要小看任何一個東西,以及它身上的小細節(jié)。
書香一瓣
蘇軾謫居惠州時,信步出游至峻峰山下,感到有些疲乏,就想到松風亭下去歇息??商ь^望去,亭子還遠遠只從山林樹梢上露出一角,就想什么時候才能到呀。又走了一會兒,蘇軾想:哪里不可歇腳,為啥非要去亭子里邊?于是,就地而歇,一時就像被鉤上的魚放棄掙扎一樣,忽然得到大解脫。
有人過午不食,有人日行萬步,有人不敢吃肉,有人不敢喝酒,勞生碌碌,刻意養(yǎng)生,必得如何如何方是道,個個弄得像苦行僧一般,有何生趣?賢者有云:雞豬魚蒜,逢著便吃;生老病死,時至即行。還是學坡翁吧,順其自然,隨遇而安,又何嘗不是另一種的積極進取呢。
——祁白水《蘇軾的“歇歇”》
小編碎碎念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這個世界沒有什么絕對的困境與難題,就看你是怎么看待生活,怎么選擇自己的路而已。像蘇軾那樣,縱然坎坷一生,但只要擁有“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豁達與瀟灑,人生又何處不是美景呢?
書香一瓣
小時候,我住在嘉陵江邊,夏天喜歡在河里撒歡。有一次,扎完猛子鉆出水面,看見一只不知名的鳥停在離我三十厘米遠的水草上,白頂紅喙,雙目黝黑,我呆住了。等我緩過神,它已騰空飛起,消失在天際。那一刻,我知道了什么是遠方。
去年夏天,我和志愿者去香格里拉行走,一行人攀上海拔四千二百米的那古崩頂。站在山頂上,四周雪山環(huán)繞,如在云中行走。突然,太陽刺透烏云,整個山谷光芒萬丈,如被上蒼加持。我佇立良久,看陽光照耀萬物生靈,如同照亮心性。
——陳坤《對視》
小編碎碎念
人生路上,我們總會遇到一些突如其來的“對視”。就是在這樣的對視中,在這樣的心靈與心靈的碰撞中,我們會忽然感受到真善美的魅力,也會忽然明白生命的種種真諦。這種“對視”,像極了一堂課——讓我們的內(nèi)心好好休養(yǎng)的一堂課。
經(jīng)典片段
老子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不美矣?!逼鋵嵦煜氯擞趾螄L真知美之所以為美呢?
西施捧心而顰,東施也捧心而顰,顰的風氣即由是而形成。但盡人皆顰,則愈見顰之丑,于是顰的風氣也不得不轉(zhuǎn)移。
果子熟了要爛,花開足了要謝,人老了要衰,風氣成為俗尚了,則不得不變。唯風氣必從少數(shù)人開始,此少數(shù)人開創(chuàng)風氣,必從此少數(shù)人之各別的個性出發(fā)。天下多美婦人,但個性不同,美的條件不同。占優(yōu)勢的登高而呼,一呼百應,就成風氣。但她也必得能呼。盡在高處,不能呼,還是沒影響。能呼是她的本質(zhì)美,占高處便有勢。
——錢穆《風氣》
小編碎碎念
這是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正如作者所說,風氣的開創(chuàng)與轉(zhuǎn)移,皆始于少數(shù)人,因此,我們才更需要尊重個性、培養(yǎng)個性,不因他們提出的觀點不合時宜、另類少見而輕視。只有我們生活的空氣是自由的,才會有百花爭艷的思想與風氣。
經(jīng)典片段
春天最先是聞到的。這是一種什么氣味?它令你一陣驚喜,一陣激動,一下子找到了明天也找到了昨天??墒?,當你用力再去吸吮這空氣時,這氣味竟又沒了!你放眼這死氣沉沉凍結(jié)的世界,準會懷疑它不過是瞬間的錯覺罷了。春天還被遠遠隔絕在地平線之外吧。最先來到人間的春意,總是被雄踞大地的嚴冬所拒絕、所稀釋、所泯滅。正因為這樣,每逢這春之將至的日子,人們會格外的興奮、敏感和好奇。
如果你有這樣的機會多好——天天來到這小湖邊,你就能親眼看到冬天究竟怎樣退去,春天怎樣到來,大自然究竟怎樣完成這一年一度起死回生的最奇妙和最偉大的過渡。
——馮驥才《春天最初是聞到的》
小編碎碎念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在我們?nèi)粘5母兄?,春天最早都是通過眼睛看到的。而這篇文章里,作者提出了“春天最先是聞到的”的觀點,令人耳目一新。細想,仿佛又真的如此,大地的蘇醒、楊柳的發(fā)芽、燕子的歸來,哪一個不是帶著春的味道呢?它清新而羞澀,一天天地讓你感受到什么是生命,什么是生機盎然。
經(jīng)典片段
十八個月里,我去花店,去瓷器店,去菜場……在我去過的所有地方,我總能看見那些手,在不停地勞作,動作迅捷,輕重得當,分寸感極好。我常覺得它們很像我家鄉(xiāng)池塘清水中—種體形柔韌秀氣的魚:它們忽上忽下,忽東忽西,靈靈活活地游動著,其間,忽遇微風吹來,或是受了一片落葉的驚擾,一忽閃,泛出一片銀銀鱗光,轉(zhuǎn)瞬間就不見了,而你正疑惑著,空虛著,它們卻又從另外的地方,輕輕盈盈地游到了水面上……這些手在你眼前不停地閃現(xiàn),將東西包成應該包成的樣子,將東西擺成應該擺成的樣子,將東西做成應該做成的樣子,準確,到位,干凈利落,絕不遲緩和拖泥帶水。你見著這些手,就會在心里亮閃閃地跳動著—單詞:手感。
——曹文軒《曹文軒作品精選集》
小編碎碎念
寫人,不寫其面貌,不寫其行動及語言,而只是通過描寫一雙雙手,就塑造出一個群體的總體特征——他們從容而靈活,他們安靜而利落。這種“只抓一面”的寫法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寫人千萬不要面面俱到,重點突出一個方面,才能給讀者留下集中而深刻的印象。
經(jīng)典片段
下輩子,我想倒著活一回/第一步就是死亡,然后把它拋在腦后/在敬老院睜開眼/一天比一天感覺更好/直到因為太健康被踢出去/領(lǐng)上養(yǎng)老金,然后開始工作/第一天就得到一塊金表,還有慶祝派對/40年后,夠年輕了,可以去享受退休生活了/狂歡,喝酒,恣情縱欲/然后準備好上高中了/接著上小學/然后變成了個小孩子,無憂無慮地玩耍/肩上沒有任何責任/不久,成了嬰兒,直到出生/人生最后九個月,在奢華的水療池里漂著/那里有中央供暖,客房服務隨叫隨到/住的地方一天比一天大,然后,哈/我在春天里結(jié)束了一生。
——【美】伍迪·艾倫《倒敘人生》
小編碎碎念
這是美國電影導演伍迪·艾倫寫下的一首詩歌?!胺道线€童”當然是個美夢,但如果將這份輕盈感代入現(xiàn)實,你會發(fā)現(xiàn)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有自己的美好與獨特:童年有自由,青年有熱情,壯年有成熟,老年有坦然。不論是正敘還是倒敘的人生,你看,同樣都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