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邪
前不久,幾名研究生因打造“精致的仙女寢室”而走紅網(wǎng)絡(luò)。為了追求所謂的儀式感,不惜花重金改造寢室,卻因不符合安全規(guī)范被學校核查處理。一場“精致”的儀式感,鬧成了笑話。
不符合安全規(guī)范的“精致”還能站得住腳嗎?
春節(jié)回家,我在動車上結(jié)識了兩位女大學生,她們不停地拿著小鏡子補妝,全身不乏國際大牌,談吐間總離不開新晉網(wǎng)紅與新款口紅。光是拍攝在社交網(wǎng)絡(luò)發(fā)布的照片,她們就擺拍了半個小時,并用了多個修圖軟件,然后配上文字:喜歡這精致的生活,再小心翼翼地發(fā)了朋友圈?;旧倥非缶?,無可厚非,可接下來的事情卻讓人大跌眼鏡,兩人口若懸河地講電話,隨地亂扔果殼,拿著手機刷著當下流行的娛樂節(jié)目。再后來,她們又聊著因為買名牌包包和護膚品導致信用卡負債累累的情況,商量著接下來如何瞞著家人開通分期付款,繼續(xù)打腫臉充胖子。
我著實驚訝,偽精致讓更多年輕女孩在物質(zhì)富足上下足了功夫,卻不注重日常生活習慣、儀態(tài)和內(nèi)涵,被錯誤的消費觀和世界觀所綁架。
莫泊桑的短篇小說《項鏈》中曾描述:一個女人因為虛榮,向朋友借了一條精致的鉆石項鏈去參加舞會。她戴著項鏈,在舞會出盡風頭。后來項鏈丟失,女人為了賠償項鏈,付出了十年的艱辛。十年后,她卻得知,所謂的鉆石項鏈是假的。為了支撐虛榮,女人付出了痛苦不堪的代價。
現(xiàn)代社會依舊存在很多這樣的人,不去合理評估自己的消費能力,只是盲目跟風追求精致生活。他們對精致的理解還停留在表面,譬如吃法餐、去旅行、買限量名牌,甚至搭飛機專門去巴黎喂鴿子。然而,這些只能代表生活不錯,卻不算真正的精致。
有人覺得,精致就是住在大房子里,用最貴的護膚品,提最新款的手包,卡里有沒有錢無所謂,可以先透支嘛。也有人認為,精致則更多地體現(xiàn)在對生活的自律上,他們會親自去菜市場買菜,做一頓可口的飯菜,飯后散步,回家看書,早睡早起。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李銀河認為:精致的生活首先是清醒的,不是懵懂的,即意識到自身存在的;其次是平和的,不是不安的;再次是喜樂的,不是痛苦的。
《上海生死劫》的作者鄭念,因為長期留學供職國外,被舉報說有重大間諜嫌疑,因而被關(guān)進看守所飽受了6年多的折磨。看守她的人員發(fā)現(xiàn),這個老太太竟然把獄中生活過出了“資產(chǎn)階級”的味道。她借來掃帚,把監(jiān)牢打掃得干干凈凈,還給存水用的臉盆做了蓋子防塵,甚至還編了一套運動操,讓自己保持清醒。每當看守員嘟囔著嫌麻煩時,她都會振振有詞地背出語錄:“以講衛(wèi)生為光榮,不講衛(wèi)生為可恥?!弊尶词貑T無言以對。有一段時間,她的手因為被長時間反銬在背后,導致手部殘疾。即使是這樣,她也堅持每次上完廁所都拉上西褲的拉鏈,只因為敞開褲鏈“太失體面了”。
鄭念的精致是時時刻刻的自律,是竭力保持的體面,這才是好好地對待自己。
不論如何,真正的精致并不是浮于表面,不是依靠昂貴的物品來體現(xiàn)自己,而是從內(nèi)心真正認知自身的價值與存在,對生活時刻抱著嚴格的要求和絕對不將就的態(tài)度。如此即便是瑣碎的生活,也會不缺乏體面的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