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春林
【摘要】目的:分析黃芪建中湯治療42例慢性萎縮性胃炎脾胃虛寒證患者的療效。方法:抽取84例脾胃虛寒證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為研究對象。參照治療方法的差異,分成對照組(42例)和觀察組(42例)。兩組分別接受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黃芪建中湯治療。結果: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x2=5.16,P<0.05)。兩組治療安全性差異不顯著。觀察組胃痛胃脹(t=10.02)、四肢乏力(t=9.47)、氣短癥狀消失時間(t=8.09)均短于對照組(P<0.05)。結論:黃芪建中湯用于脾胃虛寒證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治療,療效顯著,可快速消除患者的,臨床癥狀。
【關鍵詞】黃芪建中湯;慢性萎縮性胃炎;脾胃虛寒證
作為一種臨床常見的慢性消化系統(tǒng)疾病,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發(fā)生不僅會影響患者的消化功能,同時還會增加患者的胃癌發(fā)生風險。為了評估黃芪建中湯的臨床價值,本研究將84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現(xiàn)分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抽取84例脾胃虛寒證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為研究對象。參照治療方法的差異,分成對照組(42例)和觀察組(42例)。對照組男19例,女23例;年齡35-73歲,平均年齡(51.7±2.6)歲。觀察組男18例,女24例年齡33-72歲,平均年齡(51.6±2.7)歲。差異不顯著(P>0.05)。
1.2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給予患者口服維酶素片(樂普恒久遠藥業(yè)有限公司;批號:國藥準字H41024448;規(guī)格:0.2g)治療,給藥頻率為每日3次,每次1g。持續(xù)治療4周。
觀察組接受黃芪建中湯治療:
(1)方劑。30g黃芪,30g飴糖,18g白芍,9g桂枝,9g生姜,6枚大棗,6g甘草。
(2)用藥方法。以水煎服,每日l劑,分早晚兩次服用。一個療程2周。持續(xù)治療2個療程。
1.3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的療效。
觀察患者的治療安全性。
觀察患者的癥狀消失時間。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選用SPSSl6.0軟件為統(tǒng)計工具。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患者的療效
組間療效差異顯著,見表1。
2.2患者的治療安全性
對照組l例出現(xiàn)胃腸道反應,觀察組1例其他不良反應,組間差異不顯著。見表2。
2.3患者的癥狀消失時間
對照組胃痛胃脹消失時間、四肢乏力消失時間、氣短消失時間,均長于觀察組(P<0.05)。見表3。
3討論
隨著慢性萎縮性胃炎研究的不斷深入,這種疾病己被證實為胃癌的癌前疾病。若未及時治療,可能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上述狀況對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臨床治療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以藥物治療為主,本研究選用維酶素片作為黃芪建中湯的西醫(yī)對照。這種藥物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藥理機制為:將維生素B2轉化為黃素腺嘌呤而核苷酸、黃素單核苷酸,改善患者的局部炎癥。
中醫(yī)認為,慢性萎縮性胃炎屬痞滿、胃痛范疇。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病機為:情志不暢、脾胃素虛或外邪犯胃,造成脾胃虛弱。脾主運化,胃主受納水谷,如脾胃中氣不足,脾運失常,胃失受納,進而誘發(fā)慢性萎縮性胃炎。
黃芪建中湯以黃芪、飴糖、白芍、桂枝等組成,其中,黃芪具有利水消腫、生津養(yǎng)血、補氣升陽的作用,其可有效彌補因情志不暢、外邪犯胃等造成的中氣不足,進而改善脾胃的虛寒癥狀。飴糖具有良好的解毒、止咳潤肺、補中緩急的效果;白芍具有平抑肝陽、斂陰止汗、柔肝止痛的作甩桂枝具有消腫鎮(zhèn)痛、活血化瘀的功覿生姜具有溫中止嘔、解表發(fā)汗的功效。黃芪建中湯方劑中的藥材多歸脾、胃經(jīng),因此,其可有效改善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的癥狀,減輕其痛苦體驗。
本研究將84例脾胃虛寒證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分成對照組、觀察組,分別給予兩組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黃芪建中湯治療,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97.62%,高于對照組83.33%(P
綜上所述,醫(yī)院可于脾胃虛寒證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的臨床治療中,推行黃芪建中湯治療,快速消除患者的各項臨床癥狀,減輕其痛苦體驗,促進患者消化功能的恢復,進而降低其患者的胃癌發(fā)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