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琴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醫(yī)院,武威,733000)
大部分妊娠晚期的孕婦睡眠質量較差,同時該項問題也是妊娠晚期孕婦的主要問題。由于妊娠期相對較長,孕婦對胎兒的期待較為迫切,同時擔憂在分娩過程中會出現(xiàn)較為嚴重的疼痛,導致其安全感極度下降,在導致睡眠質量相對較差的同時伴有各種不良情緒,均會影響胎兒的正常發(fā)育[1-2]。因此,臨床上需要在孕晚期睡眠質量差的孕婦開展及時的護理干預,盡可能的幫助孕婦改善睡眠質量,緩解焦負性情緒[3]?;诖耍敬窝芯窟x取90例妊娠晚期孕婦采用不同的護理方法展開對比研究,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甘肅省武威市涼州醫(yī)院收治的妊娠晚期孕婦92例作為研究對象,依據(jù)入院先后順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6例。觀察組中,年齡35~45歲,平均年齡(39.56±8.25)歲,體質量55~85 kg,平均體質量(69.25±5.48)kg。對照組中,年齡35~47歲,平均年齡(40.23±8.39)歲,體質量56~86 kg,平均體質量(70.13±5.66)kg。一般資料經(jīng)統(tǒng)計學分析,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過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并經(jīng)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同意。
1.2 納入標準 1)90例孕婦均處于孕晚期(37~40周);2)均是在家屬及孕婦自愿的情況下簽署知情同意書;3)無溝通障礙及意識障礙。
1.3 排除標準 1)合并心臟、腎臟及肝臟疾病者;2)伴有內分泌系統(tǒng)及免疫系統(tǒng)疾病者;3)伴有精神疾病者。
1.4 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觀察組給予綜合優(yōu)質護理干預,1)心理護理:護士需要及時幫助孕婦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同時指導其認識孕期改善睡眠相關知識。2)內心意向法訓練:護士需要及時指導展開內心意向訓練,依次從孕婦的前臂、上臂、臉部、頸部、肩部、背部、胸部、腹部、大腿、小腿及腳等進行放松,放松過程與呼吸需要密切配合,適當?shù)臅r候可做適當?shù)挠醒踹\動,如散步、慢走及爬樓梯等,使得心情能夠放松。3)睡眠護理:護士需要對病房進行及時通風,保持溫濕度適宜,勤換床單。同時,指導孕婦在睡前可使用熱水進行泡腳,晚餐飲食清淡,睡前忌飲濃茶和咖啡。及時詢問孕婦的各種睡眠習慣,指導其學習睡前放松方法,使得孕婦親屬幫助其進入睡眠狀態(tài),保證孕婦有充足的睡眠。4)健康宣教:護士需要定期開展講座為孕婦進行健康宣教,使得孕婦能夠了解孕期改善睡眠的相關注意事項,主要宣教內容有妊娠生理情況、正常分娩等方面的注意事項及相關護理技巧,同時可主動向發(fā)放健康手冊,囑咐其依據(jù)手冊內康復要點積極的配合相關護理工作,囑咐其不能夠濫用藥物或私自停藥。等到孕婦預產(chǎn)期將至時要求家屬重點關注孕婦的情況,若發(fā)現(xiàn)有早產(chǎn)等現(xiàn)象要及時送往醫(yī)院等待生產(chǎn)。5)音樂療法:孕婦可在安靜的環(huán)境下聽音樂,可選擇貝多芬的月光曲,門德爾松的仲夏夜夢夜曲,舒曼的夢幻曲,肖邦小夜曲,二胡月夜等舒緩心情,轉移注意力,慢慢的進入睡眠狀態(tài)。
1.5 觀察指標 1)護理滿意度:采用本院自制問卷展開調查,發(fā)放90份問卷,回收率是100%。其中非常滿意(總評分>90分),較滿意(總評分70~90分),不滿意(總評分<70分)[4]。2)睡眠質量: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shù)(PSQI)問卷展開評估,主要包括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效率、睡眠障礙、催眠藥物及日間功能等8方面的內容,總分為0~21分,分數(shù)與孕婦的睡眠質量呈反比[5]。3)焦慮、抑郁評分:使用漢密爾頓焦慮(HAMA)評估表評價焦慮情緒,分值范圍0~56分,明顯焦慮(>21分),存在焦慮心理(14~20分),可能焦慮(8~13分)為,無焦慮(<7分),孕婦的得分越高,表明焦慮越嚴重。使用漢密爾頓抑郁(HAMD)評估表評價抑郁情緒,分值范圍為0~56分,肯定抑郁(>20分),可能抑郁(8~19分),無抑郁(<7分),孕婦的得分越高,表明抑郁越嚴重[6]。
2.1 評定護理滿意度 相比較于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80.43%,觀察組孕婦的護理滿意度95.65%明顯提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評定護理滿意度[例(%)]
2.2 評定睡眠質量)相比較于對照組,觀察組孕婦的睡眠質量評分明顯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評定焦慮、抑郁評分 相比較于對照組,觀察組孕婦的焦慮、抑郁評分明顯降低。見表3。
有關臨床研究表明,在孕晚期孕婦發(fā)生失眠癥的概率為29.00%,該時期的孕婦會出現(xiàn)入睡困難,睡眠不沉、中途驚醒次數(shù)多及再入睡障礙等現(xiàn)象。因此,臨床產(chǎn)科醫(yī)生需要高度重視該項問題,定期對孕婦展開心理輔導及健康宣教,盡可能幫助孕婦改善睡眠,最大程度上保證母嬰安全[7]。
表2 評定睡眠質量分)
表3 評定焦慮、抑郁評分分)
本次研究中,相比較于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80.43%,觀察組孕婦的護理滿意度95.65%明顯提升;相比較于對照組,觀察組孕婦的睡眠質量評分明顯升高,觀察組孕婦的焦慮、抑郁評分明顯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針對妊娠晚期孕婦開展綜合優(yōu)質護理干預效果顯著;綜合優(yōu)質護理干預措施主要包括心理護理、內心意向法訓練、睡眠護理及健康宣教,其中,心理護理可使得護患間的交流與溝通明顯增加,同時護士可掌握孕婦的各種心理變化,針對具有負性情緒進行及時疏導,使得孕婦能夠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接受治療,同時可及時糾正孕婦的錯誤觀點及錯誤行為,最大程度上消除錯誤思想,減少不良事件發(fā)生率,進而提升孕婦的自我防護能力。健康宣教可提升女性孕婦對孕期自我護理的認知度,同時可增進孕婦和家屬的健康意識,進而使得家屬的監(jiān)督能力增加,使得孕婦能夠在院后嚴格遵照醫(yī)囑服藥,定期接受復查。另外,可幫助孕婦家屬提升自我的護理能力及自我防護能力,遇到緊急情況可冷靜面對,及時診治。睡眠護理可使得孕婦能夠有充足的睡眠,加快其精力和體力的恢復,但是由于孕婦在術后會出現(xiàn)焦慮、抑郁等情緒,同時會造成睡眠潛伏時間延長,睡眠時間較短、睡眠質量下降等障礙導致不良情緒加重,進而形成一定的惡性循環(huán),造成睡眠紊亂。內心意向法訓練也可使得孕婦在整個妊娠期間保持心情愉悅,以積極的心態(tài)接受新生命的到來[8]。
綜合上述,針對妊娠晚期孕婦開展綜合優(yōu)質護理干預,可明顯提升孕婦的護理滿意度,降低其焦慮、抑郁評分,改善孕婦的睡眠質量,值得臨床借鑒與進一步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