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塔洛》中,藏區(qū)酒吧里搭著簡單的舞臺,臺上的人唱著藏語Rap,背景布印著布達拉宮,臺下,一群藏族青年碰杯喝酒,窗外的高原天空布滿星辰。
南方周末特約撰稿 柳浪
2017年9月28日,藏族導演萬瑪才旦的電影《撞死了一只羊》在海拔5500米的可可西里楚瑪河邊開機。萬瑪才旦在開拍初期胸悶氣短、頭暈目眩,他驚訝自己作為一個高原人,已無法很快適應故鄉(xiāng)的環(huán)境——因為求學與工作,他青年時便離開藏區(qū)。
十一年前,萬瑪才旦在《小說選刊》上讀到次仁羅布寫的《殺手》,決定改編成電影。由于《殺手》篇幅太短,他糅入了自己的短篇小說《撞死了一只羊》:卡車司機金巴送貨途中撞死了一只羊,決意超度它,路遇同樣名為金巴的康巴殺手,這位金巴試圖尋找殺父仇人并報仇雪恨。兩個同名人的命運因此交疊。金巴在藏語中有施舍的意思,萬瑪才旦認為這部電影講的正是施舍與救贖。
他不止一次看到類似的新聞:在藏區(qū),田里如果挖出蟲子,全村人都會去拾蟲子;為了避免踩到螞蟻,當?shù)厝俗呗芬矔裢庑⌒摹?/p>
影片結(jié)尾,司機金巴在夢境中化身殺手金巴殺掉了對方的殺父仇人。也是在這個夢里,他看見自己撞死的羊被禿鷹啄食,完成了超度。
在萬瑪才旦看來,康巴人的復仇傳統(tǒng)原本并無止境,殺手金巴的執(zhí)念正是在踐行傳統(tǒng)。但在見到殺父仇人的孩子后,金巴忽然理解到,如果報仇成功,子孫也將在仇恨中度日。
萬瑪才旦選擇將金巴的仇恨消解于夢境中,以此宣告某種驕傲、血性的傳統(tǒng)的終結(jié)。“傳統(tǒng)的力量肯定會在,他們還是會想辦法懲罰他,但可能我們就會找其他方式。因為大家的法律意識更強了。傳統(tǒng)的行為方式肯定就要改變了,其實一直在改變?!?/p>
塔洛式的人生
在長達12分鐘的片頭,司機金巴行駛在藏區(qū)公路上,用磁帶放著藏語版《我的太陽》,他一邊聽歌,一邊喝酒,美聲透過卡車音響在藏區(qū)的公路上回蕩?!霸诟咴希蝗灰粋€人用藏語唱美聲歌曲,聽到會很怪異?!比f瑪才旦說。
松太加擔任過萬瑪才旦《靜靜的嘛呢石》《尋找智美更登》《老狗》三部電影的美術(shù)師,在他印象中,萬瑪才旦執(zhí)著于記錄藏區(qū)的荒誕。
萬瑪才旦出生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離西寧三四小時的車程,是周圍的村鎮(zhèn)中最靠近西寧的。兒時,他在寺廟念書,也幫家里放羊。放羊的時候,他總是帶著一本藏文書,上面寫著拉伊(注:藏人的情歌)的歌詞,背幾首,唱幾首。他見過年紀大一些的男女青年對歌,云間都是歌聲。
村里有一半人是漢族,萬瑪才旦讀小學時已經(jīng)接觸了漢語。他依然記得第一課學《我愛北京天安門》,翻開課本便是天安門的插畫。回家聽新聞,也在講天安門,他甚至以為整個北京就是一個門,紅色的城樓高大無比。按老師要求,他從第一課背到最后一課。
萬瑪才旦曾拿著木頭削成的大刀,在大堂排練節(jié)目。到了放電影時,幕布掛在曾經(jīng)安放佛像的地方,村干部也會來看。電影講“上下級的工作故事,沒有愛情”。他常去廢品收購站偷拿外國名著,巴爾扎克、托爾斯泰、契訶夫等人的書成了他的文學啟蒙。
晚上,他聽廣播劇《夜幕下的哈爾濱》,通過聲音想象了整部電視劇。他還在放學回家路上意外撿到一本《白雪公主》,它與課文、廣播、神話、電影一起,帶給他關(guān)于更廣闊的世界的想象。
課余時間,藏族老人會給藏族孩子口授傳統(tǒng)神話,藏語因此得以傳承。
在上一部影片《塔洛》中,萬瑪才旦再現(xiàn)了自己的成長經(jīng)歷。塔洛是牧羊人,從小沒下過山,整日與羊在一起,除了鋤草、給羊喂奶,就是聽收音機。為了辦一張身份證,塔洛第一次來到羊、藍天、草地以外的世界。塔洛能完整背誦《為人民服務》,念出來的語氣像在誦經(jīng)。他被這篇文章深深影響,萬瑪才旦將畫面處理成黑白,暗示著塔洛的心靈世界——非黑即白。
塔洛在藏語里的意思大致是“逃離的人”。萬瑪才旦及其同代人都有過塔洛式的人生:放羊、唱拉伊、背語錄。塔洛第一次拍彩色照片時,緊張且慌亂?,F(xiàn)實中,萬瑪才旦直到中考時為了做準考證才拍過一張照片,還需要自己上色。布達拉宮、天安門、自由女神像是拍照時常用的背景,這三個地方代表著外面的世界。多年后,萬瑪才旦踏上北京的土地,站在天安門下。
楊措出走以后
塔洛代表著傳統(tǒng)藏人,他在山下理發(fā)店遇到的年輕老板娘楊措則代表了新一代藏區(qū)青年。楊措留著燙過的短發(fā),戴豹紋耳環(huán),抽細長的女士煙。她不會拉伊,但喜歡唱K。她誘惑塔洛騙走他的16萬人民幣后遠走高飛。
拍電影時,楊措的飾演者楊秀措才25歲。她見過許多與楊措相似的年輕人,他們一面在小城掙扎,一面向往外面的世界,她也是其中之一。楊秀措14歲進入藝術(shù)學校開始到全國表演。16歲在上海演出時,她去外灘逛街,摩登氣息撲面而來,街上是來自世界各地的面孔,妝容整潔,氣質(zhì)大方。她下定決心:外面的世界這么精彩,我一定要出來。
萬瑪才旦特意讓楊措唱歌走調(diào),楊秀措明白導演的意圖:如果她唱得好,就當歌星去了。在楊秀措印象中,藏區(qū)人情感的表達方式有明顯的階段性變化:最早是詩,以倉央嘉措為代表;漸漸變成寫作——扎西達娃等作家作品的流行激發(fā)了藏區(qū)人民靠寫作表達生活的欲望,萬瑪才旦也出版過多本作品。楊秀措回憶道:“那時候,只要本科畢業(yè),很多人都會出自傳或者小說集?!?/p>
1990年代,一位叫尼瑪澤仁·亞東的藏族青年去成都打工,開始在歌廳唱藏族歌曲,慢慢被成都人接受和喜愛,成為在歌廳唱藏歌的第一人。又因音樂電視節(jié)目《向往神鷹》而走紅全國,與騰格爾、容中爾甲合稱“高原三星”。楊秀措上小學的時候,亞東已經(jīng)成了很多藏區(qū)人民的偶像。一些藏民自發(fā)拍攝MV,找公司錄制歌曲,合成后找刻碟公司制作一定數(shù)量的碟片在藏區(qū)售賣。越來越多的藏族歌手被挖掘出來,19歲那年,楊秀措?yún)⒓舆x秀節(jié)目《花兒朵朵》獲得全國第四名,成功出走。
“楊措身上有藏區(qū)某一類年輕人處在變化之中的共性,不單指某一個區(qū)、某一個民族,在更廣泛的中國范圍之內(nèi),都有一定的代表性。”萬瑪才旦說。這群藏區(qū)青年與漢族青年愈發(fā)趨同,去酒吧、看演出,唱歌跳舞,追逐流行文化。
在《塔洛》中,藏區(qū)酒吧里搭著簡單的舞臺,臺上的人唱著藏語Rap,背景布印著布達拉宮,臺下,一群藏族青年碰杯喝酒,窗外的高原天空布滿星辰——楊秀措形容這是“身邊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畫面”。
剛開始拍電影時,萬瑪才旦會對媒體說:“我要拍出一個真實的藏區(qū)。”拍《塔洛》時,他說:“我要拍出我眼里的藏區(qū)?!薄端濉吩诓貐^(qū)播放時,不少觀眾說像看一部藏區(qū)的紀錄片,萬瑪才旦對此很欣慰。
《塔洛》結(jié)尾并未交代楊措的下落。萬瑪才旦認為,楊措也許會碰到更大的困境。他認識的一些年輕人走出去后,卻難以在外面的世界找到自己的文化,孤獨和焦慮因此變得愈發(fā)強烈。
楊秀措用了好幾年時間自我調(diào)適。此前,為了在選秀中走得更遠,她聽從評委建議,脫下民族服飾、放棄藏族歌曲,穿上高跟鞋、換了緊身皮褲,開始唱李玟、蔡依林的舞曲。出道后,她一度迷失,直到在一次演出中重新演唱藏語歌曲。
電影中的楊措除了開理發(fā)店并沒有生存技能,楊秀措認為這個角色的未來并不明朗,“這個錢對她來說太多了,她連花都不會”。
萬瑪才旦這樣理解楊措的選擇:“每個人都會有困境,塔洛有自己的困境,她也有。他選擇塔洛或者背叛塔洛,對她來說也是一個困境。也許在那一刻她是想選擇塔洛的,她想和他遠走高飛,所以提了(要錢)這樣的建議,可最終,另一種選擇戰(zhàn)勝了之前的?!?/p>
跟《百年孤獨》里的馬孔多鎮(zhèn)是一樣的
有天,一支工程隊突然來到萬瑪才旦的家鄉(xiāng),勘測施工,修建水電站,來自全國各地的工人陸續(xù)前來。他們暫住的地方很快有了一個小集市,洗澡房、洗頭房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那里甚至有可以舉辦結(jié)婚儀式的禮堂,平時放些外國電影,萬瑪才旦正是在那個禮堂里看了《摩登時代》等影片。2002年,拉西瓦水電站正式開始建設,2005年5月26日,經(jīng)省政府批準,貴德縣撤銷羅漢堂鄉(xiāng),依托拉西瓦水電建設,建立拉西瓦鎮(zhèn)。
“這跟《百年孤獨》里的馬孔多鎮(zhèn)是一樣的——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突然來了很多人,成為一個小鎮(zhèn),原有的生活和思維方式都變了?!比f瑪才旦說。
這期間,萬瑪才旦從西北民族大學藏語言文學專業(yè)畢業(yè),先后從事過小學教師、機關(guān)公務員等工作,又讀了同校藏漢文學互譯專業(yè)的碩士,第二學年快結(jié)束時去北京國家民族語言翻譯局實習。因為放不下電影,他去北京電影學院做了一番調(diào)查,順利得到資助成為北京電影學院的學生,走上導演之路。他的生活重心也從青海移到了北京。
一年后,松太加成了他的師弟。幾次回家,松太加都感受到劇烈變化,“整個街都不認識了,怎么開出這么高的樓呢?”
萬瑪才旦認為藏區(qū)的生活形態(tài)與人際關(guān)系已悄然發(fā)生變化。從前家鄉(xiāng)半農(nóng)半牧,工人們住進來后,鄉(xiāng)親們發(fā)現(xiàn)打工可以掙到更多錢,就把羊都賣了。以前,誰家蓋房子,村民們都來幫忙,現(xiàn)在只有幾個親戚能來?,F(xiàn)在村民之間借東西、送禮,也要立字據(jù)。從前村民結(jié)婚,半夜接新娘,整個村莊都設關(guān)卡,而現(xiàn)在大家只是坐一桌吃個飯。
水電站建設期間,萬瑪才旦拍攝了《靜靜的嘛呢石》《尋找智美更登》《老狗》三部電影——《靜靜的嘛呢石》反映本土與外界相生相克,《尋找智美更登》與傳統(tǒng)藏戲有關(guān),《老狗》將鏡頭對準了一只年邁藏獒的命途歸處——他將其稱為“故鄉(xiāng)三部曲”,借此探討藏人與自然、現(xiàn)代社會的關(guān)系。
近兩年,萬瑪才旦回到西寧生活。2008年,水電站已經(jīng)竣工,工人們陸續(xù)離開,集市空落落。他聽到村里人講當?shù)嘏⒓薜絻?nèi)地或與人私奔的故事,起初還會很驚訝,漸漸地也就接受了。
他也回憶起小時候挑水洗澡,每挑一次總要休息很長時間。城里人來了以后,澡堂、馬桶、淋浴室都出現(xiàn)了,他再也不用挑水了?!拔覀兺ㄟ^城里來的人認識了外面的世界,開始向往舒服的生活?!?/p>
漢語也隨之普及。最近,楊秀措去阿姨家,見到村里小孩和奶奶交談,奶奶說一句藏語,孫女用普通話回答,幾個來回后,奶奶感嘆:怎么辦,現(xiàn)在我都不會回答你,你說普通話我也聽不懂。
松太加認為,堅持用藏語講藏人的故事是萬瑪才旦的電影最大的意義?!耙院蟮娜藦乃碾娪袄锬芸吹剑?1世紀的藏人是怎樣的?!?/p>
萬瑪才旦抗拒“你們都變了,都不原始了”等論調(diào):“他們享受現(xiàn)代生活的優(yōu)越感,卻要求另一批人卻在封閉的地方過原始生活,這個太荒誕。”
《撞死了一只羊》最后一個鏡頭,司機金巴取下一直戴著的墨鏡,仰頭看天,盤旋在天空的上百只禿鷹突然不見了,一架飛機緩緩飛過。在萬瑪才旦的理解中,這或許是藏區(qū)新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