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結儀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婦科,廣東 佛山 528000)
陰道炎為婦科多發(fā)病,致病原因較多,與個人衛(wèi)生、性行為、自身抵抗力、生活習慣有關。在治療同時予以健康教育,提升患者的接受行為,對于優(yōu)化病情治療和控制,預防復發(fā),均具有重要意義[1]。本次研究以92例患者為例,分析健康教育的應用價值。
選定2018年1~6月為研究時間,采選在此期間于我院婦科接受治療的陰道炎患者92例,以入院先后順序為依據(jù)分為對比組、考察組,各46例。對比組:年齡21~59(41.03±2.05)歲;病程0.5~7(4.31±1.04)年??疾旖M:年齡22~57(41.14±1.98)歲;病程0.3-8(4.29±1.13)年。兩組上述一般資料數(shù)據(jù)一致性良好,(P>0.05),可比。所有研究對象均由專業(yè)人員針對研究內容予以細致講解,對本次研究內容有全面了解并同意。
1.2.1 對比組
應用常規(guī)護理措施。以醫(yī)院相關制度環(huán)境管理條例為依據(jù)實施病房管理,注意保持病房環(huán)境清潔,每天早晚兩次查房,詳細記錄病人的表現(xiàn)、病情變化、生命體征,對突發(fā)情況予以針對性處理;嚴格遵循醫(yī)囑,監(jiān)督患者用藥、實施護理;詳細、耐心解答患者的疑問。
1.2.2 考察組
在常規(guī)護理措施基礎上,應用健康教育。(1)認知及行為評估:以調查問卷方式圍繞陰道炎基礎知識、病因、注意事項、治療相關知識、生活行為習慣進行調查,評價每位患者的認知情況。針對每位患者的評估結果制定健康教育方案。(2)一對一健康教育:陰道炎屬于隱私性疾病,患者具有強烈的害羞心理,不適合集體健康教育。以每位患者的實際情況為出發(fā)點,開展一對一私密交流、健康教育,提出患者目前行為、生活習慣的不足之處,并提出改良意見,叮囑患者注意個人衛(wèi)生,每天清潔外陰、換洗內褲(并于陽光下晾曬殺菌),治療期間禁同房,規(guī)范用藥、接受治療。告知患者伴侶同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3)心理健康教育:告訴患者陰道炎很常見,是多種原因共同作用的結果,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羞恥心,鼓勵患者樂觀面對治療。以舒緩的音樂、輕松的視頻節(jié)目轉移患者的注意力,改善不良情緒。(4)日常行為健康教育:教育患者規(guī)范日常行為,除了自身清潔外,每次房事前需洗澡,并嚴格清洗生殖器;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忌生冷、辛辣,多飲水、吃水果和蔬菜,禁止公共浴池坐浴。
評價患者的接受行為,完全接受為接受行為良好;部分接受為接受行為一般;不接受或基本不接受為接受行為差。
數(shù)據(jù)以SPSS 18.0處理,以(%)表示接受行為情況百分比,行x2檢驗,以P<0.05為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考察組患者接受行為良好的比例明顯高于對比組,接受行為差的比例明顯低于對比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組間接受行為對比[n(%)]
婦科陰道炎嚴重損害女性身心健康,予以科學干預管理對于優(yōu)化女性健康狀況具有重要意義[2]。患者對于陰道炎相關知識的認識水平直接決定了患者的行為狀況,進而影響治療和護理。以健康教育提升患者認識水平是保證治療和護理順利進行的關鍵[3]。
本次研究以對比分析的方式分析健康教育在婦科陰道炎護理中的重要價值。對比組僅予以常規(guī)護理措施,而考察組增加健康教育。對比組患者由于對相關知識知之甚少不能科學規(guī)范自身行為,接受行為狀況不佳,對比組中接受行為差的患者比例達到30.43%,僅有41.30%的患者接受行為良好,這成為限制婦科陰道炎治療效果提升的主要原因??疾旖M予以健康教育,從認知及行為評估、一對一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日常行為健康教育角度規(guī)范患者的行為,每位患者能夠清楚的認識到不合理的行為對陰道炎治療和控制造成的不良影響,能夠自覺規(guī)范行為,接受行為良好患者的比例很高,達到78.26%,沒有患者接受行為差。本次研究結果充分證實健康教育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行為狀況。而陰道炎的主要病因和危險因素就是行為習慣,改善行為習慣能夠提升病情控制效果。
綜上,予以婦科陰道炎患者健康教育能夠改善患者的接受行為,有助于保證治療和護理的順利進行,效果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