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麗江市古城區(qū)大研中心小學 和文靜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他說,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fā)展道路,激發(fā)全民族文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活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習總書記為何如此重視文化自信?我們如何踐行“文化自信”?在開展納西文化實踐活動及建設紅領巾納西文化小社團過程中,我校的少先隊員找到了答案。
我校地處神奇而美麗的麗江。這里擁有“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世界記憶遺產”東巴古籍文獻和“世界自然遺產”三江并流自然保護區(qū),還居住著一群勤勞、淳樸的納西族人。他們崇敬自然,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胺拍镣尥蓿灰拍亮?,天雨流芳了,天雨流芳美,人生才美好。放牧娃娃,田野不燒火,火煙會變風,風兒會變云,云兒會變雨,雨兒變冰雹,冰雹壞莊稼,還會打死人……”這首童謠所描述的“天雨流芳”(納西語:讀書去吧)的教導代代相傳,寓意放牧的孩子要去讀書,讀書可以改變人生,還要保護環(huán)境,方可安居樂業(yè)。納西族的東巴象形文字更是世界上唯一至今還在使用的象形文字,被稱為“原始文字的活化石”。如何傳承如此深厚的民族文化,成為我們思考與探索的課題。
隊員們表演納西族傳統(tǒng)舞蹈
2009年,在學校少先隊大隊的引導下,學校第一個紅領巾小社團——“雪山精靈藝術團”誕生。以傳承納西文化為主,隊員們利用課余時間學習即將失傳的納西傳統(tǒng)唱腔及演唱形式,并傳唱、表演納西族優(yōu)秀歌曲。在全國第五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中,社團表演的舞蹈《少年勒巴情》榮獲金獎,并參加了2017年中央電視臺《少年強,中國強》“六一”晚會的錄制。
通過近10年的努力,如今的“雪山精靈藝術團”已有較大影響力,在本地區(qū)的少先隊傳統(tǒng)文化教育中發(fā)揮著示范和輻射作用。
敬畏自然是納西文化的精髓要義。走進古老的納西村落,民風淳樸、風景秀麗。但隨著現代社會城鎮(zhèn)化建設的加快,納西族的居住環(huán)境遭到了一定的破壞。面對這一現實,少先隊員能做什么呢?
2012年,學校少先隊大隊組織隊員們成立了“我為家鄉(xiāng)來畫畫”紅領巾小社團,帶領他們學習環(huán)境保護知識,到麗江古城針對居民、游客開展宣傳活動;聯(lián)合“大自然保護協(xié)會”到周邊學校、村社開展少先隊環(huán)保實踐活動。
除此之外,隊員們還在“用鏡頭記錄家鄉(xiāng)環(huán)境變化”“我為家鄉(xiāng)環(huán)境進言”等活動中,培養(yǎng)了熱愛自然、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懷與環(huán)保習慣。
隊員們展示納西族手工技藝
隨著紅領巾小社團活動的深入開展,學校決定組建紅領巾“納西手工藝術坊”社團,探索一條傳承納西文化的特色之路。
學校少先隊大隊招募了一批對納西文化有濃厚興趣的隊員,確立了傳承納西族手工技藝的活動主題,開展起東巴造紙、納西七星羊披制作以及東巴象形文字認知等民族特色活動。
東巴造紙是世界上現存的最原始、最古老的手工造紙術,有“千年不腐”之說。先人們的造紙原料為樹皮,用它會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破壞較大。因此,隊員們在活動中積極探索新型造紙原料,在傳承中學習如何正確處理自然保護與生產生活之間的關系。
七星羊披代表身披七星、肩挑日月,是納西族婦女勤勞的象征。一張精美的羊披既飽含傳承,又富有創(chuàng)新;既凸顯個人才能,又體現集體智慧。在制作七星羊披過程中,隊員們感受美、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培養(yǎng)了團結合作的精神。
東巴象形文字是“世界記憶遺產”,能直觀地表形達意。作為成長在麗江的少先隊員,認知、書寫東巴文字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學校少先隊大隊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引導隊員們逐步了解東巴文字與東巴文化,帶領他們走進社區(qū)東巴文化體驗館,近距離感受東巴文化的魅力;邀請東巴“非遺”傳承人到學校上課,使隊員們對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日益深厚。在云南省第六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工作坊實踐展示活動中,紅領巾“納西手工藝術坊”社團的相關作品深受與會者喜愛。參觀、互動者絡繹不絕。最終,這一社團獲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令隊員們倍感自豪。
近幾年,學校已成為“民族文化進校園示范單位”和“綠色學?!?,并在持續(xù)加強社團活動,探索傳承民族文化的新方法,進一步提升隊員們的文化自信,努力在彩云之南留下屬于世界的珍貴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