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曉艷 張家慶
【摘 要】
作文評語是幫助學生對自身寫作進行反思、提升自我認知能力的主要途徑。評改的目的是為了發(fā)現(xiàn)學生寫作過程中的亮點與問題,給予學生適當?shù)脑u價激勵其進步和完善自我。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花費了大量的時間給學生評改作文、撰寫評語,但往往無法獲得預想的效果,學生在后續(xù)的寫作過程中依舊會犯同樣的錯誤。可想而知,小學語文作文評語教學這塊還需要進行針對性的強化。本文就目前小學作文評語教學現(xiàn)狀,簡要論述如何有效的開展作文評改教學活動。
【關鍵詞】
小學作文 評改活動 優(yōu)化策略 實施方法
在如今小學作文教學中,作文評改一直處于整個寫作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親力親為卻收效甚微的位置。教師需要查閱和評改班級所有學生的作文,從文章問題分析到最終評語撰寫全是由教師一人完成的,但是絕大多數(shù)的學生只關心文章的得分,對于教師給出的相關建議很少系統(tǒng)的進行思考和總結,盡管教師花費了大量的教學精力卻無法獲得相應的教學效果。本文將從作文評改模式以及師生互動形式改善等方面入手,簡要談談如何讓作文評改發(fā)揮其真正的教學效用。
一、健全評改獎懲機制,提升作文評改地位
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若想實施有效的作文評改教學活動,首先要做的是強調作文評改的重要性,提升作文評改在整個作文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地位,讓學生真正重視起評改與修正過程對于自身作文水平提升的重要性。傳統(tǒng)的作文評改過程都是由教師所主導的,學生沒有直接感受到評改結果帶來的影響。為了讓學生重新開始審視自身的寫作成果,教師可以建立合適的評改獎懲機制,讓學生的學習利益與評改成果之間產生一定沖突,提高學生對作文評改結果的重視程度。比如,在作文評改過程中教師不要光給學生寫評語、打分數(shù),可以用星號來評定學生作文層次的高低。優(yōu)秀作文用五顆星標注,教師可以給予獲得優(yōu)秀評定的學生適當?shù)莫剟?;中等層次的作文星號標注在四星到三星之間;低于三星的作文學生必須根據(jù)教師給出的評語重新進行修改;低于一星的學生則需要根據(jù)教師的評語重寫文章。通過這種星級的評定與獎懲制度,讓學生重新審視和重視教師給出的評定,有利于評改教學效率的提升。
二、建立生生互評機制,提高評改過程效率
傳統(tǒng)的小學作文評改過程幾乎完全依托于教師,為了更高效率的開展作文評改過程,教師可以適當?shù)臑樽约簻p負,定期開展學生之間的作文評改活動,提高學生賞析文章、修改文章的水平。生生作文互評機制一般是在課堂上開展,由教師先做簡單的示范、引導以及指示,將作文以分層或者隨機的形式發(fā)放到學生的手中,學生評改的時間一般控制在15分鐘到20分鐘以內。學生評改完以后,教師隨機抽取學生進行口頭上的點評,選出評分高的佳作在班級進行賞析。值得注意的一點是,以分層形式來發(fā)放學生的作文的目的是考慮到班級學生文章鑒賞水平較一般,教師需要事先進行了解才能把作文本發(fā)放到合適的學生手中。例如在教學生寫作《難忘的一件事》時,教師先給學生出示一個例文給學生講解評改的依據(jù)、過程、方式,讓學生對幾篇寫作水平風格不一的例文先嘗試進行評改。接著教師再將班級學生作文練習冊發(fā)放下去,讓學生修改自己手中的作文。課堂上教師可以就學生的評改結果,開展合適的討論活動。課后,教師可以將學生評改完的作文收集起來再進行第二次查閱,了解學生們的評改狀況與水平。
三、建立雙向師生反饋機制,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
雙向師生反饋機制強調的是作文評改過程應該是師生溝通互動的過程,傳統(tǒng)作文評改過程中教師作為單向的教學輸出無法有效了解學生的反思與進步,這種雙向機制下的教師可以快速的了解學生的作文反思情況、提升程度。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評語定期寫作文反思和總結獲取學生的學習情況?;蛘呃蒙鲜霆剳蜋C制,作文星級評分大于三星式的這部分學生需要撰寫反思與總結,寫作水平較好或者較差的學生則教師重點進行關注。例如在給學生點評《童年趣事》這類作文時,教師讓學生把修改好的文章拿出來進行點評,點評的方面主要是針對學生修改后的內容:修改的思路是什么?修改以后的內容好不好?怎么修改更好?通過這種討論,讓學生深切的感知自身的亮點和不足,更深刻的感受到作文評改給自身寫作帶來的轉變,發(fā)覺作文評改的重要性。
四、提高評改語言生動性,加強作文評改趣味性
小學階段學生的語文水平有限,對于較為復雜的語言形式和內容理解起來較難。因此,教師在給學生寫作文評語時要選擇簡單易懂的語言,讓學生能快速理解。同時,教師還要趣味化評改語言,豐富評改的形式,提高學生修改評語過程的趣味性。例如學生閱讀到“主旨”“過渡”“前后照應”等詞語時很難理解,教師可以適當轉換一下語言形式,換成“文章要表達的情感和思想”“文章前面部分和后面部分的銜接”“文章開頭和結尾不要偏題”等。教師的評語可以適當結合學生的寫作特色給的別出心裁,讓學生在讀到評語的過程時能眼前一亮。另外,教師的評語應盡量以正向的評價為主,比如“寫的有進步”“繼續(xù)加油”等這類鼓勵性的話語為主,讓學生能感受到教師對其的重視。
【結 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作文評改教學中,教師應從評改開展的模式進行改善,健全評改獎懲機制、生生互評機制、師生雙向交流機制,讓學生感受到作文評改對于自身學習的重要定;同時,采用趣味、直觀化的評改語言,讓學生在評改的過程中感受到教師的關注與學習樂趣。作文評改的方式必須適應學生的學習特性,教師必須立足實際結合教學情況真正讓作文評改發(fā)揮其應有的效用。
【參考文獻】
【1】李新民.探究在小學作文評改的方法策略【J】.教育周刊,2016(03)
【2】周強.淺析小學作文評改教學中的問題應對措施【J】.教育周刊,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