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玲
(宿遷市婦產醫(yī)院,江蘇 宿遷 223800)
子宮內膜息肉是婦科常見疾病之一,其是因為子宮內膜基底層間質與腺體局限性增生引起的,在發(fā)生率方面僅低于子宮內膜增生[1]。針對絕經期婦女和育齡期女性而言,患病率較高。相關研究資料顯示,子宮內膜息肉患病率在25~28%間?,F(xiàn)階段,子宮內膜息肉常用診斷方法有診斷性刮宮、超聲及宮腔鏡等[2]。諸多診斷方法中,準確率最高的是宮腔鏡,但是該方法操作難度較大,屬于侵入性檢查,而且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高,所以往往不將其視為首選診斷方法。陰道超聲檢查方法具有操作簡單、方便、無創(chuàng)及重復性好等特點,進而擴大了臨床使用范圍[3]。絕經前婦女中,很容易混淆子宮內膜息肉與子宮內膜增生,兩者均具有陰道不規(guī)則流血、月經紊亂等臨床病癥,而且聲像圖中均存在宮腔內高回聲占位現(xiàn)象,所以兩種疾病診斷難度較大[4]。基于此,本研究主要針對三維超聲結合二維超聲在子宮內膜息肉診斷中的應用價值進行綜合分析,以下是具體報告。
本研究76例子宮內膜息肉患者,均為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接受診療,在我科行超聲檢查并經宮腔鏡、病理檢查確診?;颊吣挲g分布23歲~53歲,均齡值數(shù)(38.21±2.65)歲。臨床表現(xiàn)如下:白帶增多、月經過多、腹痛、經期紊亂、不孕及陰道不規(guī)則流血等。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入選標準:①理解、溝通和表達能力正常;②在自愿的前提下簽署研究同意書;③依從性高;④神志清楚;排除標準:①具有精神疾病史;合并心理障礙;②存在腎臟、心臟和肝臟器官功能不全;③哺乳及妊娠期婦女;④凝血功能障礙嚴重。
檢查設備為GE E8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陰道二維與三維探頭頻率均設置為6 MHz~8 MHz。于患者月經干凈3~5日后開展檢查,指導患者排尿,并協(xié)助患者更換體位至截石體位,然后開展二維超聲檢查,常規(guī)對子宮形態(tài)、大小、回聲、內膜厚度和連續(xù)性觀察及測量,并對宮腔內部是否出現(xiàn)積液等異?;芈曔M行觀察,加強對息肉大小、形態(tài)、回聲、數(shù)目、血流、邊界、基底與子宮內膜間關聯(lián)的觀測,并對其存圖測量。在相對理想的子宮矢狀切面、內膜圖像顯示清晰狀態(tài)下進行三維成像模式,利用多平面成像,得到ABC平面,從多個角度對病變狀況觀察測量,并保存圖像。
分析三維超聲與二維超聲聯(lián)合檢查診斷結果。
本研究數(shù)據(jù)的整理均采取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21.0,(±s)代表計量資料(t檢驗);[n(%)]代表計數(shù)資料(x2檢驗);兩組對比經P檢驗,P<0.05說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宮腔鏡病理檢查與三維超聲聯(lián)合二維超聲診斷準確率比較未見顯著差異(P>0.05),具體內容如下表1。
表1 對比三維超聲聯(lián)合二維超聲與宮腔鏡病理診斷結果[n(%)]
宮腔鏡病理診斷準確率相比于單一的二維超聲診斷準確率高,差異明顯(P<0.05),具體如下表2。
表2 比較單一的二維超聲與宮腔鏡病理檢查結果[n(%)]
子宮內膜息肉是婦科常見的一種疾病,其具有經期延長、月經淋漓不凈、閉經后出血、不規(guī)則陰道出血、不孕及流產等表現(xiàn)[5]。子宮內膜息肉主要是因為內膜在無孕激素、雌激素刺激等作用下,造成子宮內膜進一步增長,對于青春期同樣可誘發(fā)該病[6]。子宮內膜息肉在不孕婦女中占比為0.2~0.7%[7]。經陰道二維超聲檢查發(fā)現(xiàn):子宮內膜厚度增加明顯或者具有顯著不規(guī)則厚度增加,形態(tài)不對稱,回聲分布不均勻,息肉常表現(xiàn)為單個或多個圓形、橢圓形呈乳頭狀向宮腔凸起,也可見低回聲或不均勻回聲等不典型表現(xiàn)。帶蒂息肉有些存在短棒狀血流信號,而且可以顯示動脈血流[8]。經陰道三維超聲檢查發(fā)現(xiàn):息肉以高回聲團塊呈現(xiàn),邊界清楚可見,從子宮內膜面開始凸起至宮腔內部,有些則可以顯示直徑不同的蒂與內膜相連接[9]。此疾病診斷過程中,需要與其他疾病鑒別診斷,包括局灶性子宮內膜癌、粘膜下肌瘤、子宮內膜炎和不全流產等[10]。①粘膜下肌瘤鑒別診斷要點如下:陰道三維超聲低回聲腫塊凸起由肌層開始,到宮腔位置結束,其導致內膜線發(fā)生改變,肌瘤體積增加同樣會導致部分宮腔內部分積液,進而分離宮腔線,周圍存在局部環(huán)狀血流;②流產不全:首先,根據(jù)患者停經病史合并血HCG水平提高,經陰道二維超聲檢查提示[11],宮腔內部回聲不均勻,而且形態(tài)不規(guī)則,血流信號豐富,部分肌層具有豐富的血流。與此同時,經陰道三維超聲檢查發(fā)現(xiàn),不均質回聲與子宮內膜面分界模糊;③在二維圖像上,子宮內膜息肉與子宮內膜局部增生鑒別診斷難度較大,而且經陰道三維超聲可以動多個角度對患者內膜內狀況觀察,而且以偏高回聲區(qū)呈現(xiàn)出來,未見占位感,大部分以片狀呈現(xiàn),多形態(tài)不規(guī)則,而且與宮腔無顯著分離,偶爾存在部分點狀血流信號;④急性期子宮內膜炎內膜以彌漫性水腫厚度增加呈現(xiàn),而慢性期超聲圖像以與息肉樣變化呈現(xiàn),但是經陰道三維超聲檢查發(fā)現(xiàn),以高回聲呈現(xiàn),其可以對病變不規(guī)則、片狀等觀察,而且存在部分短棒狀血流;⑤局灶性自貢內膜癌聲像圖以息肉樣病變呈現(xiàn),經三維超聲檢查可對其余邊界模糊狀況等觀察,而且其內部以血流信號豐富呈現(xiàn)。
宮腔鏡檢查是診斷子宮內膜息肉的金標準,但是因為該診斷方法診斷費用昂貴,而且操作復雜、繁瑣、有創(chuàng),因此未將其視為檢查和篩查子宮內膜息肉的方法。經陰道二維超聲檢查方法具有操作簡單、方便、無創(chuàng)、重復性好等特點[12],而且外界因素干擾相對較小,其能夠將子宮形態(tài)、大小顯示出來,同時可顯示內膜與及基層回聲、厚度,病變邊界及輪廓等;經陰道三維超聲不僅具有以上優(yōu)點,同時可以將二維超聲難以取得的子宮冠狀面清楚顯示出來,從而獲取更多的診斷信息,補充了二維超聲的劣勢,此外,該方法可以從多個角度將宮腔與肌壁組織與宮腔見的部位關系充分反映出來,更加清晰的顯示病變來源及體積,特別是經二維超聲檢查無法顯示的細小病灶,最后,其可以準確鑒別診斷宮腔內部其他病變。
本研究結果中,在診斷準確率方面,宮腔鏡病理檢查是100%,三維超聲聯(lián)合二維超聲是97.37%,兩者比較,未見顯著差異(P>0.05);但是宮腔病理檢查診斷準確率(100.00%)比單一的二維超聲診斷準確率(76.32%)高,差異明顯(P<0.05)??梢姡?lián)合應用三維超聲與二維超聲可進一步提高診斷結果,清楚的顯示病灶部位和病灶體積等,為臨床診治提供重要數(shù)據(jù)參考。
總而言之,子宮內膜息肉診斷過程中,聯(lián)合應用三維超聲與二維超聲能夠將子宮內膜息肉具體狀況清楚顯示出來,為疾病的診治提供重要數(shù)據(jù)參考,值得采納、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