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佳宜
在村民們眼里,老王是個相當自信的人。
老王是方圓幾十里最有名的雕刻匠,他的手藝已經(jīng)到了爐火純青的水平。他雕出來的東西,總讓人感覺是活的,樹葉是動的,小鳥是飛的,眼睛是有神的,所以總有人愿意掏空錢包只為買他一個小木雕。
這天,村里來了群不一樣的人。
阿艾公司是最近非常紅火的公司,人工智能是這個公司最具標志性的業(yè)務,公司攻堅克難,研制了各種新奇的產(chǎn)品。洗碗機器人,掃地機器人,最近又打著傳承傳統(tǒng)文化的旗號,推出了木雕機器人,號稱能雕出最精美的木雕,一點瑕疵都沒有。公司為了宣傳機器人的無所不能,計劃搞一場木雕擂臺賽,要找最好的雕刻匠人,和機器人進行現(xiàn)場角逐,于是就找到了老王,想邀請他出席這場很吸眼球的擂臺賽。為了這場比賽,他們做足了宣傳,并且將支付老王一筆可觀的酬勞。
車往老王家門口一停,村民們紛紛從家里出來,好奇又不敢靠近這輛黑得耀眼的“豪車”,伸長脖子在遠處望著。只見一個西裝革履的男人,夾著公文包,皮鞋锃亮,志在必得地敲響了老王的門。
十分鐘后,西裝革履男走了出來,面帶喜色。村民們不知所以,涌入了老王的家門。
屋內(nèi)茶香縈繞。老王見大家緊張的神色,一臉輕蔑地開口:“哼,邀請我去和木雕機器人打擂,虧他們想得出!一個機器人的木雕有靈魂嗎?我就不信他能比過我這門手藝!”
“所以……你最后拒絕了?”
老王冷笑一聲:“答應了,不過……”他拿起茶輕啜一口,“我是要告訴他們,老祖宗留下的手藝,還得人來干……”
第二天,阿艾公司派車拉來了一根高約兩米的原木,比賽主題《慈悲》。老王和機器人同時開工。約好十天后,拉到現(xiàn)場進行現(xiàn)場比賽。為了保證宣傳效果,雙方都前期做好大部分的雕刻,留一小部分工作,進行現(xiàn)場演示。
擂臺賽安排在了一個開闊的廣場,兩個半成品被蓋著紅布并排擺放在舞臺中央。震耳欲聾的音樂后,是主持人天花亂墜的介紹,先是吹捧了一通老王,然后開始介紹機器人,老王沒記住別的,就記住主持人說“這是個會思考的機器人”,老王不禁冷笑。機器人眼里閃爍著飄忽不定的藍光,他握著機器人的手,感覺到了“機器”的冰冷。老王想,他的作品一定也是這樣。主持人介紹完后,舞臺上,兩“人”拿起了刻刀,一個眼中藍光閃爍,一個眼神淡定自信。計時器按下,扯下蓋在半成品上的紅布后,現(xiàn)場一片寂靜,只聽到刻刀在木頭上發(fā)出的聲音。機器人的刻刀就像機器在運轉,永遠一個節(jié)奏的進行,但速度一點不慢;老王的刻刀如雞啄碎米,時而輕,時而重,時而舒緩,時而急促。
大約一個小時的時間,機器人的作品完成了。它雕的是一尊坐著的佛像,佛像的頭部和身體比例勻稱,衣角褶皺雕刻細致,左手手心向上放在膝蓋部位,右手單手平舉在胸部,手心向前,眼眉低垂,嘴唇微啟,似乎在念著佛號。觀眾都發(fā)出了驚訝的叫聲,沒想到科技的發(fā)展已經(jīng)達到了這種程度,也禁不住感嘆,又一個行業(yè)的藝人快沒有了飯碗。
大家都懷著忐忑的心情望向了老王,只見老王還是不緊不慢地進行著自己的工作,他雕的是一尊觀音像,觀音的身體、頭部、衣袂都已經(jīng)完備,僅剩下鼻子和眼睛,留在了最后。幾十年練就的深厚雕工果然不同凡響,細節(jié)處細膩逼真,活靈活現(xiàn),衣角處似乎在隨風微微擺動。觀音的左手托著一個寶瓶,右手捏著蘭花指,經(jīng)典的觀音菩薩造型。這座觀音菩薩像堪稱藝術品,但是大家還是覺著,只能說和機器人的雕刻不相上下,優(yōu)勢并不明顯。
只見老王放下了刻刀,直起了身,淡定地、輕輕地吹去了觀音菩薩面部的木屑。同樣是低垂的眼眉下,露出了菩薩憐愛的眼神,大家靜靜地看著。突然有人輕呼:“菩薩看著我呢,她在沖我笑!”慢慢地大家都在說:“菩薩看著我呢,她在沖我笑!”大家輕聲的呼喊很快變成了興奮的高呼,舞臺前面各個角度的人們都在喊著“菩薩看著我呢,她在沖我笑!”難以置信的一幕發(fā)生了,人們都看到了觀音菩薩略帶微笑、悲憫眾生的眼神,菩薩的眼神照射到了廣場上的所有人……人們涌上了舞臺,歇斯底里地歡呼,為老王歡呼,為人類戰(zhàn)勝了機器人歡呼,好多人眼中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主持人和工作人員們徹底崩潰,不知道如何收場了,準備好的解說詞沒法再用。他們再找老王時,不知道他啥時候已經(jīng)悄悄地離開了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