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秋怡
大到天地山河,小到一葉一蟲,只要你有一雙慧眼,都可以把它們收入佳作,永遠珍藏。
“輕輕提,快快移,先開窗,后吸湯。”每當聽到這首歌謠,我就會想起家鄉(xiāng)的蟹黃湯包。
蟹黃湯包香氣撲鼻,看上去像一個微型的蒙古包。湯包皮薄薄的,如同一張白紙,將肉汁和蟹肉完好無損地包在了一起。金黃的蟹肉、白色的蒜、綠色的蔥隱約可見,真是令人垂涎三尺啊!
蟹黃湯包的做法非常講究??吹接锌腿藖恚瑥N師們就忙了起來。首先,要用精選的面粉做出薄薄的皮子;隨后,將用豬肉、蟹黃、蟹肉、蔥、姜、蒜等食材攪拌均勻做成的餡,放在皮子正中央,再將提前備好的以豬蹄熬制成的果凍般的膠狀物也放入皮子里;最后,將皮捏成包子形狀,放入蒸鍋。不一會兒,一盤冒著熱氣的蟹黃湯包就出爐了。
吃蟹黃湯包要講技巧。湯包剛上桌時,千萬不能立馬咬開,不然里面的湯汁會濺到你的臉上。當湯包慢慢變涼后,倒上一點香醋,先用筷子在蟹黃湯包的邊緣輕輕戳一下,將吸管輕輕插入,“吱”的一聲,美味的湯汁一下子吸進嘴里,頓時滿嘴留香,香氣四溢。吸光湯汁后,就可以大口吃剩下的包子餡和包子皮,不用再擔心湯汁會漏出來了。
記得第一次吃蟹黃湯包時,湯包還熱氣騰騰,我就一口咬下去,頓時湯汁冒出來把我狠狠地燙了一下,然后湯汁又不聽指揮地全流到了盤子里,搞得我非常狼狽。干癟的湯包似乎在嘲笑我:“活該!做什么事都要注意觀察,心急吃不了熱豆腐?!?/p>
從此,我就給蟹黃湯包取了一個別名——“蟹黃燙包”。
指導老師/陳曉蒙
發(fā)稿/沙群
哈哈,“蟹黃燙包”,一字之差,改得妙!//@小靜老師:美食中的學問可是非常豐富的噢,做個吃貨容易,做個優(yōu)雅而博學的吃貨就難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