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宗達
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泉州第一醫(yī)院胃腸外科 (福建泉州 362000)
急性闌尾炎是外科常見的一種急腹癥,主要由感染、梗阻、不良飲食習慣等原因導致,患者會表現出惡心嘔吐、陣發(fā)性右下腹劇烈疼痛、反復跳痛、闌尾點壓痛、白細胞計數增高等一系列臨床癥狀和體征,一般分為急性單純性闌尾炎、壞疽與穿孔性闌尾炎、急性化膿性闌尾炎3類[1]。手術為急性闌尾炎患者治療的主要手段,傳統開腹手術雖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但對患者身體造成的創(chuàng)傷較大、術中出血量多,且術后易出現各種并發(fā)癥,總體效果不算理想[2]。目前,腹腔鏡闌尾切除術的應用越來越被外科醫(yī)師青睞。本研究旨在探討急性闌尾炎患者實施腹腔鏡闌尾切除術的臨床價值,現報道如下。
選出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確診后及時治療的82例急性闌尾炎患者,按照患者意愿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41例。試驗組男23例,女18例;年齡14~57歲,平均(35.54±7.26)歲;疾病類型,急性單純性闌尾炎15例,壞疽與穿孔性闌尾炎11例,急性化膿性闌尾炎15例。對照組男24例,女17例;年齡15-58歲,平均(36.52±7.24)歲;疾病類型,急性單純性闌尾炎14例,壞疽與穿孔性闌尾炎13例,急性化膿性闌尾炎14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1)符合急性闌尾炎疾病診斷標準,經臨床檢查確診急性闌尾炎;(2)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排除標準:(1)患有嚴重心肝腎等臟器功能障礙疾病者或凝血功能異?;颊?;(2)妊娠期患者;(3)有腹部手術史患者。
對照組采用傳統開腹闌尾切除術。術中取仰臥位,實施硬膜外麻醉,于麥氏點(或右下腹)行切口,進腹時必須嚴格無菌操作,予以皮下組織分離、闌尾位置確定,分離闌尾動脈后進行結扎、闌尾切除,病理標本送至檢驗處檢驗。若患者為單純性闌尾炎,則實施荷包縫合包埋操作;若為穿孔與壞疽急性闌尾炎,予以8字縫合、覆蓋大網膜;若為急性化膿性闌尾炎,將腸管、網膜分離,引流管留置。術后,常規(guī)抗感染治療。
試驗組實施腹腔鏡闌尾切除術。術中取頭低足高位,實施氣管插管、全身麻醉,于臍下緣處行長約1 cm的橫切口,氣腹建立。通過操作孔,實施腹腔鏡放置,分別在麥氏點、左側對稱處行長度為1 cm的橫切口,并實施套管鞘置入操作。若患者伴有腹膜炎,則應將膿液吸凈后,將其闌尾根部套扎、固定,并實施電切處理,通過操作孔,將切除的闌尾取出、送檢;若患者的闌尾根部穿孔,則實施縫合包埋處理,并對其盆腔、腹腔應用0.9%氯化鈉注射液進行反復沖洗,腹腔引流放置,并于術后常規(guī)抗感染治療。
對比兩組手術時間、切口長度、胃腸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以及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試驗組切口長度、手術時間、胃腸功能恢復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相關指標比較
試驗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急性闌尾炎屬于臨床外科十分常見的一種急腹癥,其發(fā)病率在所有急腹癥中占據首位。闌尾在人體中以一條細長管道形式存在,多因感染或梗阻等因素誘發(fā),主要分為急性單純性闌尾炎、急性壞疽及穿孔性闌尾炎、急性化膿性闌尾炎,其中,壞疽穿孔、闌尾周圍膿腫的發(fā)生率很高,增加了手術的困難性,會對整體上的臨床治療效果產生影響[3]。
傳統開腹闌尾炎切除術的切口較長,患者術中出血量大,對其身體造成的損傷大,且術后胃腸功能恢復較慢,容易引起各種并發(fā)癥產生,延長了治療與住院時間,不利于患者身體恢復[4]。相比之下,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更具臨床優(yōu)勢,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減少手術對患者機體造成的損傷,降低因手術對患者帶來生理上的痛苦,幫助其術后更快速恢復身體,從而縮短了患者住院時間,減少了住院費用。
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具有明顯的微創(chuàng)性,術中對患者行的切口較小,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術后切口瘢痕、感染的發(fā)生率,能夠很好地滿足年輕患者(特別是女性患者)對外觀上的基本要求。在實施手術操作過程中,應用腹腔鏡可使醫(yī)師的手術視野更加清晰,能夠快速、準確地確定闌尾病灶具體位置,實施精準的切除操作,除此之外,利用腹腔鏡手術操作可對病情診斷不明確的患者進一步詳細探查,確保治療的合理性、有效性[5]。
腹腔鏡闌尾切除術還具有清洗便捷的優(yōu)勢,在手術操作同時利用腹腔鏡對患者的腹腔進行沖洗,可使手術過程更加簡便有效,確保手術操作更加順利進行,縮短治療時間。由于腹腔鏡不會對患者的內臟造成較大干擾,更利于其術后胃腸功能的快速恢復,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術后腸梗阻、腹腔膿腫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6]。本研究結果表明,在實施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后,患者的手術時間、切口長度、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均明顯縮短,術中出血量減少,且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大幅降低,說明該手術治療方法在臨床上的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對急性闌尾炎患者實施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治療,能夠縮短手術時間與住院時間,降低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有利于身體快速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