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敏
滄浪溝是一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小村莊,村子里有戶姓張的鐵匠,他們家是靠給村人們鍛打鐵具為生。
這張姓人家的主人叫張現(xiàn)硅,是張小山的父親。說起這張現(xiàn)硅,早些年,這四里八鄉(xiāng),沒有不知道他的大名的,他是遠近聞名的老鍛刀手。聽老人們說,這張現(xiàn)硅鍛打出來的菜刀是真正靠一身粗重力氣鍛打出來的,而且,他家的這一門手藝,是從祖上一輩一輩傳下來的。當年,他家屋子中間擺著一個大火爐,大火爐里的炭火經(jīng)年不息,丁丁當當?shù)腻懘蚵暎D瓴煌5卦诖遄由峡栈厥帯?/p>
聽說,附近村莊也有些做鐵匠生意的人,只是他們鍛打出來的器具都不如老張家鍛打的好,不說別的,就單單是菜刀這一生活用品,就與眾不同,可以說,凡是經(jīng)過張現(xiàn)硅之手鍛打出來的菜刀,那真是拿握順手,使用方便,刀鋒銳利,實用結(jié)實。每每在集市上,只要有他老張家的菜刀在賣,別人家的菜刀都成了擺設,無人問津。
這一年,張小山初中畢業(yè)了,沒有考上高中的張小山無所事事。也就是在這一年,已經(jīng)將近六十多歲的張現(xiàn)硅也覺得自己年齡越來越大,實在拿不起手中的鐵錘了,他就想:老張家的這份手藝,不能丟,說什么也得讓兒子跟著他學習學習。所以,當有一天,他把這個想法告訴兒子張小山的時候,這個兒子張小山呢,說什么也不同意:“你別想讓我在家打鐵鍛刀。這事兒沒得商量,一點門也沒有!”用張小山的理論就是說,打鐵鍛刀有什么出息,咱們老張家從老一輩子就開始打鐵鍛刀,你們富了嗎?打了好幾輩子刀還不都是一窮二白?我才不干,我要出去掙大錢,我才不會窩憋在這個小山村里打鐵鍛刀!就這樣,在一個天還不明的早晨,張小山偷偷背著一個大尼龍袋子悄悄離開了這個叫做滄浪溝的小村莊。
張小山在城里也不容易,由于他沒有讀過幾年書,大字不識幾個,幾年下來,什么臟活累活他都做過,拾過垃圾,扛過大包,送過外賣,還給人家當過貨車司機,去飯店給人家當服務員,老板看他誠實老實,就讓他跟著廚師打下手,就這樣鍛煉好幾年,最后,才做了廚師。
張小山在廚師這個崗位上一做就是十幾年,可以說,他用過的刀不計其數(shù),尤其是有一種刀,刀面上邊刻著三條水紋的菜刀。這種刀,形狀輕巧,握拿舒服,刀刃鋒利,刀柄是那種暗紅色的香椿樹木做成的?!斑€是人家做的這種刀好!”每次開始做飯以前,張小山都先拿著手中的刀好好欣賞一番,他的心里想著,我父親如果也能夠制造出這樣一把好刀的話,我還用獨自跑出來給別人打工為生嘛?
這一年的臘月,張小山載著大包小包的回家過年,除了給父母買了好吃好喝的外,他還特意給父親買了一把他以為很好的刀,目的就是要讓父親好好看看人家的刀是怎么鍛造出來的,這種刀才是高端大氣上檔次。
到家以后,張小山拿出這把刀,對著父親先把鍛打這把刀的人大夸特夸了一頓,然后,才正式地對父親說:“你看看人家打的這把刀,幾時等咱們家也能打出這樣好的刀時,我就不在外面做了,回家來繼承你的事業(yè)!”
父親聽完這話時眼睛不覺亮了一下,然后,他一聲不響地走出門去,不一會,他就抱著一捆菜刀走了進來,他把一捆菜刀“嘩啦”一下都扔在地上,然后,彎下腰去摸起一把,拆開上面的包裝紙,把刀遞給有些懵懂的張小山。張小山接過來一看,發(fā)現(xiàn)這把菜刀與他從外地買來的菜刀一模一樣,他扔下這把,再抓起地上的一把,只見這上面都也都刻著三條水紋,他不敢相信似的一把一把把地上的刀都拆開來,才發(fā)現(xiàn)每一把刀上都刻有三條水紋。
父親不緊不慢地對他說:“你說話算話,這下你可以回到家中做我的事業(yè)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