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勇嫦
(廣東省肇慶市中醫(yī)院骨傷科,廣東肇慶 526020)
老年人容易出現(xiàn)骨關節(jié)炎病變、因缺鈣或行動不便引起的股骨骨折、脛骨骨折腰椎管狹窄癥等等骨科類疾病。針對于高齡患者的細致周密的護理措施則成為了手術術后的護理重要內容。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1月-12月間我院收治的實施骨科手術的高齡患者100例為研究對象,患者年齡56歲-88歲,平均年齡(60.25±8.25)歲。
1.2 護理 (1)正確保持患者體位方法:在詢問檢查患者骨折部位后,根據骨折部位不同,采取不同的體位保持方法。對于脊柱骨折的患者則需保持側臥位或者平臥位使患者保持脊柱平穩(wěn)狀態(tài)。(2)正確搬運移動患者方法:在搬運胸腰椎骨折類患者時,應采取滾動法或者平托法來保持患者的身體軸心線與脊柱一致,以防止脊柱發(fā)生扭轉屈曲,造成二次傷害,在搬運股骨骨折類患者時,專業(yè)醫(yī)護人員托扶并適當牽引患者受傷肢體。(3)正確身心護理操作:在平時對老年患者的護理中,要對心理和生活方面分開護理。在心理方面,護理人員要針對老年患者的抵觸、恐懼等心理特點進行疏導,使患者緊張恐懼心情得到舒緩,放松心情,積極配合治療。在生活方面,專業(yè)的護理人員通過科學有效的生活護理;另一方面對患者的飲食、大小便、洗護、行動等方面進行科學的指導、耐心的協(xié)助,通過對患者食欲、大小便排泄情況、活動的力度、肢體力量及精神狀態(tài)的變化,觀察發(fā)現(xiàn)患者的治療效果和可能出現(xiàn)的病情變化,保證患者出現(xiàn)病情變化后第一時間被發(fā)現(xiàn)并得到及時治療,確?;颊叩纳踩白罴训闹委熜Ч鸞1]。(4)安全防護護理:在患者護理過程中,安全護理要防護到位,以防患者住院期間發(fā)生摔傷等,護理人員需將不同病患程度的患者分級,對于高?;颊?,不但要安排入住到監(jiān)護病房,還要進行24 h不間斷監(jiān)護,將患者病床打好床擋,向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充分講解住院治療過程中的相關安全知識,在病房衛(wèi)生間、床尾等等相對危險地方警示患者,嚴防出現(xiàn)墜床、滑到等再次受傷情況發(fā)生。(5)壓瘡預防措施:老年人因身體各項機能退后,行動遲緩,加之受傷后在病床上躺臥時間較長,壓瘡產生之后破裂更容易感染,所以在老年患者臥床期間,護理人員首先要將患者床褥保持干凈、清潔、干燥,勤換專用隔尿墊,減少患者因尿液、汗液等長時間對皮膚產生的刺激,還要科學指導并協(xié)助患者在病床上(不應圖方便選擇氣墊床或翻身床)采用側臥30度的姿勢多多活動四肢,這樣不僅可以使患者皮膚抵抗力增強,還有助于患者久臥自身力量的恢復。(6)在老齡患者術后,因生命體征相對不是很穩(wěn)定,因此患者需要有常規(guī)心電監(jiān)護24 h-72 h的特級護理。在術后患者生命體征穩(wěn)定以前,護理人員需要每間隔15 min觀察一次脈搏呼吸情況、血氧飽和度以及神志清醒程度,待體征達到平穩(wěn)以后,每間隔4 h為患者測量體溫,通過體征穩(wěn)定前后護理,及時發(fā)現(xiàn)患者出現(xiàn)的病情變化并處理,讓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得到最大保障。(7)正確術后飲食護理:患者術后飲食要循序漸進,針對老年人患者病情,對患者腸鳴音進行聽診后,待腸鳴音恢復正常,可指導患者少量飲水,觀察患者是否出現(xiàn)惡心及嘔吐情況,若無惡心嘔吐,則可囑咐患者及其家屬喂食清淡稀飯、鮮榨純果汁,糖尿病患者不可進食稀飯。老年患者術后24 h飲食多以清淡為主,24 h后多進食牛奶、雞蛋等高蛋白高鈣類食物,且多補充新鮮水果及蔬菜,通過飲食來增加患者術后抵抗力。(8)術后活動訓練護理:患者術后久臥,年齡大,行動能力差,導致術后活動受限,60%的老年人(75歲以上)因半年以上而臥床死亡,因此,增加患者術后活動顯得尤為重要,正確的術后活動訓練可大大降低老齡患者因臥床死亡率。若患者病情較重不能下地活動,應在康復師的指導下,護理人員協(xié)助患者在病床上進行功能訓練,而在指導患者可下地活動前,為患者進行充分評估,如患者通過手術固定好患肢后生命體征平穩(wěn),腹肌、腰背肌力均保持正常且患者得到有效的鎮(zhèn)痛措施后,健康肢體肌力達到4級以上,傷患肢體肌力達到3級以上則符合下地活動條件,在護士、醫(yī)生、康復師共同在場協(xié)助指導的情況下,麻醉作用消失后的患者借助提前調節(jié)好的助行器進行適當的活動康復訓練,在活動中隨時觀測患者出現(xiàn)的身體反應。在患者病情不斷好轉自身體力逐漸恢復情況下,對患者適當增加活動鍛煉強度且前提是患者不會因為活動量增加而使患肢更疼或感到更加疲憊,加快康復速度。(9)術后疼痛護理:及時止痛會使患者舒適度增加,降低了因疼痛引起的心率過快、血壓升高、心律失常甚至心力衰竭的發(fā)生率。同時,及時觀察患者術后傷口是否出現(xiàn)紅腫、發(fā)熱、疼痛異常甚至滲液滲血等情況,如有情況立即通知醫(yī)生進行相應處理。(10)術后引流等管道護理:針對術后需配置引流管的患者,將引流裝置固定好以后為防止引流管堵塞扭曲變形,護理人員需定時對引流管擠壓,在引流管通暢情況下,定時對觀測到的引流液的顏色、性狀、引流量做好記錄,觀測引流量結果在大于100 mL/h或大于300 mL/24 h內,告知主治醫(yī)生,主治醫(yī)生對引流裝置重新處理后使引流裝置保持正常使用功能?;颊咝璨鍖蚬艿?,則需記錄好患者所排放尿液的性狀、顏色、排量等并定時夾閉開放導尿管以保通暢[1]。出現(xiàn)呼吸困難的,使用呼吸機,改善調節(jié)患者呼吸頻率、節(jié)律、深度、氧飽和度,達到正常狀態(tài)。
表1 護理干預前后護理質量評分及滿意度比較
1.3 觀察指標 針對100例患者進行護理干預前后觀察并使用自制的符合本次觀察目的的調查問卷進行充分的質量評分,調查問卷滿分為100分,通過觀察前與干預后患者的滿意度變化出具對比差異表。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據分析采用SPSS 19.0軟件,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對比進行χ2檢驗;等級資料分析采用秩和檢驗;計量資料使用(Mean±SD)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以P<0.05為有顯著差異。
在護理后患者的護理質量評分及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護理前后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本研究結果顯示,在護理后患者的護理質量評分及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護理前后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若對骨科高領患者進行有效的前期評估、溝通、護理、康復協(xié)助等等護理干預,不但能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還有助于提升患者康復效果,保障了患者手術后的安全及康復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