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中國古代樂人名典綜合篇(十七)

      2019-04-17 10:09:38喬書田
      音樂生活 2019年9期
      關(guān)鍵詞:鐘子期伯牙禮樂

      孔子(Kong zi)

      春秋時期著名教育家,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同時他也是一位出色的音樂家。司馬遷在《史記》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中,對孔子的出身、家世以及周游列國的過程中,對音樂的廣學及所表現(xiàn)出來的鑒賞能力,作了難能可貴地記述。

      《孔子家世第十七》載:“孔子生魯昌平鄉(xiāng)陬(Zou)邑。其先宋人也”。父親名叔梁紇。叔梁紇初娶魯施氏女,生九女。后求婚于顏氏,“紇與顏氏女野合[1]而生孔子,禱于尼丘得孔子,……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翱鬃娱L九尺有六寸,人皆謂之‘長人而異之?!比鍤q時,“孔子適齊,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與齊太師語樂,聞韶音,學之,三月不知肉味,齊人稱之?!笨鬃拥烬R國時,與齊太師談?wù)撘魳?,第一次聽到齊國的韶樂,喜愛得不得了,并向齊太師學習,迷戀韶樂竟達三個月不知肉味??鬃訉ι貥返男蕾p與癡迷,受到齊國人的贊許。

      《史記》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還記載有“孔子擊磬。有荷蕢[2]而過門者,曰:‘有心哉,擊磬乎!硁硁乎,莫己知也夫而已矣!”又載,“孔子學鼓琴師襄子,十日不進。師襄子曰:‘可以益矣。”師襄是孔子的老師,孔子向他學琴的事,在《論語》中也有記載。

      孔子編著的《論語》,竟有十來處談到音樂,可謂魯國的大音樂家。首先,在《八佾第三·二十三章》中,孔子對魯國太師談起音樂時,說,“樂其可知也,始作,翕[3]如也;從之,純?nèi)缫?,皦[4]如也,繹[5]如也,以成?!币馑际钦f,音樂演奏的過程,是有章可循的,是可以感覺到的,開始合奏,音調(diào)和諧、悅耳,樂聲清晰、流暢,就這樣層次清楚地演奏到結(jié)束。

      《八佾第三·二十五章》云,《韶》[6],“盡美矣,又盡善也?!边@是說“文韶”。說到“武韶”時,曰:《武》“盡美矣,未盡善也?!闭J為“武韶”的內(nèi)容還不夠完美。

      《述而第七·三十二章》云:“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意思是說,孔子與別人一起唱歌時,若別人唱得比自己好,就先讓別人反復(fù)唱,然后再與其一起合唱。

      《子罕第九·十五章》說,“吾自衛(wèi)反魯,然后樂正,《雅》、《頌》各得其所。”他從衛(wèi)國回到魯國后,就把音樂的各個篇章整理好了,使《雅》、《頌》各歸其位。足見孔子對魯國音樂的貢獻。

      《先進第十一·一章》云:“先進于禮樂,野人也;后進于禮樂,君子也。如用之,則吾從先進。”要弄清這段話,先要弄清什么是“禮樂”。古時統(tǒng)治者對“禮樂”的理解是,“禮儀與音樂”是不可分割的,并稱“禮樂”。另一種解釋是“制禮作樂”。我國古代的禮樂制度,起始于夏周時期。到周朝,周公“制禮作樂”,形成了獨立的禮樂文化。后經(jīng)孔子、孟子吸收古人之精髓,創(chuàng)建了以禮樂為核心的儒家學說,傳承至今。使中華民族成為“禮樂之邦”,又稱“禮儀之邦”??鬃訌娬{(diào)的“禮”,即指人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guī)范;“樂”,即指音樂。認為音樂能調(diào)解人的性情,緩解人的喜怒哀樂,從而達到教化人的目的。孔子這段話的意思是,先學習禮樂后謀得官位的人,開始是沒有俸祿的人。而已有了官位后學習禮樂的人,都是有俸祿的卿或大夫。我要用人,就選用無官位而先學習了禮樂的普通人。

      《陽貨第十七·二十章》云:“孺悲欲見孔子,孔子辭以疾。將命者出戶,取瑟而歌,使之聞之。”說,魯哀公身邊有個叫孺悲的人,想見孔子,孔子稱病拒絕相見。傳話的人剛走出房門,孔子就彈起瑟,唱起歌來,故意讓孺悲聽到,讓他心理受到打擊。據(jù)說,這是孔子用音樂來教育人的一種方法,讓他經(jīng)受挫折,磨煉其性格。這里就不一一列舉。

      據(jù)傳,現(xiàn)存的琴曲《陬操》、《龜山操》、《獲麟操》、《猗蘭操》等,都是孔子的作品。說孔子是春秋時期的大音樂家,毫不為過。

      伯牙(Bo ya)

      伯牙鼓琴的傳說,最早出現(xiàn)在戰(zhàn)國時期鄭國人列御寇[7]撰著的《列子·湯問篇》中。載曰,“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

      又載:“伯牙游于泰山之陰,卒逢暴雨,止于巖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為霖雨之操, 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鐘子期輒窮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嘆曰:‘善哉!善哉!子之聽夫志,想象猶吾心也。吾于何逃聲哉?”

      荀子[8]在《勸學篇》中稱,“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9]?!笨梢姴狼偎囍叱?。

      鐘子期死后,伯牙失去了之音,從此不再彈琴。

      屈原(Qu yuan)

      我國古典浪漫主義詩歌鼻祖,戰(zhàn)國時期楚國民間樂舞的繼承與發(fā)展者。關(guān)于屈原身世的文字,眾說紛紜。然而,最可靠的莫過于屈原自己的陳述。他在楚辭《離騷》開首的八句詩中,作了詳細表述:“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视[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高陽:即楚人的始祖,又稱“顓頊”,生于昆侖一帶。苗裔:即后代子孫的意思。高陽之苗裔,是說屈原是楚人始祖的遠后代子孫。

      伯庸:即屈原父屈章的別號。

      攝提、孟陬:為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年月稱乎,這里指屈原的生辰。雖然沒有具體年、月,但,說明屈原生于楚人信奉的所謂“吉宜日”。

      正則:即“平”字,屈原的名字?!妒酚洝肪戆耸摹ぁ肚Z生列傳第二十四》有載:“屈原者,名平”。靈均:即“原”字?!霸?,是他的字。

      屈原的詩歌成就,是文學評論家的事。我們只對屈原在音樂方面的學識,做些探索。這在過去,似乎尚未有過。

      《音樂生活》2018年第八期《樂人名典》中,筆者曾撰寫過“莫愁”。莫愁,是戰(zhàn)國時期楚國宮女、歌舞家。十五歲時,被繼位不久的楚頃襄王[10]召入宮中,成為一名歌舞伎。在宮中,她結(jié)識了大詩人屈原及其弟子宋玉等。并在屈原幫助下,她“融楚辭樂聲”,將曲高和寡的《陽春》、《白雪》及萬人能和的《下里巴人》,衍生成為具有濃郁楚調(diào)風格的樂歌演唱,譽滿宮內(nèi)外。她還將一些楚辭和當時流行的民謠《阿陽》、《薤露》、《采薇》等入歌,使聽者耳目一新。由此可知,屈原通曉音律,且有很高的音樂修養(yǎng),否則,他無法幫助莫愁在演唱風格上有所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

      詩,是沒有音符的音樂。音樂,是無字的詩。屈原,是楚辭與音樂相結(jié)合的大詩人。他的《九歌》,是放逐前(有人說是放逐后)的作品。自由、奔放、熱情、活潑,其原本是楚民族廣為流傳的祭神樂舞。文學史家姜亮夫曾在《屈原評傳》中講,“漢代在文藝上的禮制,大體是承襲楚人來的。所以,《九歌》可能就是漢《郊祀歌》的初本。漢《郊祀歌》中的許多神,都是《九歌》中的神?!眹鴮W大師王國維先生認為,屈原的《九歌》,就是“中國的原始戲曲”。我們分析《九歌》的結(jié)構(gòu)會發(fā)現(xiàn),它與元代及其以后出現(xiàn)的戲曲,特別是散曲中的“套數(shù)”,極為相近。

      然而,《九歌》是不是屈原的作品,它產(chǎn)生于流放前還是流放后?歷來學界看法不一。胡適等人認為,《九歌》與屈原“絕無關(guān)系”。而郭沫若等人則認為,《九歌》是屈原放逐前的作品,是“屈原為楚懷王左徒時,受懷王之命,造作的憲令之一?!?[11] 更早在東漢時期,王逸在《楚辭章句·九歌敘》中就說,“昔楚國南郢之邑,沅湘之間,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樂鼓舞,以樂諸神。屈原放逐,竄伏其域,懷憂苦毒,愁思沸郁。出見俗人祭祀之禮,歌舞之樂,其詞鄙陋,因為作《九歌》之曲,上陳事神之敬,下見己之冤結(jié),托之以諷諫。”他不僅認為《九歌》是經(jīng)屈原的作品,甚至連曲子也為他所作。

      《九歌》,并非說是九首歌曲。古代(特別是先秦時期),“三”和“九”,凡指“多數(shù)”。屈原的《九歌》,由十一篇組成,是完整的一套。開頭的“東皇太一”,被普遍認為是“應(yīng)神曲”,因為它與元代散曲中“套數(shù)”的“引子”,十分相近。最后一篇“禮魂”,是“送神曲”,與元代散曲中“套數(shù)”的“尾聲”,也完全相似。中間寫了四對鬼神相戀的故事:即東君(男)與云中君(女);大司命(男)與少司命(女);湘君與湘夫人;河伯(男)與山鬼(女)。詞中對音樂的描寫細膩而生動。如《東皇太一》:“揚枹(Fu)兮拊鼓,疏緩節(jié)兮安歌;/陳竽瑟兮浩倡;/靈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滿堂;/五音紛兮繁會,君欣欣兮樂康?!保ń褡g為:舉起鼓槌敲得鼓聲咚咚響,疏節(jié)奏緩拍板聲調(diào)安詳,/吹竽鼓瑟放聲歌唱。/巫女美服舞姿更漂亮,芳香四溢充滿大廳堂。/宮商角徵羽五音交響,衷心祝神快樂又安康。)又如《東君》:“縆(Geng)瑟兮交鼓,蕭鐘兮瑤簴(Ju)/鳴篪兮吹竽,思靈保兮賢姱;翾(Xuan)飛兮翠曾,展詩兮會舞?!保ń褡g:緊撥琴弦鼓聲相對響,敲擊大鐘架柱搖晃晃。/笛聲、竽聲互相交響,思戀靈巫賢惠既漂亮。/舞姿翩翩如翠鳥翻飛,載歌載舞高聲誦詩章。)

      早在38年前,我國作曲家朱廣慶曾創(chuàng)作《〈九歌〉第一組曲》,筆者撰寫《古樂余音——介紹〈九歌〉第一組曲》,發(fā)表在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的《音樂愛好者》1981年第四期(首篇)。以解讀音樂的方式,向人們介紹屈原《九歌》中的四個篇章。朱先生的這首組曲,曾在我國第一屆管弦樂作品評選中,獲得優(yōu)秀作品獎。

      參考文獻:

      [1]野合:古時野合的含義,與今天的解釋有所不同。古時老夫少妻結(jié)合生子者,稱為野合。中華書局1959年版《史記》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注釋四云:“男八月生齒,八歲毀齒,二八十六陽道通,八八六十四陽道絕。女七月生齒,七歲毀齒,二七十四陰道通,七七四十九陰道絕。婚姻過此者,皆為野合?!笨赘甘辶杭v六十四歲與顏氏小女結(jié)合生孔子,不合禮法,稱為野合。

      [2]蕢(Kui):裝滿土的草筐。

      [3]翕(Xi):順暢、和諧。

      [4]皦(Jiao):清晰。

      [5]繹:層次、順序清楚。

      [6]韶:即韶樂。上古舜帝時期的一種集詩、樂、舞為一體的綜合性藝術(shù)。夏、商、周三朝均把《韶樂》作為大典用樂。周武王定天下后,封賞姜太公建立齊國,隨之,《韶樂》傳入齊,與齊國的民風民俗相結(jié)合,得到很大發(fā)展。公元前517年,孔子周游列國,來到齊,在齊景公重臣高昭子家中欣賞到了《韶樂》,倍加贊賞,竟因此“三月不知肉味”。到漢代,漢高祖將《韶樂》改稱為《文始》,成為我國宮廷中等級最高、運用時間最久的“雅樂”。

      [7]列御寇:戰(zhàn)國時期道家代表人物。尊稱“列子”,名“寇”,又名“御寇”,號沖虛真人。華夏(漢)族。圃田(即今河南鄭州)人。除老、莊之外,史上又一位著名道家人物,主張清靜無為。班固在《漢書·藝文志》中錄有《列子》八篇,其內(nèi)容早已散佚,后人所見,是據(jù)一些史料綜合輯成。又名《沖虛經(jīng)》。

      [8]荀子:戰(zhàn)國時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名“況”,字“卿”,尊稱“荀卿”。約生于公元前313年,卒于前238年。司馬遷在《史記》中記有《孟子荀卿列傳》。荀子認為,人性的本能是“饑而欲飽,寒而欲暖,勞而欲休”,這是人之心理本能。認為,人“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色焉”,認為人之初,性本惡。而非“性本善”。同時認為后天所處環(huán)境及所進行的教育,是可以抑制和影響人性改變的。著有《荀子》一書,首篇即《勸學》。

      [9]六馬仰秣:六馬,古時天子乘坐的車駕,一般由六匹馬拉動,這里泛指拉車的馬。秣,通“末”,即“頭”。仰秣,即高興地仰起頭。

      [10]楚頃襄王:楚懷王長子。生于公元前329年,卒于前263年。羋姓,名橫。楚國國君。公元前298年至前263年在位。

      [11]憲令:先秦時期的楚國,祭祀活動與軍事活動同樣重要,屬國家大事。所以,作祭祀樂舞屬憲令范疇。

      喬書田 ? 音樂理論家

      猜你喜歡
      鐘子期伯牙禮樂
      伯牙鼓琴
      北京文學(2022年3期)2022-03-11 02:00:33
      《禮樂》系列刊物述論
      中國音樂學(2021年4期)2022-01-12 06:25:04
      伯牙鼓琴
      知 音
      快樂語文(2020年28期)2021-01-05 02:47:00
      何謂“知音”
      周人傳統(tǒng)與西周“禮樂”淵源
      音樂研究(2019年5期)2019-11-22 06:48:28
      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
      伯牙絕弦
      用莊嚴禮樂慰英靈勵軍民
      镇远县| 城固县| 乐陵市| 奇台县| 永城市| 洱源县| 漯河市| 化德县| 皮山县| 宁河县| 靖安县| 武胜县| 清水县| 海伦市| 巴中市| 井研县| 顺义区| 平山县| 鲁山县| 阳谷县| 平罗县| 双城市| 巨野县| 五华县| 宿松县| 大丰市| 潮安县| 美姑县| 阳高县| 福泉市| 汉阴县| 五原县| 瑞丽市| 民勤县| 梅河口市| 平阳县| 承德市| 肃南| 晋州市| 梅河口市| 宁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