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晶晶
夢想具體是什么,沒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它點亮了我們的當下。為了追尋這道光,我們愿意走在漫長的旅途上。
每個人對未來都抱有期待和幻想。
或許每個人小時候,都被老師問過一個問題:“長大后你想做什么?”
說實話,這個問題讓我非常著迷,就像在選擇一個非常有趣的游戲主人公,將現(xiàn)實里不能實現(xiàn)的事放進游戲里一樣,將現(xiàn)實生活中不能完成的事放到未來,就有了實現(xiàn)的可能。
于是當年七歲的我,立下志愿——要成為一名宇航員。
因為我實在是太想飛向遙遠的B612星球,和小王子一起看漫天璀璨的繁星,抑或是同玫瑰一起坐在石頭上看四十四次日落??墒菦]過多久,我又想做一名潛水運動員,去海底世界探訪安徒生筆下勇敢執(zhí)著的人魚公主。再后來,我又想成為像福爾摩斯一樣機智的大偵探……孩子的心緒就是如此,似天邊的云,一天一個樣兒。
當然,這些只不過是孩童時代幼稚的幻想罷了,甚至算不上我對未來的設(shè)想。
到了中學時代,我開始重新設(shè)想自己的未來。
我一度想成為一名救死扶傷、妙手仁心的醫(yī)生,去救濟病痛的人們。可長路還未在腳下展開,學習卻早已在前方布下四面埋伏——物理成為了我不可跨越的深淵。我挫敗于一個個好像穿了滑板鞋的小木塊,屈服于彈力繩下頑皮蹦跳的小鐵球,妥協(xié)于刺眼又扎心的分數(shù)。嘴里叨念著“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將反。回朕車以復(fù)路兮,及行迷之未遠”,我向著文科撒腿狂奔……理想中的醫(yī)生職業(yè)離我遠去。
歲月不居,時節(jié)如流,眼下已經(jīng)高三的我逐漸擺脫童稚狀態(tài),深知以往的自己看事有些淺薄,殊不知“無窮的遠方,無盡的人們,都與我有關(guān)”,魯迅先生的這句話點醒了我。
我的未來不僅僅是屬于我自己的,更應(yīng)當是作為人類未來的一分子。歌德曾言:“你若要為你的意義而歡喜,就要給這個世界以意義?!?/p>
誠然,只有埋下頭來刻苦學習,才能抬頭看見自己的夢想。學習沒有太多的詩意情調(diào),需要我們腳踏實地一往直前。我們對未來的美好憧憬,或許可以理解為一種意識上的短暫逃離,但它給我一雙翅膀,讓我掙脫當下的泥淖,飛往夢想的遠方。
如此,當下苦也罷,樂也罷,得也罷,失也罷,都不能阻擋我內(nèi)心的渴望。星野道夫有言:“人這一生,總是為了追尋生命中的光,而走在漫長的旅途上。”誠如斯言,窺見生命中的微光,方知腳步邁向何方。
關(guān)于未來,似乎總有無限的可能,事實上,隨著我們每一次或大或小、或慎重或不經(jīng)意的選擇,我們的未來都可能發(fā)生著變化,最終演化為我們唯一不可復(fù)制的人生道路。
長路無盡,腳步不停,遠方的山峰在,遠方的田野在,來者就可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