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麗麗 白薇薇
現(xiàn)代社會是知識經(jīng)濟迅猛發(fā)展的時代,社會更需要創(chuàng)新型人才,因此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勢在必行。學校是實施教育的主陣地,一方面要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另一方面需要減輕學生過重的負擔,這就呼喚著教育必須進行深刻的變革,而現(xiàn)代教育技術是其重要的突破口。如何高效率地利用信息技術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 認真?zhèn)浜谜n
1.1 明確目標
中小學信息技術指導綱要明確指出了本課程的主要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的基本知識和技能,了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及其應用和對人類日常生活、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小學階階段是建立對計算機的感性認識,了解信息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培養(yǎng)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的興趣;能夠通過與他人合作的方式,學習和使用信息技術,學會使用與學生認識水平相符的多媒體資源進行學習、初步學會使用網(wǎng)絡獲取信息、與他人溝通;能夠有意識地利用網(wǎng)絡資源進行學習、發(fā)展個人的愛好和興趣;知道應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系統(tǒng)及軟件,養(yǎng)成良好的計算機使用習慣和責任意識;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初步了解計算機程序設計的一些簡單知識。
1.2 備教材
教材是老師上課的依托,是學生學習的依據(jù),要想提高學生的素質,必須備好教材。作為教師,教師要吃透教材,吃透教材教師就要做到了解教材的重點,每一課要教會學生什么知識,這些知識學生要掌握到什么程度、不同的學生應該達到什么程度。備教材還要知道教材的難點,了解教材的難點就是要了解教材中哪些內容學生難以掌握,只有了解了難點在教學時老師就知道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教學方法。備教材還要了解每一節(jié)課可以對學生進行哪些德育教育。只有了解了這些,教師才能在上課的時候游刃有余。只有了解了教材,教師才能在教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才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素質。認真地備教材,老師要掌握教材讓學生達到的目標。根據(jù)教材因材施教。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素質。
1.3 備學生
學生的接受能力各不相同,備課在備教材的同時還要備學生,作為老師要清楚自己學生的實際水平,什么知識掌握得好,什么知識掌握得不好,什么地方需要老師重點強調,什么地方可以一帶而過。備學生不只是備他們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還要備他們對新知的認知程度,不同的學生對新知的認知水平是不一樣的,有的學生對新知掌握的比較快,這樣的學生在教新知的時候他們掌握的快,可以讓他們成為小組長,去帶動他們小組的同學共同進步。有的學生接受得慢些,對這些慢的同學老師就要個別指導。老師在教學時還要考慮到學生的認知水平,針對他們的認知水平進行教學,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素質。
1.4 認真上機操作
信息技術是一門操作性極強的綜合實踐課程,因此教師上課前必須認真上機備課,制作范畫、范例,達到熟練的程度。教師要想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教師在上課前必須把自己要做的演示熟練地完成,能繪聲繪色地講解,指導學生完成教學任務,從而提高學生的素質。
2 狠抓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素質
2.1 用“任務驅動”教學方法完成教學任務
從學習者來說,“任務驅動”是一種學習方法,適用于學習操作類的知識和技能,適用于學習信息技術應用方面的知識技能。“任務驅動”符合計算機系統(tǒng)的層次性和實用性,為我們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層深入、逐步求精學習途徑,便于學好信息技術的基本知識和技能。也便于提高學生的素養(yǎng)。
從教師的角度來說,“任務驅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方法,符合探究式的教學模式,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自學的能力和相對獨立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在學習時有了任務,在具體學習時就不會迷航,學生就會根據(jù)這節(jié)課的任務來安排好自己的時間。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時間才能更好地完成一節(jié)課的任務,從而提高自己的素質。
2.2 合理安排教與學的時間
教師導課及教師演示與學生上機操作時間比應控制在一比三或者三比五之間。教師要注重用實例教學,向學生展示好的學生作品。好的學生作品不但可以讓學生提高欣賞美的能力,還能不自覺的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力。還可以利用上課前幾分鐘向學生播放一段好的動畫歌曲等,經(jīng)常有意無意地從網(wǎng)上鄰居找到學生的作品再展示,學生在不自覺中也就學會了如何使用網(wǎng)上鄰居。
2.3 作品展示
每一節(jié)課學生完成作品時,可以通過展示功能向學生展示作品。通過作品展示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增強了學生學習的成就感。培養(yǎng)了學生積極進取的精神和意識,提高了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
3 注意收集學生的優(yōu)秀作品
我們應該把優(yōu)秀的學生作品收集起來,做成學生作品集。 這樣學生可以隨時看到自己的作品,也可以讓學生從自己的作品中受到啟發(fā),以彌補自己的不足。
4 組織課外興趣小組,定期舉行電腦作品比賽
信息課是一門操作性極強的課程,教師可以辦電腦繪畫興趣小組,將有創(chuàng)新的學生記錄在冊;辦電子小報制作興趣小組。還應定期舉辦電腦作品比賽,使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信息素養(yǎng)得到提高。
總之,教師要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意識和信息素養(yǎng),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把信息作為支持終身學習的手段。
(作者單位:吉林省遼源市東遼縣渭津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