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實驗方案
(1)教材實驗步驟:在教材上,對鐵的檢驗用的是簡單的氯化鐵溶液中,加入硫氰化鉀,讓同學觀察血紅色溶液的現(xiàn)象。實驗簡單,快速。
(2)存在問題:①學生總是容易忘記這一現(xiàn)象明顯的特征實驗。這一知識和現(xiàn)象其實在化學平衡中已經(jīng)介紹過,在鐵的化合物中,以對三價鐵的檢驗的方式簡單的重復呈現(xiàn)實驗。對學生的吸引力不夠,印象不夠深刻,導致學生對該實驗的現(xiàn)象記憶不清晰,意義不大;②紅磚中三價鐵的檢驗在人教版高三教材(必修加選修)的第六單元實驗方案的設計第二節(jié)性質實驗方案的設計后又個相應實驗——實驗五紅磚中氧化鐵成分的檢驗。而此實驗在高三,基本不會組織學生完成。整個高中學習過程中缺少對生活中物質中某化學組分的檢驗實驗的學習。使學生沒有辦法將所學的一些知識與實際的實驗操作聯(lián)系;③該實驗是三價鐵檢驗的特征實驗,即使?jié)舛群艿?,現(xiàn)象明顯。但是教材實驗用的三氯化鐵一般濃度不小,而且?guī)缀醪缓渌碾s質離子。即使用其他方法如:加氫氧化鈉,也能檢驗。那為什么在檢驗三價鐵時都用只要求學生記住用的是硫氰化鉀溶液呢?學生有疑問。
2.實驗探究方案
(1)實驗探究步驟:①在課堂上,取一紅磚,讓學生觀察紅磚的顏色,利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假設,再要求學生對假設進行實驗驗證方案的探討;②將紅磚敲碎,成粉末。用鹽酸溶解,過濾。得到淺黃色溶液,要求學生進行實驗的初步觀察,初步判斷假設結論;③用試管取濾液,向濾液中加入硫氰化鉀溶液,觀察溶液變?yōu)檠t色的實驗現(xiàn)象;④通過實驗探究總結得出結論;⑤繼續(xù)思考。在用試管取濾液,加入氫氧化鈉,看實驗現(xiàn)象。請同學思考實驗現(xiàn)象。
(2)此實驗探究的優(yōu)點:①操作過程相對簡單,易行,藥品易的。可操作性強,實驗現(xiàn)象明顯;②實驗聯(lián)系生活實際。由學生親自動手完成實驗,學生興趣濃厚。能使學生得到實驗方案設計和實驗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幫助學生獲得實驗成功的愉悅,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③整個探究過程體現(xiàn)化學實驗學科的思想,提出假設,分析并用實驗論證,得出結論,分析實驗過程中出現(xiàn)的其他現(xiàn)象,再提出假設,繼續(xù)實驗論證……④該實驗探究使學生對三價鐵離子的檢驗方法印象深刻,記憶清晰。同時對實驗過程中多種現(xiàn)象和問題的解決,幫助學生鞏固鐵的化合物的其他性質,如溶解時,藥品的選擇,最后加氫氧化鈉的目的,所得溶液的顏色等等;⑤該實驗方案的設計符合新課程理念,充分體現(xiàn)了對學生的知識和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的體驗與培養(yǎng)。
(3)此實驗探究的缺點:相對而言,該實驗所用教學時間較原實驗時間長。但此實驗探究取得效果是非常明顯的。
作者簡介
陳輝國(1984.09.23—),男,漢,江西省,中教一級,化學教學,西南大學附屬中學校。
注:此課堂實驗探究陳輝國老師于2008年用于附中優(yōu)質課大賽,獲一等獎。并參加重慶青年教師化學優(yōu)質課大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