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文壇一貫看不慣,我認為凡喜歡在里頭混的人都不會有什么大出息。無非是混個一官半職,或撈到大量出版機會吧。我想告訴青年作家們:這些都是要付出代價的。
——作家殘雪始終孤立于文學創(chuàng)作的“圈子”之外,對此她有自己的一番解讀。
什么叫文化遺產(chǎn)保護?我覺得就是文物要融入人們的社會生活,要讓它們活起來,要為人們的現(xiàn)實生活做出貢獻,才是真正的文物保護的目的。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認為只有被人們喜愛,文物才有尊嚴、文化才有生命,這也體現(xiàn)了他給故宮博物院提出的新使命:讓更多人接觸文化,讓文化在人民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
現(xiàn)在成為我們記憶、成為典型的女性角色,比如林黛玉、薛寶釵和王熙鳳都是男性作家創(chuàng)造的,再說到包法利夫人,安娜·卡列尼娜,也都是男性作家塑造的。所以男性作家創(chuàng)作的任務就包括塑造女性角色,這個本來不成為一個話題的。
——蘇童以擅長塑造女性角色而蜚聲文壇,而在他看來,寫好女性對一個男性作家而言并不是一道選做題。
歷史上很多時期,中國文學是一直在場的,文學能夠參與歷史進程,文學總是第一個喊出人民想說的話,但今天,文學和生活漸漸隔開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在它崛起的過程中,文學總不在場,那它會與人民越來越遠。起碼我不愿意做這樣的作家。
——作家周梅森談文學的現(xiàn)實意義。
所有人都一樣,身上有上帝的一面,也有惡魔的一面,黑暗就在日常生活里,沒有必要回避。文學最大的功能就是幫助我們解釋自己和周遭的生活,如果它只反映高大上的東西,那么它的生命就會徹底完結(jié)。
——為何很少有現(xiàn)代小說把真善美作為唯一主題來描寫?對此作家格非的解釋是:好的作品都有毒素,都有“黑暗”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