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君燕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春暖花開時節(jié),房前屋后以及河邊的柳樹都抽出了鮮嫩的枝條。對于大人們來說,這可能是春來的消息;在孩子們看來,這可是一把打開趣味樂園的鑰匙。
關于柳樹,我們能玩的太多了。村后有一片柳樹林,那里是我們的“根據地”。柳樹變綠時,天也暖和了,被寒冷禁錮了一個冬天的我們又能在這里撒歡地玩耍了。在柳樹林里捉迷藏、抓昆蟲、嬉戲打鬧,把柳條折下來,編成一個“花環(huán)”戴在頭上,儼然成了最美的公主。不過,最讓我們感興趣的還是做“柳笛”。
柳笛聽起來似乎很高大上,其實就是柳枝上的一小段樹皮。不過這看似簡單的樹皮做起來卻是需要一點技術的。林子哥最擅長做柳笛。折一段鮮嫩的柳枝條,大概和鉛筆一樣粗細,選擇沒有分岔的筆直的一截,用手在一端剝開一圈表皮,然后兩手一上一下握緊柳枝,同時反方向用力扭轉表皮,使得表皮輕微轉動與里面的枝干脫開,但表皮卻要完好無損,不能有開裂,然后把擰松的表皮從枝條上抽出來,修剪整齊。最后選擇一端刮薄樹皮,并捏成扁扁的吹嘴。這樣柳笛就制作完成了。我們每次都要重復多次,不是把表皮擰裂,就是把吹嘴刮破,林子哥卻總能輕松做好。
做好柳笛后,我們便都順勢躺在草叢里吹柳笛。比較長且粗的柳笛發(fā)出來的聲音低沉渾厚,而細的、短的柳笛則清脆響亮,大家一起胡亂地吹,雜亂無章的聲音讓我們自己都忍不住一陣大笑。后來,在林子哥的指揮下,我們錯開節(jié)奏來吹,雖然仍算不上“音樂”,但最起碼悅耳了很多。偶有輕風吹過,悠悠揚揚的柳笛聲倒也頗為動聽。
如今,看到隨風飄揚的柳枝,我情不自禁地回想起那些美好的時光。落日時分,夕陽余暉把柳樹的身影拉得很長很長,微閉雙目,側耳傾聽,晚風中飄來時斷時續(xù)、悠揚飄逸的柳笛聲。似乎在不遠處的河堤上,坐著一個割草歸來的少年,卸下一身疲憊,輕輕吹弄著手里的柳笛。柳笛聲清脆悅耳,少年正值芳華。而自己就是那個回憶里的少年,可惜再也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