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欣怡
自從進(jìn)了十月,風(fēng)漸漸清冷起來。巷尾有一株花樹,初秋時候從層層綠葉里綿延出一簇一簇的白花來。我曾希望有一只蝴蝶陪著那兀自明媚的花仙子,讓她常開不敗不料想今日的泥土上沾著疏疏落落的花瓣,凝著一顆一顆的晨露。果真如冰心所言“濃的酒不如淡的茶”?
告訴母親,花已落。母親莞爾一笑,撫摸著我的臉頰輕語:“走吧!走遠(yuǎn)一點(diǎn),去沒有殘枝落花的地方?!?/p>
我有些詫異:“怎么會有這樣的地方?秋至葉飄零,怎么能躲得過宿命?”
“跟我走?!?/p>
去處不遠(yuǎn),就在小城的后方。獵獵秋風(fēng)掀起黑發(fā),耳邊的呼呼聲無比清晰。風(fēng)從背后吹來,似乎要把一切卷進(jìn)凜冽的空氣中。閉上眼睛,風(fēng)也飄搖浪也飄搖。突然感覺自己和當(dāng)年的余秋雨一樣正在西太平洋最深的海溝處航行,黑褐色、泛著紫光的海浪仿佛即將在下一秒凝固。1
日光大盛,田野里低矮的毛豆枝已露出枯黃的顏色來。強(qiáng)勁的秋風(fēng)按壓著廣闊大地上所有衰敗而倔強(qiáng)的生命,田野微微顫動著,凝視之間,萬物靜止,只有滿目金黃色的柔光。一切都忽上忽下,忽高忽低,無比玄奧。
仿佛一瞬間到了茫茫大西北,古老的雄風(fēng)編織著滄桑的故事,大漠駝鈴的叮當(dāng)之音是一盤千古絕唱的磁帶。
然而轉(zhuǎn)身的一瞬間,我又回到了微雨江南。
三兩艘漁船停泊在田野邊的湖上,漁船上都晾曬著幾件粗布衣裳,顏色單一得很,卻是格外親切而柔和。從前鳳凰古城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時有晾曬著的紫花布衣在日光下耀目。而漁船上的這幾件在風(fēng)中鼓動的衣衫,比那山間的更加美麗。
湖水清藍(lán),蕩漾著細(xì)碎的金粉,近處層層疊疊的褶皺里泛著些許水草的綠意。遠(yuǎn)處便是一片純粹而明凈的藍(lán),把任何其他色彩都擠到了陽光里。2
母親欣喜地說:“好多年沒看到這么藍(lán)的湖了?!笔橇耍靶┠甏蠓灿锌?,便去氤氳著海味的地方,以為那會是一片蔚藍(lán),卻總是失望而歸,后來也就不想去了,心里便留下了一處念想。誰能想到尋而不得的竟就在家后。
此時天空里浮著潔白的淡云,隱隱透著天光。坐在湖邊的石子堆上,身后便是田野,久久凝望著極遠(yuǎn)處水天相接之處,竟忘了自己身在何方。仿佛莊周夢蝶,我是一株水草,夢到溫柔的沙礫和秋日的蘆葦。我在西北的風(fēng)里,唱著江南瓦間的歌。3
母親就在身旁。這秋日里一切的垂落,都成為涼風(fēng)暖陽里的一粒塵埃。
(指導(dǎo)老師:史貴永)
1 作者能從此時的自身聯(lián)想到彼時在西太平洋最深的海溝處航行的余秋雨,可謂“思接千載,視通萬里”。如此靈動的感悟,增添了文章的情致與韻味。
2 金、綠、藍(lán)……通過各種純粹的顏色來描繪眼前的景物。文字輕靈,筆法嫻熟,為讀者呈現(xiàn)了一幅美麗的秋景圖,也讓讀者感受到美麗秋景背后潛藏著的生機(jī)與喜悅。
3 通過對周遭景致的描寫以及對人物心境的抒發(fā),盡顯所思所感。文章看似輕描淡寫,實(shí)則四兩撥千斤,文采斐然,意境雋永,讓人讀后齒頰留香,贊嘆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