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琦琦
(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泉州第一醫(yī)院,福建 泉州362000)
近些年來,人們對于醫(yī)療服務越來越關注,而且合理護理干預應用到患者疾病治療過程中可明顯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改善預后。而且隨著醫(yī)療服務需求的多元化,人性化服務在臨床中發(fā)揮了較為積極地作用。人性化服務在開展過程中將患者作為護理中心,以人為本,使得患者在心理、生理、生活等各個方面得到合理護理,可消除患者不良情緒,使之保持良好狀態(tài)配合臨床治療[1]。本文選取102 例心內科患者,探討人性化理念的作用。具體如下。
選取2016 年3月至2018 年8月102 例心內科患者,按照就診先后分成觀察組(n=51)和對照組(n=51)。觀察組中男性患者29 例,女性患者22 例;年齡38-76 歲,平均年齡(57.95±2.38)歲;入院時間3-9d,平均(5.69±0.26)d;不穩(wěn)定心絞痛23 例,急性心肌梗死12 例,心力衰竭9 例,心率失常7 例。對照組中男性患者30 例,女性患者21 例;年齡37-75歲,平均年齡(57.25±2.09)歲;入院時間3-9d,平均病程(5.48±0.23)d;不穩(wěn)定心絞痛22 例,急性心肌梗死13 例,心力衰竭10 例,心率失常6 例。兩組患者資料無明顯對比差異(P>0.05)。
對照組通過常規(guī)模式進行護理,按照患者病情予以疾病知識講解,按照患者治療方案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治療過程中關注患者情緒變化,及時安慰疏導。
觀察組護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人性化理念護理,包括:(1)加強對護理人員的培養(yǎng),使之充分了解人性化理念,并將其應用中實際護理操作過程中。
(2)心理護理:將患者作為護理工作開展的中心,關注患者心理需求,及時了解患者不良情緒,并予以溝通交流,使之得到有效疏導。充分尊重患者,關注其人格尊嚴,加強對患者的隱私保護,使得患者能夠感受到治療與護理中的人性化關懷。
(3)飲食護理:在對患者實施飲食護理指導時,需要充分結合患者病情、飲食習慣及實際情況等,使得飲食方案的制定更具有針對性,患者應注意食用營養(yǎng)充足的食物,保持營養(yǎng)均衡,而且容易消化,富含高蛋白、高鈣等。
(4)用藥指導:因為心內科患者很多年齡較大,而且有的患者因為疾病問題而容易忘記服藥,無法配合醫(yī)囑進行藥物的使用,使用劑量容易發(fā)生改變,導致臨床治療受到影響,如情況嚴重還有可能導致患者生命安全受到影響,所以需根據患者情況予以針對性的用藥指導,并進行嚴格監(jiān)督。
觀察患者不良情緒評分,通過抑郁狀態(tài)量表(SDS)、焦慮自評量表(SAS)進行評估,得分越高顯示患者不良情緒越嚴重。觀察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自擬護理滿意度調查表予以評估,總分設定為100分,非常滿意:得分>85 分,一般滿意:得分60-85分,不滿意:得分<60 分,滿意度=(非常滿意+一般滿意)/n×100%[2]。
通過SPSS21.0 系統(tǒng)對研究數據進行錄入處理,不良情緒評分經t檢驗予以對比,滿意度經χ2檢驗予以對比,在P<0.05 時顯示對比差異顯著。
兩組在護理前進行不良情緒評分對比均無明顯差異性(P>0.05);通過護理,患者焦慮、抑郁評分均有明顯改善,與護理前存在較為明顯差異(P<0.05);觀察組通過護理對于焦慮、抑郁評分的改善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不良情緒評分對比(±s)
表1 兩組不良情緒評分對比(±s)
注:對照組護理前后,t 焦慮評分=15.923,P<0.05,t 抑郁評分=14.136,P<0.05;觀察組護理前后,t 焦慮評分=17.513,P<0.05,t 抑郁評分=15.036,P<0.05。
組別例數(n)焦慮評分(分) 抑郁評分(分)對照組觀察組t 值P 值5151護理前54.69±2.3654.81±2.570.134>0.05護理后36.51±1.2731.36±1.0612.233<0.05護理前53.69±2.0753.73±2.120.143>0.05護理后38.30±1.5131.25±1.1614.063<0.05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6.08%,對照組滿意度82.35%,對比差異存在顯著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n(%)]
很多心內科患者需要較長的治療時間,而且容易因為疾病而出現反復住院的情況,導致患者容易出現不良情緒,使之無法正常配合臨床治療及護理,容易因情緒異常而出現不滿情況,引發(fā)醫(yī)療糾紛,所以在此過程中實施合理護理干預具有重要意義。人性化理念應用到護理過程中,可由患者角度開展護理工作,使得患者得到更為全面的優(yōu)質護理服務,在多方面護理干預之下,患者可更為舒適,對于緩解不適,提高臨床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對比常規(guī)護理模式,人性化理念下的護理模式更為立體,對常規(guī)護理中的缺陷具有彌補作用,使得患者得到更為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3]。
經研究可知,兩組患者護理后不良情緒評分顯著改善,且觀察組改善更具有優(yōu)勢;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提高。由此表明,人性化理念應用到護理中可使得心內科患者心理情緒得到明顯改善,提高患者滿意度。人性化理念的使用,可使得被動護理轉為人性化護理,使得患者所處環(huán)境更為人性化,具備更為良好的人文情懷,如此可使得患者消除緊張、陌生情緒,使得患者能夠及時適應醫(yī)院環(huán)境,對于患者機體狀態(tài)能夠進行有效調節(jié),使得患者疾病更容易康復。護理人員應加強與患者的交流,及時了解患者情緒轉變,并予以積極引導,使得患者能夠將不良情緒進行有效排解,使之保持更為平和、穩(wěn)定的心態(tài),緩解其心理壓力,使之在治療過程中保持更為良好的心態(tài)。人性化理念的使用需要護理人員與患者具體情況進行有效結合,加強對患者的醫(yī)療護理服務,在促使患者機體健康得到改善的同時,還應該注意對患者心理方面的干預。在與患者交流過程中,注意語言的技巧,確?;颊吣軌蚣皶r接收到護理人員的信息,并了解護理操作的用意,預防患者因不了解而出現不滿情緒。飲食的人性化對于患者健康恢復具有重要作用,患者往往具有自己獨特的飲食習慣,所以在開展飲食指導工作的時候,關注患者疾病所需要的飲食注意事項同時還需要關注患者自身飲食習慣,如此才能使得患者飲食方案更為科學、全面,可使得患者能夠獲取充足營養(yǎng),增強抵抗力、免疫力,而且盡可能與患者飲食愛好相符合,使得患者需求得到滿足。用藥的人性化護理在心內科在不可缺少的,尤其是對于老年患者來講,加強其用藥指導,預防錯服、漏服,提高用藥質量,對于臨床治療具有重要意義。在人性化理念護理工作開展中,護理人員素質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應加強對護理人員的培養(yǎng),使之充分了解人性化理念,使得為患者提供更為優(yōu)質的服務[4]。
總之,人性化理念應用到心內科患者中可明顯緩解其不良情緒,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