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000 福建三明八中 沈逸靈
早聞皖南有這樣一座山,高峰險峻,小峰秀美,瀑布壯觀,云海磅礴,它便是三山之一——黃山?!包S山四季皆勝景”,今日我便懷著一顆敬畏的心,欲一睹夏日黃山的無窮變幻。
黃山處處奇松怪石,不必說笑迎東南西北客的迎客松,相互糾纏的連理松,就連路邊不起眼的小松樹,也別具一格——樹枝都朝一個方向生長,仿佛在熱情地給游客們引路。山上怪石嶙峋,海豚石如同剛浮出海面的小海豚正望月高歌,龜蛇守云梯則好似穩(wěn)重的龜與威嚴(yán)的蛇,臥于云梯兩側(cè),默默守護(hù)云梯的安全。足踏石板小路,耳聽潺潺流水,眼觀無盡碧綠,愜意自心底油然而生。
“后階先幸奇松護(hù),獨立能遮最上層”“云梯百步客心驚,曲折蜿蜒接太清”,許多別章雅句都獻(xiàn)給了險峻陡峭的百步云梯,今日怎能不一睹其芳容?剛上黃山,我便向那里進(jìn)發(fā)了。我撫摸著手邊的青松,心頭泛起一層柔軟,順著山勢,還未見著百步云梯,路就如此驚險。而雨仿佛知道我的到來,特地歡迎我似的,我剛轉(zhuǎn)過一個彎,雨便淅淅瀝瀝地從天而降,足夠讓我驚喜一番了。下了山坡,百步云梯近在眼前,這條鑿在石壁上的路,怎能不令人望而生畏?所幸氤氳的云霧,像一道簾子遮住了前方的峭壁深淵。我心懷忐忑一步步往下走著,云梯越發(fā)陡峭,心隨之越發(fā)緊張。小心翼翼地扶著身旁的軟繩走到半路時,一陣大風(fēng)襲來,吹走了濃密的霧,眼前豁然開朗,大好河山盡收眼底,奇峰異景盡踏足下,真可謂云開霧散見山河,氣勢磅礴震人心!
“峰奇石奇松更奇,云飛水飛山亦飛。”小雨淅瀝,將黃山洗得一塵不染,云霧繚繞在山頭,時而積得濃郁,時而散得淡雅,將山裝扮得如同仙境般神秘。不知過了多久,雨不再下了,晶瑩的水珠也不再調(diào)皮地從樹葉上滑落,世界煥然一新,一切都浸在碧綠里。一條路,幾棵松,幾個旅人,名家筆下的潑墨山水畫也調(diào)不出自然獨有的明凈的綠色,也畫不出山中行走的寧靜與悠然自得。
黃山,集山勢雄偉與旅游悠閑于一體,引得無數(shù)文人墨客嘆為觀止,難怪古人云:“薄海內(nèi)外,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
簡 評
本文選材值得學(xué)習(xí)。作者并沒有通篇去描繪黃山的總體之美,而是有代表性地選擇黃山的特色景物——奇松怪石、百步云梯詳寫,黃山總貌寥寥幾筆概括。文章在游歷的過程中融入了自己游覽時的獨特感受,突出了游記的“真”。語言優(yōu)美流暢,恰到好處的古詩句運用,增添了文章的別樣之美。
(雷碧玉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