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美琦
摘要:花雪月可謂備受古代文人騷客的青睞,雪如天星,銀砂明亮,漫天銀河,星辰點綴。而“雪”這個意象由于它特別的形態(tài),很多文人墨客都給雪冠以美名,例如“六出”“六花”“瓊花”等。并借物抒懷,寓情于景,南宋詩人韓淲把自己的心境融入雪的大背景中,而他的心靈在這漫天飛舞的雪中,自然而然地就流露出自己獨特的情感,以此給我們展現(xiàn)了詩人的內(nèi)心世界。
關(guān)鍵詞:韓淲 雪情感 人生
翻開古代詩歌,無論是題目中包含雪,還是詩句中描寫雪的詩詞都不在少數(shù)。雪是水在空中遇冷凝結(jié)再飄落的白色晶體,是大自然神奇的產(chǎn)物。雪花仿佛是雨滴在天空中的凝結(jié),凄美又飄零。這一綿柔又壯闊的自然物象,成為詩人筆下寄托情感的載體,有著非常豐富的意蘊和獨特的韻味。而將種種感情通過雪抒發(fā)得淋漓盡致的詩人屬韓漉莫屬。
詩人韓淲宋信州上饒人,字仲止,號澗泉。有《澗泉日記》《澗泉集》。寧宗慶元六年(1200)藥局官滿,嘉泰元年(1201)曾入?yún)菓?yīng)試。少有人痛斥,回家二十年(《石屏集》卷四《哭澗泉韓仲止》)。韓淲是個誠實正直的人,他同時與許多著名詩人交過朋友,并與趙蕃(章泉)并稱“二泉”。而經(jīng)過整理可以看出,宋詩中韓漉創(chuàng)作了將近三百首關(guān)于雪的詩歌。詩人都寫了什么樣的雪,究竟什么原因使雪這個意象在詩人詩歌創(chuàng)作中占了如此大的比重,詩人通過對雪的描寫與刻畫究竟表達了什么樣的情感,既是寫雪,又是抒情,可以看出詩人韓淲怎樣詩意的人生。這些是值得我們探討和研究的。
詩人韓漉所創(chuàng)作的近三百首關(guān)于雪的詩歌,包含了雪的諸多方面,大多是從他自己獨特的視角和感官來給“雪”分類。詩人筆下的雪不僅可以觀、可以賞,而且可以感、可以嘆。在他的詩歌中能看不同狀態(tài)和不同時刻的雪:梅雪、松雪、積雪、雨雪、雪氣、雪天、日雪、雪消、雪溪等。例如:
雪固以水清,梅自惟花潔。(《梅雪》)
松雪照殘臘,溝流起輕冰。(《松雪》)
積雪有何好,照我窗牖明。(《積雪》)
山外黃云晚,溪頭白雪深。(《雪》)
雪消春意動,樓外已東風。(《雪后如春》)
雨雪春將半,山寒澗溢時。(《雨雪》)
雪意垂垂白,云容淡淡黃。(《雪天》)
江國春來淺,新年雪未闌。(《初八日雪》)
臘里春前雪,江南瘴癘清。(《雪作》)
連山煙霧起層陰,混混沄沄雪氣深。(《雪氣》)
雪晴如雨滴茅檐,近濺橫飛遠復沾。(《雪消》)
雪后春生日氣晴,梅根蘭葉喜骎骎。(《雪晴可喜》)
寒催雪與梅爭白,空有故山誰故人。(《松雪》)
澗谷冰霜踏雪行,不逢荷筱即僧清。(《雪后》)
以上直接描寫出了雪的潔白、晶瑩和靈動的外在特點,而且也刻畫出了雪的瀟灑、高潔等內(nèi)在神韻。還有許多以雪為背景下詩人不同的行動:雪中放步、雪中下棋、雪后看梅、踏雪登山、踏雪訪友等。例如:
橋過城東宅,朋從三兩來。(《二十日雪中入城》)
雪后風初峭,霜前日已和。(《雪晴南圃放步》)
杯停常欲速,棋負不容遲。(《雪中圍棋》)
高步芒鞋時躑躅,橫拖藜杖且徘徊。(《探雪》)
萬徑千山蹤跡外,躊躇足力詠投簪。(《下簾兀坐詠雪》)
萬里江天雪意濃,艤篷覓句愧諸公。(《雪作次邱簿韻》)
雪后溪山分外清,東風日麗轉(zhuǎn)新晴。(《雪晴歸自湖團》)
雪殘山潤眩朝晴,澗溜融澌漸有聲。(《雪后看梅》)
山梅占殘雪,晚色轉(zhuǎn)幽徑。(《雪觀晚步》)
詩人與我把一杯,信道東南此為勝。(《七日大雪浙江亭訪希之》)
磴道已三尺雪,巖居惟一枝藤。(《踏雪登前山》)
梅雪何嫌松雪,橋霜未抵林霜。(《雪中見山松曉起澗橋見霜尤奇》)
上舉諸例中,可以看出詩人不僅僅是愛雪,可以說是達到癡雪的程度。在他的筆下刻畫了如此之多的雪象,每一場雪他似乎從未錯過,因此他捕捉到了不同時間和不同狀態(tài)下的雪,并且付諸實際行動,親身去感受每次下雪給他帶來的最真實的體驗。
詩人是通過不同的視野角度和觀察方法去描寫雪的。不僅描寫的手法不同,而且抒發(fā)的情感也各不相同。在描寫上,有的詩人對雪的狀態(tài)進行了細致形象的描寫;有的詩人以雪為背景進行了深刻的刻畫;有的作者通過對比的手法突出刻畫雪的形象,有的作者則將自己的情感直接寄托于雪中。同時,雪是詩人情感表現(xiàn)的需要,有著豐富的人生內(nèi)涵和審美韻味。詩人的心靈和雪一起遠離人世間的喧囂,回歸自然。飽含詩人情感的雪大致可以分以下幾類。
(一)喜雪
此時的雪飽萌生著生命的希望和生機,表達了詩人溢于言表的欣喜之情。如《雪晴可喜》:
雪后春生日氣晴,梅根蘭葉喜骎骎。亟圖剩賞那無興,轉(zhuǎn)覺倦游非有心。高臥袁安嗟往事,生擒元濟報佳音。明年脫綬乘潮去,舟過釣臺尤要吟。
《史記·太史公自序》:“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這是天經(jīng)地義?!边@是一幅雪后春天即將到來的圖景,希望在春季萌生,詩人全詩不著“喜”字,卻又可以感受到他在雪晴之后瀟灑積極的心境和狀態(tài)。在詩人的眼里,雪是勃勃生機的象征,是生命和希望的象征。雪后詩人的心情是很舒暢的,這樣的喜悅之隋藏在了字里行間,只有真正能走進詩人內(nèi)心的人才能感同身受。
(二)愁雪愁雪往往和黃昏、夜晚聯(lián)系在一起,在霧氣蒙蒙、燈火闌珊、夜深人靜、日暮途窮之時。如《雪》:
山外黃云晚,溪頭白雪深。不知嵐氣重,但覺水痕侵。老眼轉(zhuǎn)愁坐,孤懷聊醉吟。樵聲隨遠近,釣影任浮沉。
溪邊潔白的雪影射了詩人此時此刻的心情,詩人的年紀已長,孤獨難免侵襲,這樣的孤獨之感撲面而來,仿佛投射在了雪上面,使我們看到這樣一幅畫面:黃昏里,山腳下,溪水旁,白雪上,一老人,聞樵聲,看釣影,獨自醉。詩人的心緒隨景色而發(fā)生變化,觸動了他心底那根柔軟的弦,而不變的是他孤高的情懷和獨特的見識。
(三)苦雪
如這首《積雪》展現(xiàn)出來的是詩人寒夜被雪照醒夜不能寐的苦澀之情:
積雪有何好,照我窗牖明。窗明不能寐,披衣數(shù)寒更。帶雨豈滅蹤,無風如有聲?;幕纳揭叭?,渺渺江海情。
可以想象到,寒冷的夜晚,詩人被雪所折射的月光晃醒,輾轉(zhuǎn)反側(cè)難以入睡的狀態(tài)。披了很多的衣服卻抵不住這寒冷的夜晚。“荒荒山野人,渺渺江海情?!痹娙俗鳛橐粋€山野之人,早已遠離了朝廷,也不受朝廷之事所累,只剩下這廣闊無邊、遙遙無際的江海之隋。
(四)閑雪
如這首《雪后看梅》可以看出詩人此時的閑適和豁達:
雪殘山潤眩朝晴,澗溜融澌漸有聲。最是梅花先后發(fā),倚風乘日艷精明。
大雪過后,天氣轉(zhuǎn)晴,河流開始融化,能夠聽到潺潺的水聲,此時梅花先后競相開放,詩人面對如此美景,倚著風,乘著陽光,在這樣愜意舒適的天氣里,詩人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了遠離喧囂的恬靜和適意。一切景語皆情語,詩人看到的景象正是他心境的展現(xiàn),而詩人就是這樣一個隨性瀟灑、超凡脫俗的人。
(五)禪雪
大雪過后的世界仿佛被重塑了一番,干凈潔白,覆蓋了世間所有的污濁,詩人的心靈在這世界里也是如此澄澈,也就使雪有了幾分禪的意味。生命和自然融為一體,寧靜淡泊又充滿生機,一切都適意隨緣,雪中有愜意,雪中有禪思。細細品來,詩人慕陶風流、出入佛老、超塵脫俗的人生態(tài)度和價值選擇讓讀者一目了然。如《十二月十二日雪》:
欲雪既雪復未雪,短衣數(shù)挽從百結(jié)。橫溪過澗起輕冰,舉首長歌時叫絕。莽莽歲寒殘臘月,梅花前村后村發(fā)。橋頭獨釣任漁翁,千山萬徑不可滅。
可以想象到獨釣的漁翁,戴青箬笠,穿綠蓑衣,在雪中樂而忘歸的情景。詩人正是借助雪這個意象將自己的人生引入到放棄得失、超然物外的寧靜之中。
詩人韓漉筆下的雪內(nèi)容豐富,形象獨特,感人至深,令人回味無窮。雪朝向大地的深處飄落,它在飄落中蕩滌掉人世的塵污,義無反顧地撲向大地,在那里它找回自己的清明,并且在退避中完成了自己品格的塑造。
雪開六瓣,冰清玉沽。雪的形象給人一種高尚純潔、超凡脫俗的感覺,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在空中無拘無束地飛翔,永遠是那樣的自由自在,熔鑄出了一種冰清玉潔的高雅,最美地詮釋了以柔克剛的堅強。于是雪這個意象被一直沿用下來。
詩人筆下的雪,有時下在晴天麗日,有時下在陰雨里?;虼蠖淙缟彛蚣毸槿缟?。它的形態(tài)萬千,骨骼卻同。性情溫柔如水,又能凜冽似冰。詩人有時漫步雪中,有時雪后放步。有時踏雪訪友,有時雪中游戲。而腳步,總是邁得堅實,行得從容。這與詩人韓淲的性格如出一轍。雪的風骨即詩人韓淲的風骨,清高絕俗,恬于榮利。他出生在一個崇尚儒家用世精神教育的桐木韓氏家庭,父親韓元吉是有經(jīng)國之才的主戰(zhàn)派。韓淲重視經(jīng)世致用,并切身感受關(guān)注百姓生計。由于很難實現(xiàn)報效國家的遠大志向,韓淲最終退居山林,過著詩酒為伴、寧靜閑適的生活。他從佛家的靜坐頓悟、道家的齊物逍遙中求得了精神的慰藉,更以陶淵明為榜樣,安貧樂道,回歸自然,追求安時處順、隨遇而安。這也是詩人創(chuàng)作了如此多關(guān)于雪的詩歌的動因。
了解詩人的生平經(jīng)歷后可以知道,他人仕不久即歸,一直以吟詠為樂。后來與當時知名的詩人多有交游,不被名譽所束,金錢所縛,詩意人生,瀟灑恣意,感嘆過往,悠然自樂。韓淲的一生貫穿了南宋大半的歷史,他的詩歌反映了南宋文壇和時代的變遷。他的桐木韓氏家族是宋代有名的政治、文學家族,當時影響很大。韓氏家族以儒學為治家之道,家族之中的“憂患意識”和“報國意識”對韓淲產(chǎn)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但是當這種報國之志無法實現(xiàn)時,他的性格和思想中則更多的產(chǎn)生一種貼近生活、自然清新、蕭散閑適的自由與曠達。韓淲的詩中更多采用白描的手法來貼近自然,回歸生活,表現(xiàn)出一種質(zhì)樸無華的感情,一種清新雅致的意境,一種豪放瀟灑的格調(diào)。這些從他的詠雪詩中可以很明顯地看出來。
雪在有限的生命長度中給自己留下了無限的記憶,而詩人韓淲執(zhí)筆畫雪給世人書寫出了最完美的詩篇。雪的生命是短暫匆忙的,在喧鬧污濁的人世間俯視著一切。詩人同樣以潔白的語言,向世人訴說著傲世的清高與孤獨。雪的傲骨是世間罕見的風景。而詩人韓漉就像雪這般選擇了屬于自己獨特的人生道路,在這天地間無畏地行走著、矗立著,一身傲骨不懼各種誘惑,歷經(jīng)風雨不改初心,沒有刻意的雕飾和偽裝,在紛繁的世界里奉獻出自己純潔的靈魂,留給后代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這世間最難得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