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健,王治校,周鑫玲
(廣西國際壯醫(yī)醫(yī)院,廣西 南寧 530201)
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以及現代生活中膳食結構不合理、社會心理壓力增大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冠心病的發(fā)病率逐年增長,已成為廣受關注的重要公共衛(wèi)生問題。冠心病進展至終末階段,常引發(fā)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增加患者死亡的風險[1]。因此,探討冠心病合并CHF的敏感指標,對于監(jiān)測患者病情變化、及時實施干預措施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檢測了我院96例冠心病合并CHF患者的胱抑素C(cystatin c,CysC)水平,旨在進一步明確CysC的應用價值,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選取2016年11月~2018年07月在廣西桂平市人民醫(yī)院治療的冠心病患者96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冠心病診斷標準;②肌酐水平正常;排除標準:①合并惡性腫瘤;②存在結締組織病變;③合并感染性疾病。上述患者按是否存在CHF分為兩組,心衰組52例,彩超EF值<45%;紐約心臟病學會(NYHA)心功能分級Ⅱ~Ⅳ級;NT-pro BNP值均高于NT-pro BNP試劑說明的年齡校正值。對照組44例,心功能分級為Ⅰ級,且心臟彩超提示EF值>55%。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入院24 h內采集肘靜脈血,分別應用膠體金法與比濁法檢測NT-pro BNP與CysC水平。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性別(男/女)、年齡(歲)、病程(年)比較
心衰組的NT-pro BNP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CysC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NT-pro BNP、CysC水平比較(±s)
表2 兩組NT-pro BNP、CysC水平比較(±s)
注:**表示(P<0.01),*表示(P<0.05)
組別 NT-pro BNP CysC心衰組(n=52) 1032.2±521.68** 1.48±0.28*對照組(n=44) 443.18±351.37 1.27±0.39
CHF是冠心病加重的表現,是導致冠心病患者死亡的主因。冠狀動脈器質性病變是誘發(fā)CHF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冠脈狹窄導致局部心肌血液灌注不足,引起心肌細胞凋亡,造成具有促進心肌收縮作用的收縮蛋白大量丟失,影響心肌收縮的正常生理過程,導致心排血量減少,心室順應性降低,從而導致CHF的發(fā)病。目前臨床中診斷CHF的主要手段包括心電圖、超聲、血管造影等,但不同方法均具有各自的缺點,探索更佳的臨床指標,以更好地指導CHF的診斷與治療,仍是目前本領域的研究熱點[2-3]。
CysC是由多個氨基酸及肽鏈組成的非糖基堿性蛋白,能夠調節(jié)機體中半胱氨酸蛋白酶的激活水平,參與細胞內蛋白質的正常代謝過程。另外,它還在多種生理病理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已有研究表明,CysC是促進細胞增生的關鍵因素;CysC還通過刺激中性粒細胞活化,發(fā)揮炎癥介質作用,加劇機體的炎癥反應過程[4]。在CHF發(fā)病早期,患者腎小管的生理功能尚未發(fā)生障礙,主要表現為腎小球濾過率有所下降[5]。而臨床中評估患者腎功能是否正常,一直應用的生物學指標是血肌酐、尿素氮,而實際上這兩項指標的敏感性很低,當患者CRF值比正常值的50%更低時,才能檢測到血肌酐水平異常升高,因此不適宜作為腎功能早期損傷的評估指標。CysC能夠穿過腎小球濾過膜,在近端腎小管被重新吸收,但不會從腎小管重新進入血液循環(huán)。而且其在機體中的濃度極為穩(wěn)定,與性別、年齡等因素不存在相關性,也不會受炎癥狀態(tài)的干擾而出現波動,因此被多項研究認可作為腎功能早期損傷的指標[6]。王超權[7]研究還表明,CysC能夠作為CHF病情惡化的指標。Kim[8]等研究檢測了CHF伴呼吸困難患者的CysC水平,結果顯示,CysC水平能夠較好地預測患者預后,其準確性高于其他腎功能指標。Kapoor[9]等研究也表明,CHF患者的CysC濃度與其預后密切相關。CysC作為氨基酸半胱氨酸的異種,在血管壁的病理變化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能夠加劇血管內皮細胞損傷,刺激血管平滑肌細胞異常分化、增殖,干擾低密度脂蛋白的代謝過程,提高血小板激活水平,促進血栓形成;同時能夠通過激活炎性細胞、提高局部慢性炎癥水平而導致心臟功能受損[10]。本研究中96例患者,心力衰竭組血清中CysC水平為(1.48±0.28)mg·L-1,明顯高于對照組(1.27±0.39)mg·L-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CysC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明顯升高,可作為有效診斷指標。
綜上所述,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NT-pro BNP、CysC均明顯升高,間接反映CysC和NT-pro BNP一樣是診斷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一項有效指標,其升高可能與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時已經存在早期腎功能損害有關。本研究的不足之處是:由于樣本量較小,未能對不同NYHA分級的CHF患者的CysC水平進行比較。關于CysC在評估CHF病情嚴重程度方面的應用價值,以及CHF患者CysC水平升高的具體機制,還有待以后研究進一步深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