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曉珍
一個人的言行舉止、行為習慣、三觀首先從家庭習得,其次才接受學校及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如果能關注學生的家庭狀況,把一些好的方法傳授給家長,那么班級管理相對就比較順利。下面筆者結合個人成長和對孩子的教育淺談家庭教育助推班級管理的幾個著力點。
首先告訴家長,在孩子面前說話要注意。筆者兒子兩三歲的時候任何人問他愛誰,他都會毫不猶豫地大聲說愛媽媽,不愛爸爸。但是,有一次筆者和同事聊天,提起自己最初希望有個女兒,覺得如果有個女兒,那就太幸福了。沒想到等我們剛停下來,趴在椅子上玩玩具的他撇著嘴說:“還是爸爸愛寶寶?!惫P者一下子意識到說錯話了,立刻進行了補救。
其次告訴家長,要和孩子共同做一些事情。在孩子的成長中,筆者和他經??窗偌抑v壇,像易中天的品三國,錢文忠的玄奘西游記,閻崇年的清十二帝等,邊看邊交流,非常愉快。有一年春節(jié)前,筆者和他一起打掃房間,那天他干了很多活,看到他滿頭大汗,筆者不經意問他,你覺得學習累還是勞動累,他說勞動累,學習輕松。
再次告訴家長孩子考試后,不要過多關注分數(shù)高低,而要了解孩子的得失,不要讓孩子覺得父母只關心分數(shù),從而讓親子關系受損。著名心理學家斯騰伯格把學業(yè)上表現(xiàn)出來的智力稱為“惰性智力”,而成功智力是達到人生主要目標的智力,包括創(chuàng)造能力、分析能力、實踐能力。家庭教育中一定使孩子在學業(yè)智力和成功智力上保持協(xié)調、平衡。
師生關系中,親其師信其道。親子關系中,親父母才能信父母。
筆者出生在一個小鎮(zhèn),父親是他那個年齡有文化的人。父親年輕時上進心很強,小時候的筆者看到他雖然已經有了幾個女兒還準備參加高考很震驚,遺憾的是那年取消了社會青年招考。父親一生喜歡讀書,他的柜子有很多書籍,包括政治、歷史、文學、醫(yī)學、戲劇等。他對書的熱愛深深影響了我們幾個女兒。在考大學真正擠獨木橋的八十年代,我們姊妹陸續(xù)考上了大學,走向工作崗位依然上進,姐姐們進修研究生和博士。筆者在師專畢業(yè)幾年后,參加了自學考試,以考促學,學習了教育管理的先進理念,開闊了視野。多年班主任工作中,問題孩子留給筆者很多困惑,筆者參加了區(qū)局組織的心理咨詢師培訓,順利通過了國家資格考試。筆者和姐姐們在學業(yè)上取得的成績,都離不開嚴格的家庭教育,更得益于父親身教重于言教的影響。
因此,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通過家長會或者私下交流,提醒家長們要身體力行,率先垂范比口頭教育更有說服力。
孩子高三那年,本來租了個房子準備給他做飯,但因為帶班主任,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現(xiàn)在想起來非常慚愧。但那時候并沒有忽視對他的教育,特別是對他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有一次孩子考試失利,筆者在留言本上鼓勵道:“人生路上要面對很多困難和挫折,媽媽認為應該積極地應對,任何牢騷、埋怨都沒有意義,媽媽希望你是個勇敢的男孩,媽媽其實很欣賞自己的兒子。”孩子高考前模考老失誤,有點煩躁,筆者調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給他留言:“考試失誤也不要太上心,成敗是正常的,媽媽看到你最近幾天很煩躁,既很著急也很心疼。也不知怎么幫你。今天看你飯沒吃完就走了心里更難過。最后階段,一定要穩(wěn)住自己的情緒,輕松愉快會帶來好的復習效果。”
孩子在人生路上要遇到許多大風大浪,心理素質強大才能靈活應對。中考、高考不僅考察孩子對知識的掌握,也考察孩子的意志力,耐挫力等,提醒家長要抓住這兩個時間節(jié)點去培養(yǎng)。
作為學校班級管理的第一責任人班主任,可以說關系到很多家庭的未來,如果我們在班級管理中能幫助家長提高教育孩子的水平,那么他們的家庭教育一定會助推班級教育,實現(xiàn)我們職業(yè)的幸福感和快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