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健斌,譚 君
(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區(qū)琴斷口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湖北 武漢 430000)
慢性腎小球腎炎簡稱慢性腎炎,是多種原因引起的雙側腎小球彌漫性、局灶性、炎癥性改變[1]。臨床表現(xiàn)為蛋白尿、血尿、高血壓、水腫等[2]。慢性腎小球腎炎病情遷延難愈,雖進展緩慢,但會對腎功能造成損害,最終可發(fā)展為慢性腎衰竭[3]。我院在西藥治療基礎上給予腎炎方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脾腎陽虛證療效較好,報道如下。
共160例,均為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治療的慢性腎小球腎炎脾腎陽虛證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男46例,女34例;年齡29~62歲,平均(47.77±5.26)歲;病程2~6年,平均(4.22±0.65)年;體重43~83kg,平均(61.37±2.56)kg。觀察組男45例,女35例;年齡30~61歲,平均(47.56±5.71)歲;病程2~7年,平均(4.39±0.51)年;體重44~85kg,平均(62.57±2.66)kg。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符合《原發(fā)性腎小球分型與治療及診斷標準專題座談會紀要》中慢性腎小球腎炎診斷標準;②符合《慢性腎小球腎炎診療指南》中脾腎陽虛證診斷標準;③病程小于10年。④24h尿蛋白定量小于3.5g。
排除標準:①治療依存性差;②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③精神疾?。虎軐Ρ狙芯恐兴幬镞^敏;⑤年齡為18~65歲;⑥合并心、肺、腦等嚴重疾??;⑦嚴重感染、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過敏性紫癜、痛風等;⑧血壓水平控制不佳;⑨血肌酐(Scr)>177μmol/L,有大量蛋白尿。
兩組均每天飯后口服纈沙坦80mg,日1次。
治療組加用腎炎方治療。藥用黃芪30g,桂枝30g,干姜30g,芡實20g,續(xù)斷20g,菟絲子20g,覆盆子20g,烏藥20g,杜仲20g,小茴香20g,川芎10g,紅花10g,益智仁10g,鎖陽10g,牛膝10g,金櫻子10g。均為免煎顆粒,每日1劑,每天2次,飯后30 min溫開水送服。共治療8周。
治療前后血尿素氮(BUN)、Scr水平、24h尿蛋白定量、中醫(yī)證候積分。積分越高癥狀越重。
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臨床控制:24h尿蛋白定量、紅細胞計數(shù)正常。顯效:24h尿蛋白定量減少大于等于40%,尿沉渣紅細胞計數(shù)減少大于等于40%。有效:24h尿蛋白定量減少小于40%,尿沉渣紅細胞計數(shù)減少小于40%。無效:4h尿蛋白定量未減少,尿沉渣紅細胞計數(shù)未減少。
兩組治療前后BUN、Scr指標及24h尿蛋白定量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BUN、Scr指標及24h尿蛋白定量比較 (±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BUN、Scr指標及24h尿蛋白定量比較 (±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例 時間 BUN(mmol/L) Scr(μmol/L) 24h尿蛋白定量(g)對照組 80治療前 7.32±2.13 88.89±9.73 2.13±0.11治療后 7.23±2.06 86.72±9.69 1.30±0.12*觀察組 80治療前 7.33±2.06 88.77±9.89 2.14±0.10治療后 7.05±1.97 83.32±7.67 0.67±0.23*△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 (分,±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 (分,±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例 時間 腰背困痛 疲乏無力 水腫 夜尿多 畏寒肢冷對照組 80治療前3.11±0.77 2.92±0.51 3.02±0.32 2.99±0.63 2.91±0.85治療后2.06±0.12*1.46±0.36*1.55±0.33*1.10±0.41*1.12±0.62*觀察組 80治療前3.12±0.75 2.93±0.53 3.03±0.34 2.98±0.67 2.92±0.77治療后1.03±0.22*△0.55±0.21*△0.66±0.19*△0.97±0.15*△0.93±0.25*△
兩組療效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療效比較 例(%)
僅有少數(shù)慢性腎小球腎炎是由急性腎小球腎炎發(fā)展所致,大部分慢性腎小球腎炎的發(fā)病機制是免疫介導炎癥[4]。慢性腎炎可發(fā)生于任何年齡,以青中年男性較為常見,具有起病緩慢、隱匿的特點[5]。慢性腎小球腎炎會損傷腎小球基底膜,使蛋白經(jīng)腎小球基底膜孔隙漏出,腎小管因發(fā)生病變而不能有效重吸收蛋白,進而導致蛋白尿[6]。蛋白尿會導致腎小球硬化、萎縮,使腎小管損傷、變形。慢性腎小球腎炎未得到及時治療可發(fā)展為慢性腎衰竭。臨床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的原則是減少蛋白尿、降低血壓、延緩病情進展,防止腎功能進行性損害。西醫(yī)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的方法主要是使用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纈沙坦是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纈沙坦可封閉血管緊張素Ⅱ的Ⅰ型(AT1)受體,刺激未封閉的AT2受體,從而擴張血管、降低血壓。還可調節(jié)腎小球血流動力學指標,擴張出球小動脈,降低腎小球內壓、灌注、濾過率。纈沙坦降血壓效果持久、穩(wěn)定,但無法明顯改善腎功能。
慢性腎小球腎炎屬中醫(yī)“水腫”、“腰痛”、“尿血”等范疇。中醫(yī)認為,肺、脾、腎臟腑發(fā)生病變,導致水谷精微代謝失常,進而發(fā)生蛋白尿。而腎病是因外感風邪、侵襲腎絡而發(fā)病。本病為本虛標實,本虛為肺脾氣虛、脾腎氣虛、脾腎陽虛、肝腎陰虛,標實為濕、熱、痰、瘀。發(fā)病根本為正氣不足、臟腑虛損,加之外感六淫邪氣、情志失調、勞倦過度。辨證多為脾腎陽虛證。
腎炎方具有溫補脾腎、活血固精的功效。方中黃芪可升舉中焦之陽,益氣固攝,利尿消腫。現(xiàn)代藥理研究顯示,黃芪含黃酮類成分毛蕊異黃酮和黃芪皂苷,可調節(jié)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降低內皮素-1(ET-1)水平,減輕腎小球基底膜損傷,減少蛋白尿,改善腎功能,防止腎小球硬化,減少腎臟缺血再灌注損傷。桂枝可溫脾陽、腎陽,溫通經(jīng)脈,有調節(jié)免疫及雙向調節(jié)等作用。干姜可健運脾陽、溫通腎陽,具有鎮(zhèn)痛消炎、抗菌、止瀉、抗腫瘤、抗缺氧、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的作用。芡實可甘澀收斂,益腎固精,能減少腎組織中α-平滑肌肌動蛋白(α-SMA)的表達,減少蛋白尿,延緩腎功能惡化。菟絲子可補腎陽、益腎精,具有較強的抗氧化能力,可清除超氧陰離子自由基和羥自由基,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消耗,改善腎缺血再灌注引發(fā)的自由基代謝紊亂,恢復腎臟超微結構。川芎活血化瘀,行氣止痛,可改善腎血流動力學,增加腎內前列腺素,減少血管緊張素的水平,清除氧自由基。紅花活血祛瘀、止痛通脈、通達氣血;可抑制腎間質纖維化、腎小管上皮細胞過度凋亡。金櫻子固精縮尿,可清除血清BUN,改變腎臟組織蛋白質的表達,恢復腎臟功能。益智仁暖腎固精縮尿。鎖陽補腎陽,益精血。牛膝逐瘀通經(jīng),補肝腎,強筋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續(xù)斷補肝腎,續(xù)筋骨,調血脈。覆盆子補益肝腎,益腎、固精、縮尿。烏藥行氣止痛,溫腎散寒。杜仲補肝腎,強筋骨。小茴香散寒止痛、理氣和胃。諸藥合用,可溫補脾腎、活血固精。
綜上所述,腎炎方聯(lián)合纈沙坦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脾腎陽虛證效果較好,可減少蛋白尿,改善臨床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