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艷
(河南省鞏義市人民醫(yī)院產科,河南 鞏義 451200)
免疫性不孕不育是男女雙方有正常性生活兩年,在沒有采取任何避孕措施的情況下無法懷孕,是由于生殖系統(tǒng)抗原中,同種免疫、自身免疫產生了抗體導致發(fā)生的不孕癥。中醫(yī)認為免疫性不孕不育主要是腎虛血瘀濕阻,通過補腎活血除濕能夠調理抗生育免疫,提高受孕率[1]。本研究用補腎活血除濕法治療免疫性不孕不育療效較好,報道如下。
共60例,均為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治療女性患者,分為兩組各30例。對照組年齡22~38歲,平均(36.2±3.14)歲;病程3~8年,平均(4.6±2.27)年。觀察組年齡23~40歲,平均(37.61±3.34)歲;病程3~9年,平均(4.23±2.49)年。兩組年齡、病程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均口服維生素C片(山東新華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37020378),每次1片,日3次;醋酸潑尼松(廣東邦民制藥廠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44021838)每次1片,日2次。30天為一療程,治療3個療程。
觀察組加用補腎活血除濕法治療。藥用枸杞子20g,生地20g,茯苓20g,山藥20g,續(xù)斷20g,菟絲子20g,桑寄生20g,當歸15g,丹參15g,赤芍15g,川芎15g,白術15g,茵陳15g,牡丹皮10g,紅藤10g,紫河車5g,甘草5g。偏陰虛加旱蓮草15g,知母10g,女貞子10g;偏陽虛加淫羊藿15g,鹿角膠15g;偏氣虛加黃芪20g,黨參20g;瘀血加紅花10g,桃仁10g,沒藥10g;偏濕熱加梔子10g,黃柏10g;月經量多加益母草20g,仙鶴草15g。每日1劑,用1000mL水煎,大火燒開轉小火慢煎30min,取300mL藥汁早晚溫服。30天為一療程,連續(xù)治療3個療程。
陽性抗體轉陰、內分泌指標水平,不良反應。
用SPSS20.0軟件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顯效:陽性抗體完全轉陰,受孕成功。有效:陽性抗體部分轉陰,受孕幾率增加。無效:陽性抗體無轉陰,沒有受孕指征。
兩組臨床療效和不良反應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和不良反應比較 例(%)
兩組治療前后內分泌指標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內分泌指標比較 (±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內分泌指標比較 (±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例 時間 促卵泡生成素(IU/L) 雌二醇(pg/mL)觀察組 30 治療前 10.52±0.33 24.19±5.44治療后 6.14±0.26*△ 55.42±10.81*△對照組 30 治療前 10.48±0.46 24.21±5.39治療后 8.11±0.57* 31.62±6.35*
兩組各療程陽性抗體轉陰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各療程陽性抗體轉陰比較 例(%)
中醫(yī)認為,免疫性不孕不育是腎受損所致,瘀血濕熱蘊結致不孕不育。治療應以活血除濕、補腎填精為原則[2-4]。補腎活血除濕方中枸杞子益精明目、滋補肝腎,生地益陰生津、清熱涼血,茯苓健脾滲濕,山藥滋養(yǎng)強壯,續(xù)斷補肝腎、強筋骨,菟絲子助陽生子,桑寄生補肝腎、祛風濕、安胎元,當歸補血和血、調經止痛,丹參活血祛瘀、通經止痛、涼血消癰,赤芍活血祛瘀、清熱涼血,川芎行氣開郁、祛風燥濕,白術燥濕健脾,茵陳清熱利濕,牡丹皮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紅藤解毒消癰、祛風除濕,紫河車補腎益精,甘草清熱解毒[5]。諸藥合用,能夠有效改善微循環(huán),保護肝臟,提高受孕率。
補腎活血除濕法輔治免疫性不孕不育可改善內分泌、減少不良反應,提高陽性抗體轉陰率,增加受孕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