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曉,黃飛麒,陳揚聲,姚乃捷
(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正骨科,廣東 廣州 510080)
退行性膝關節(jié)炎常由慢性積累性關節(jié)磨損及膝關節(jié)退行性病變所致,多以骨刺形成、關節(jié)軟骨面反應性增生、膝部關節(jié)軟骨變性為主要病理表現(xiàn),可導致關節(jié)畸形、功能障礙等[1]。本研究用中藥外敷治療退行性膝關節(jié)炎取得較好效果,報道如下。
共92例,均為2017年10月至2018年5月我院接診患者,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各46例。觀察組男21例,女25例;年齡42~79歲,平均(58.64±3.01)歲;病程2個月~11年,平均(5.68±0.47)年。對照組男20例,女26例;年齡41~79歲,平均(58.62±3.07)歲;病程3個月~11年,平均(5.72±0.44)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符合《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2]中相關標準。表現(xiàn)為膝部疼痛、遇勞、遇冷、陰雨天痛甚,靜臥時疼痛未減甚至加重,關節(jié)活動不利,舌紅苔白,脈弱或脈細弦;② X線檢查膝關節(jié)變窄或不對稱,關節(jié)面骨質(zhì)增生,同時髁間棘變窄;③前1周內(nèi)未服用激素、消炎止痛藥物。
排除標準:①伴有心、肝、腎等其他嚴重器臟性疾??;②合并風濕、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③因其他疾病引發(fā)的膝部疼痛;④膝關節(jié)積液、腫脹嚴重。
對照組予以雙氯芬酸鈉腸溶片(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國藥準字H11021640)25mg,口服,1日3次,急性期臥床休息,并將患肢制動。
觀察組用中藥外敷。黃柏、黃芩、大黃各100g。研粉,先將凡士林膏煮熟化為液體狀作為溶劑和粘合劑,而后加入熟石膏粉,攪拌成膏藥,并加入中藥粉,繼續(xù)攪拌均勻,將膏藥平攤于無紡紗布上再敷于患處,固定,每天1換。
兩組均連續(xù)治療1周。
采用WOMAC骨關節(jié)炎指數(shù)[3]對關節(jié)疼痛、活動受限、晨僵及病情嚴重程度進行評定,評分范圍0~10分,分值越高表明癥狀越嚴重。
采用膝關節(jié)Lysholm評分表[4]對膝關節(jié)功能進行評定比較,總分為100分,分值與膝關節(jié)功能呈正相關。
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及《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治愈:癥狀及體征消失,膝關節(jié)無不適感。顯效:癥狀及體征緩解明顯,膝關節(jié)活動不受限,積分減少率大于70%。有效:癥狀及體征緩解較明顯,但膝關節(jié)活動輕度受限,積分減少率30%~70%。無效:膝關節(jié)癥狀及體征無明顯改善,積分減少率不足30%。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評分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評分比較 (分,±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評分比較 (分,±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例 疼痛 活動受限 晨僵 病情程度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46 2.49±0.31 1.35±0.24* 2.27±0.29 1.08±0.22* 2.43±0.45 1.25±0.20* 6.61±0.83 3.35±0.64*觀察組 46 2.47±0.35 0.58±0.16* 2.31±0.26 0.17±0.09* 2.41±0.48 0.24±0.07* 6.69±0.82 0.48±0.13*t 0.373 29.532 0.985 54.463 0.271 72.956 0.630 81.573 P 0.709 0.000 0.325 0.000 0.787 0.000 0.529 0.000
兩組治療前后Lysholm評分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Lysholm評分比較 (分,±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Lysholm評分比較 (分,±s)
組別 例 治療前 治療后 t P對照組 46 41.32±5.06 79.51±6.23 40.264 0.000觀察組 46 41.08±5.27 92.46±7.05 60.961 0.000 t 0.296 13.281 P 0.768 0.000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2。
表3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退行性膝關節(jié)炎屬中醫(yī)“骨痹”范疇。發(fā)病機制與筋骨失養(yǎng)、痰瘀凝滯、風寒濕邪侵襲等有關,治療應以活血止痛、溫通經(jīng)絡、滑利關節(jié)為主[5]。中藥方中黃柏、黃芩清熱解毒燥濕,大黃清熱解毒、活血祛瘀。此外,藥膏制作過程中石膏粉占主要成分,具有生肌收斂、清熱燥濕等功效,且能夠降低血管通透性,從而發(fā)揮消炎作用。
中藥外敷治療退行性膝關節(jié)炎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