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仕鳳
(臨沂凱旋醫(yī)院,山東臨沂 276000)
下肢深靜脈血栓是一種臨床上常見的血管阻塞性病癥,在臨床上表現為突發(fā)性的單側肢體腫脹,患肢局部疼痛,行走時痛感加劇。該癥狀是一種常見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高,早期癥狀不典型,但若不及時采取有效治療措施,將引發(fā)皮炎、淤滯性潰瘍、繼發(fā)性靜脈曲張等后遺癥[1-2]。在下肢深靜脈血栓的臨床診斷中,首先下肢靜脈超聲檢查,除此之外還可以采用放射性纖維蛋白原試驗、上行性靜脈造影及D-二聚體(D-dimer)檢查等方法,選擇合理的方法,避免誤診、漏診,至關重要。此次試驗以2017年1—12月為研究時間段,旨在探究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下肢深靜脈血栓的臨床價值,現報道如下。
將該時間段在該院治療的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50例及未發(fā)生下肢病變者50例作為研究對象,依次作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基本資料為:(1)觀察組。男性與女性的比例為30:20,最小、最大年齡分別為36歲、84 歲,中位數年齡(61.27±6.05)歲;(2)對照組。 男性與女性的比例為31:19,最小、最大年齡分別為35歲、83歲,中位數年齡(61.80±6.12)歲。根據上述信息可知,兩組患者基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此次研究具備統(tǒng)計學價值。
兩組均給予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選用日本東芝公司生產的TOSHIBA-SSA-770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取5~10 MHz凸陣探頭?;颊呖崭範顟B(tài)下,身體保持放松狀態(tài),平穩(wěn)呼吸,取仰臥位、俯臥位或者坐位,雙下肢外旋位,將下肢充分暴露出來,膝關節(jié)略彎曲,順著下肢靜脈血液流行對病灶分布區(qū)域進行常規(guī)多切面掃描(涵蓋縱向、橫向、斜面掃描),仔細探查雙側股總靜脈(CFV)、股深靜脈(DFV)、股淺靜脈(SFV)、腘靜脈(POV)、內側腓腸靜脈(MGV)以及頸周圍靜脈近段(PTV),測定血流阻力指數,判斷有無發(fā)生血管不良特征。在檢查過程中,檢驗人員應該不斷調節(jié)儀器的顯示深度、彩色增益、濾波以及速度刻度等參數,確保圖形的清晰度,必要時可對患者髂外靜脈、髂總靜脈、下腔靜脈進行探查。同時,可根據患者的臨床癥狀,采取對癥措施,例如:(1)下肢腫脹嚴重者,選用低頻探頭;(2)血流充盈欠佳者,可指導患者用力擠壓腳趾,或者是在患者小腿遠端適度擠壓,直至圖像上血流狀況清晰可見。
詳細記錄兩組患者雙側股總靜脈(CFV)、股淺靜脈(SFV)、腘靜脈(POV)、內側腓腸靜脈(MGV)以及頸周圍靜脈近段(PTV)的內徑檢測值,同時記錄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數值。通過對比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與無下肢病變者的上述臨床指標,通過有無數值來判斷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效果。
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此次研究所獲取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的形式表示,兩組數據對比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CFV、SFV、MGV內徑值均大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靜脈內徑值對比[(±s),mm]
表1 兩組靜脈內徑值對比[(±s),mm]
組別CFV SFV POV MGV PTV觀察組(n=50)對照組(n=50)t值P值12.58±1.32 8.95±1.67 9.276<0.05 7.53±1.41 5.32±0.34 8.493<0.05 5.87±1.43 6.03±0.82 1.005>0.05 4.30±0.35 3.37±1.10 8.024<0.05 2.84±1.06 2.65±0.40 1.236>0.05
觀察組的CFV、SFV、POV的CDFI值均小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 2 兩組 CDFI值對比[(±s),cm/s]
表 2 兩組 CDFI值對比[(±s),cm/s]
組別CFV SFV POV觀察組(n=50)對照組(n=50)t值P值8.20±1.02 21.75±6.03 9.823<0.05 4.93±1.25 12.34±2.25 11.570<0.05 7.10±1.32 9.53±1.40 7.145<0.05
下肢深靜脈血栓 (DVT)是一種常見的術后并發(fā)癥,作為一種常見的周圍血管系統(tǒng)疾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多發(fā)生在髂靜脈及股靜脈中,早期無典型癥狀,發(fā)病驟然,患者肢體會突發(fā)性腫脹,并伴有局部疼痛癥狀,在行走時疼痛感加劇,必須及時采取抗凝、溶栓治療,否則有發(fā)展成為肺栓塞這些重癥的可能[3-4]。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早期診斷,對于延緩病程進展,提高疾病治愈率都有著積極的意義。目前,臨床上可用于下肢深靜脈血栓診斷的方法有多種,其中就包括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彩色多普勒超聲是一種較為先進的超聲診斷方式,具有檢操作簡便、經濟可行的優(yōu)點,而且檢查過程對于患者沒有任何創(chuàng)傷,可多次重復實施,對患者病情進行動態(tài)監(jiān)測,具有極高的特異度和敏感度[5-6]。在患者病情確認接受溶栓治療期間,進行彩色多普勒超聲檢車,能夠獲取患者的生理及解剖信息,從而為臨床治療方案的確立提供信息支持。
目前,彩色多普勒超聲被認為是下肢深靜脈血栓診斷的金標準,但是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其實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說在進行肥胖患者診斷時,存在穿透力不足的情況,而且由于檢查過程中需要采用二維超聲探頭加壓,因此有誘發(fā)肺栓塞的可能。因此,在檢查時,應該做好安全防護措施,加強肺栓塞征兆的監(jiān)測,確?;颊叩纳踩?。此次試驗中,以同期在該院接受治療的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及未發(fā)生下肢病變的患者各50例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對比兩組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結果,發(fā)現有無發(fā)生下肢深靜脈血栓,會使得兩組的檢查結果發(fā)生質的變化,在檢查過程中,對照組患者靜脈腔內部會出現快速流動的光點,而觀察組則可見靜脈管腔明顯擴張,CFV、SFV、MGV內徑值均大于對照組,而CFV、SFV、POV的CDFI值均小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下肢深靜脈血栓,操作簡便,高效無創(chuàng),能夠為其臨床治療提供詳細信息,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