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孟勤 鐘 巍
(河南省省立醫(yī)院麻醉科 鄭州 450008)
先天性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及動脈導管未閉是常見的小兒疾病[1],隨著現(xiàn)代醫(yī)學技術的進步,胸微創(chuàng)先心封堵術已在臨床上得到廣泛應用。該手術效果好,手術時間短,但需要在術中行麻醉鎮(zhèn)痛,且術后盡快蘇醒及恢復心臟功能[2]。本研究通過分析舒芬太尼聯(lián)合七氟烷在胸微創(chuàng)先心封堵術的麻醉效果,為臨床疾病治療提供依據(jù)。
選取2016年3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98例行胸微創(chuàng)先心封堵術的患兒為研究對象,根據(jù)麻醉方法分為觀察組57例和對照組41例。觀察組男性31例,女性26例;年齡3~14歲,平均年齡(8.04±1.26)歲;體重8~39kg,平均體重(23.62±2.37)kg;先天性心臟病房間隔缺損19例、室間隔缺損26例、動脈導管未閉12例。對照組男性22例,女性19例,年齡7~14歲,平均年齡(8.26±1.43)歲;體重9~40kg,平均體重(24.53±2.62)kg;先天性心臟病房間隔缺損12例、室間隔缺損20例、動脈導管未閉9例。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已經(jīng)院倫理委員會審核同意,患者及家屬均簽署知情協(xié)議書。
兩組均給予舒芬太尼、阿曲庫銨、丙泊酚和咪達唑侖進行麻醉誘導后行氣管插管,控制患兒呼吸并觀察動脈血壓,行靜脈穿刺。觀察組患兒持續(xù)吸入濃度為2%~4%的七氟烷維持麻醉,間斷注射舒芬太尼;對照組給予丙泊酚聯(lián)合瑞芬太尼維持麻醉,根據(jù)患兒血壓和心率情況適當調(diào)整劑量。患兒完全自主呼吸后可被喚醒,并持續(xù)觀察,直至完全清醒。
對兩組患者的HP、SBP及DBP水平進行檢測,記錄兩組患者的蘇醒時間、拔管時間、躁動評分及復蘇室停留時間。躁動評分標準:嗜睡不醒為0分,清醒安靜配合治療為1分,哭鬧嚴重為2分,煩躁不安,無法制止為3分,需要按壓制動為4分。
采用SPSS19.0軟件。兩組生命體征、蘇醒時間、拔管時間、躁動評分及復蘇室停留時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術中HR、SBP及DBP水平與手術前相比均提高,但兩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術中生命體征維持情況
組別時間HR(次/min)SBP(mmHg)DBP(mmHg)對照組(n=41)手術前106.25±12.6385.39±6.4843.38±7.62手術中113.56±15.3790.17±6.2747.33±7.58觀察組(n=57)手術前107.24±11.4885.47±5.9442.50±9.47手術中114.25±12.1691.49±5.5245.13±4.39
觀察組蘇醒時間、拔管時間、躁動評分及復蘇室停留時間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患者麻醉效果
組別蘇醒時間(min)拔管時間(min)躁動評分(分)復蘇室停留時間(min)對照組(n=41)12.26±2.3016.59±3.971.97±0.3320.68±3.36觀察組(n=57)8.54±1.0811.36±2.271.06±0.0514.58±2.17t4.5257.6822.23512.574P0.0000.0000.0360.000
小兒經(jīng)胸微創(chuàng)先心封堵術作為一種治療小兒缺損的新方法,具有不需要體外循環(huán)及心臟停搏的特點,手術效果好且無明顯的不良反應[3],該手術由于在心臟操作,要求手術麻醉安全、可控且合理。舒芬太尼作為一種高脂溶性阿片類藥物,與血漿蛋白有高結合力,反復給藥蓄積少且無延遲性呼吸抑制[4]。藥理學研究表明舒芬太尼對心血管系統(tǒng)和血流動力學影響小,能有效抑制手術中刺激所致的應激反應,在心臟麻醉中表現(xiàn)良好[5]。七氟烷是小兒理想的吸入麻醉藥物,對呼吸道刺激性小,安全性高,廣泛應用于小兒短小手術麻醉中。
本研究中兩組患者均采用舒芬太尼進行麻醉誘導,避免了患兒出現(xiàn)血壓下降和心動過緩的情況。兩組患兒生命體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手術前和手術中HR、SBP及DBP無明顯變化,原因可能為舒芬太尼鎮(zhèn)痛時間長且無蓄積。相關研究顯示,七氟烷吸入時間越長患者躁動發(fā)生率越高,而提前注射舒芬太尼可降低七氯烷的術后躁動發(fā)生率[6~7]。觀察組蘇醒時間、拔管時間、躁動評分及復蘇室停留時間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原因可能與七氟烷的代謝速度對舒芬太尼的敏感性高有關。
由此可見,舒芬太尼聯(lián)合七氟烷在胸微創(chuàng)先心封堵術的效果顯著,且患者蘇醒迅速,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