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群雙
【摘 要】批注式閱讀,是讀者在閱讀中將情感體驗傾注于筆端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也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引導學生做閱讀批注,以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提高教學效率。文章結合筆者平時的教學工作實踐,以“什么是批注?怎樣做批注?如何落實批注教學?”為思路,從“統(tǒng)一標準,形成模式”“善于引導,培養(yǎng)能力”“科學評價,養(yǎng)成習慣”三大方面,闡述筆者在閱讀教學實踐中,對學生批注能力和批注習慣的培養(yǎng)。
【關鍵詞】語文教學;閱讀教學;批注法;閱讀效率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大閱讀量,提高閱讀品味?!薄岸嘧x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币悦鴮ёx為主題的整本書閱讀,越來越受到語文界的重視。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視野,扭轉碎片化閱讀的弊端,都十分有益。英德市自開展“語文主題閱讀”以來,掀起了閱讀的熱潮,叢書中各類美文無數(shù),學生閱讀量不斷增加,但同時出現(xiàn)了一個問題:囫圇吞棗式的閱讀。為解決這個問題,我們一直在探索:如何引導學生閱讀?怎樣讓學生學會閱讀?進而自主閱讀?
教育家徐特立先生強調:“不動筆墨不讀書?!边@里的“動筆墨”有兩層意思:一是閱讀時用符號在書上進行圈、點、畫;二是經常寫讀書筆記。學生在讀書時,伴隨著自己的思考,用筆在課本上畫一畫、圈一圈,隨時寫下自己的看法、體會,這樣學生對自己閱讀的內容記憶就會更深刻。那怎樣促使學生把自己看到的內容化為情感傾注于筆端,并逐漸養(yǎng)成一種習慣?下面,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談談個人的看法。
一、統(tǒng)一標準,形成模式
學生的學習離不開教師的引導。每次開學伊始,筆者都會布置學生一個貫穿學習始終的作業(yè)——閱讀必批注。學生閱讀一篇課文或一本書時,一定要做批注。
(一)明確批注符號
批注法有符號批注和文字批注。筆者與學生共讀一本書時,首先指導學生共同研究批注符號:①用“○”標出生字新詞;②用“△”標出好詞、關鍵詞;③用“? ?”畫出優(yōu)美句段;④用“? ?”畫出重點句;⑤用
“? ??”畫出有疑問的語句。閱讀的時候,用符號和文字,邊讀邊批注,寫下自己讀書的感受、疑惑等。這樣,學生不但能專心閱讀,理解文本,而且能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二)統(tǒng)一批注標準
考慮到學生閱讀能力的差異,筆者采用了星級達標法。1. ☆級為最低要求,人人必須完成。①用“○”圈出課文中的生字新詞;②用序號標出課文自然段;③難寫的字寫兩遍;④簡單概括內容。2. ☆☆級為中級要求,中等水平的學生可以達到。①用“? ?”畫出優(yōu)美語句;②查一查作者的背景;③思考課后簡單的問題;④在你理解的地方進行批注。3. ☆☆☆級為高級要求,優(yōu)等生可達到。①用“? ?”畫出關鍵句(中心句、過渡句等);②用“? ??”畫出有疑問的句子;③標注提出疑問;④找批注點,進行批注。
二、善于引導,培養(yǎng)能力
教師要利用精讀課文,教給學生批注的方法,激發(fā)學生做批注的興趣,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中,用批注法落實閱讀。
(一)教師引導學生找批注點
明確批注點,學生才能下筆。教師要在平時的教學中,引導學生找到批注的點。課文的題目可批注;重點的句段可批注;精彩的句子可批注;人物的描寫可批注;困惑之處可批注……一篇文章,可圈點的地方很多,教師的點撥很重要。筆者在《西游記——三借芭蕉扇》的導讀教學中,先讓學生讀題目進行批注。學生的批注有問題式:“誰向誰借?”“怎樣借?”“為何要借三次?”“借芭蕉扇干什么?”“結果怎樣?”每一個問題,都極具針對性。另外,還有欣賞式:“概括了文章的主要事件。”“借扇既是文章的主要事件又是文章的線索?!币龑W生抓住批注點,邊讀邊思,把零碎想法、感悟記錄下來,使學生的理解更系統(tǒng)、更完善。
(二)敢于表達,善于表達
在閱讀教學時,筆者指導學生先用符號進行圈畫,然后在旁邊批注自己的想法,好詞、好句、好段,好在哪?哪個地方你有感受,哪個地方你有疑問?簡單幾個字、一句話或幾句話都行,教師不強求,話多就多寫,話少就少寫。例如當看到沈石溪的《狼王夢》一書的題目時,有學生在旁邊寫道:“狼王是誰?”“它的夢是什么?夢實現(xiàn)了嗎?”“在實現(xiàn)夢想的過程中究竟發(fā)生了哪些事?”當紫嵐果斷咬死自己的孩子藍魂兒時,很多學生在旁邊寫道:“紫嵐太殘忍了!”“紫嵐你好狠心?。 薄白蠉共皇且恢缓媚咐?。”……但是當學生讀到紫嵐為了保護自己的外孫,希望有一天外孫能當上狼王,而選擇與金雕同歸于盡時,學生的旁批發(fā)生了變化:“紫嵐太偉大了!”“這就是偉大的母愛!”邊讀邊圈點,學生既積累了詞匯量,又加深了對文章的理解。這樣,學生會在閱讀與批注中不斷地進步,能力不斷加強。
三、科學評價,養(yǎng)成習慣
評價是閱讀課程的組成部分,科學的評價是實現(xiàn)自主的主要保障??梢圆捎米栽u、他評、小組評、教師評、家長評的多層橫向評價。通過評價使學生在閱讀批注中不斷體驗進步與成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激發(fā)學生良好的情感體驗,從而實現(xiàn)以評價促進學習的目標。
(一)課堂評價
在批注式閱讀教學中,設置星級評價體系。首先設置紅星、黃星、綠星獎勵學生。紅星為完成☆☆☆高級獎,黃星為完成☆☆中級獎,綠星為完成☆初級獎,學生在課堂中主要進行三級的綜合評價(見表1)。通過不斷指導學生開展自我評價、相互評價,提高學生的評價能力,使學生在閱讀中會批注,自覺批注,并養(yǎng)成習慣。
(二)日常評價
作品展示是日常評價的常用方法,也是獎勵學生的最好方法。課堂中可隨時展示學生作品,每周可進行一次閱讀批注展示評比,學期也可進行閱讀批注評比,并給予一定的獎勵。學生都有被人認可、欣賞的欲望,在這種欲望的驅使下,學生就有閱讀動手批注的興趣。學生在不斷的激勵中喜歡上閱讀,自主做讀書批注筆記。
張必隱在《閱讀心理學》一書中說道:“那些自發(fā)的劃出篇章中的重點和做筆記的學生,能夠用這些方法,突出篇章中的主要概念,并且作為選擇性注意的結果,能夠在以后的檢測中增加對這些重要概念的回憶?!边@也就是說,做讀書批注筆記,既是閱讀中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也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享受審美樂趣。愿學生在閱讀中養(yǎng)成批注的良好習慣,以小習慣,成就大未來。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張必隱.閱讀心理學(修訂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