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親桐
【摘要】高中物理教學過程當中應當加強對學生分析能力、邏輯推理能力、獨立思考能力進行培養(yǎng)。物理屬于自然學科,實際教學過程中應當堅持新課標的理念,同時采取科學有效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以及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從而達到良好教學質量及教學效果。本文主要是關于新課標理念下高中物理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的研究,以供相關專業(yè)人士進行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新課標理念
高中物理 教學改革 創(chuàng)新
學生在學習物理過程中很容易呈現(xiàn)出兩極化趨勢,部分學生對物理會產生濃厚興趣,部分學生厭惡物理學習,缺乏學習興趣,物理學習過程中沒有良好的態(tài)度,甚至無法對某些基本概念進行深入理解,教師應當采取科學有效方法促使高中物理教學的質量和教學效果得到全面提升,改革教育教學方式,實現(xiàn)教學創(chuàng)新。
一、運用情境教學方法促使學生注意力集中
教師應當采取有效教學方法吸引學生注意力,其中情境式教學方法是一種較為良好的教學方式,教師結合教學內容同時采用情境教學方法可以促使學生很快速投入到物理教學活動中,能夠有效提升物理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以及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相對于傳統(tǒng)的物理教學方式而言,使用情境教學模式能夠化被動為主動,有效提升學生學習主動性,但是,使用情境式教學模式過程當中,教師應當注意要結合教育內容進行課堂導人,如果盲目使用情境教學方式,若是效果不夠明顯,又會重新恢復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窠臼之中,所以為了扭轉物理課堂教學局面,應當對情境化教學模式進行合理運用,可以在教學的過程當中采取分組式教學方法,同時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物理課堂之中,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以及自主學習能力,進而可以達到比較良好教學效果。
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過程當中,注意要保證情境和生活比較接近,同時情境能夠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例如,高中物理教材當中有一章節(jié)是關于運動速度的內容,講解過程當中教師為了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可以創(chuàng)設相關教學情境,班級內要求兩個學生分別進行快走,看一看相等時間之內誰走比較遠,或者是要求兩個學生行走相同的距離,看誰花的時間最短,通過這樣的方式進行對比,促使學生能夠深入理解速度的概念,引導學生對物理概念進行獨立思考,增強學生對速度深入認知。除此之外,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應當充分鼓勵學生課堂之上發(fā)表個人觀點,鼓勵學生充分質疑,只有通過這樣方式才能促使學生課堂積極性課堂參與度得到了充分提升,要注意新課標改革的相關要求,要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提升物理教師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
二、開展程序化教學以及提升課堂效率
物理教學的過程中應當采取程序化教學模式,通過程序化教學模式可以促使課堂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得到全面的提升,程序化教學模式主要是來源于美國心理學范疇,是心理學重要內容,程序化教學之中要切實保障開放性、實踐性以及探究性,同時教學的過程當中要關注物理教學的實操性,課堂上采取程序化教學模式促使學生能夠深入對物理知識進行充分理解,促使學生學以致用,將物理知識積極主動運用在現(xiàn)實生活當中。另外,程序化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還應當根據物理教材內容進行詳細及科學設計,同時教師還應當結合班級學生學習實際情況以及考慮學生困難,只有這樣才能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高中物理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還應當引導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特征進行充分關注,引導學生對于物理概念進行深入研究和探討,運用程序化教學方式教師能夠促使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問題,理解能力問題以及解決問題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例如,高中物理教材中有一部分內容是關于曲線運動的,其中,曲線運動和現(xiàn)實生活存在著密切的關系,為了加深學生對于這一部分內容理解,所以教師在講解這一部分內容的過程當中可以采用程序化教學方式,教師要結合圓周運動、向心力等諸多概念,促使學生熟悉曲線運動。
三、創(chuàng)設探究以及開展實驗型課堂
物理本身就是一門實驗學科,為了達到較良好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實際教學過程中應當關注學生自主探究能力以及獨立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實際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課堂上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各種物理實驗操作,達到比較良好物理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物理學科發(fā)展到今天是經過無數(shù)實驗調查產生的結果,所以課堂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當采取實驗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科學調研精神以及物理素養(yǎng),教師還應當對學生進行鼓勵和引導,要求學生主動創(chuàng)新思考,尤其要圍繞著物理教學內容結合生活對于物理知識進行深入研究和探討,提升學生物理知識的運用能力以及物理知識理解能力,進而培養(yǎng)學生探究精神以及鉆研精神。高中物理教學的過程當中,其實有很多知識都比較具有趣味性,尤其某些實驗過程都較為有趣,物理教師研究應當結合教材,同時采取措施調動學生實驗參與性與積極性,進而提升學生實驗操作能力,同時幫助學生實驗過程當中加深對物理知識以及物理概念的認知,例如,在人教版物理教材當中有部分關于電流以及電場的知識,對此,教師可以準備各種不同類型課題,要求學生進行實驗操作,實驗的過程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性思考,要和學生一起進行討論和研究,加深學生對于教材內容的理解,實驗探究過程中要給予學生較大支持,進而促使學生可以順利將實驗完成,同時培養(yǎng)學生良好物理學科素養(yǎng)以及實驗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物理教學過程當中,教師為了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應當對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進行改革,要實現(xiàn)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以及完善,教學的過程當中要結合生活實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以及提升學生課堂參與度,教師在進行物理教學的過程之中,要注意運用情境教學方法促使學生注意力集中、開展程序化教學以及提升課堂效率,另外,教師還要創(chuàng)設實驗型課堂,優(yōu)化課堂教學。只有這樣,才能促使學生物理學科成績以及物理學科素養(yǎng)得到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