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璐 彭玉澄 黃艷春
(新疆醫(y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檢驗科 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目前,臨床上十分注重胃癌的早期篩查,以免患者病情發(fā)展到無法挽回的階段,故而診斷工作尤為關鍵,為了進一步提高胃癌的臨床診斷準確率,本次研究旨在對胃癌臨床診斷中以血清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的臨床價值進行探討。
以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胃癌患者45例納為觀察組,男女比例是25∶20,年齡在28~69歲之間、均值是(50.83±5.14)歲;將同期收治的胃部良性病變患者40例納為對照組,男女比例是26∶14,年齡在27~67歲之間、均值是(50.79±5.03)歲;納入兩組對象的病情均經(jīng)臨床病理學或者影像學診斷證實,未合并重大臟器疾病、重度感染性疾病和免疫系統(tǒng)疾病等。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采用雅培i2000全自動免疫化學分析儀檢測CEA及CA199,采用羅氏602電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檢測CA724,檢測操作根據(jù)試劑盒上的說明書實施。
觀察兩組患者的血清腫瘤標志物指標CEA、CA19-9及CA724之間存在的差異性,陽性判斷標準參照王秋紅研究中的描述,CEA>4.7ng/ml,CA19-9>37U/ml,CA724≥20U/ml,聯(lián)合檢測指標中任何一項是陽性表達,則提示為陽性,反之則為陰性。
計算不同分期胃癌患者的CEA、CA19-9及CA724單項檢測和聯(lián)合檢測準確率,胃癌分期參照楊曉婷[1]研究中的標準描述。
將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詳細整理,以SPSS23.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s)表示,以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以卡方檢驗;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得P<0.05時,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CEA、CA19-9及CA724指標水平,相較于對照組的均高,P<0.05,見表1。
表1 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 (±s)
表1 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 (±s)
組別例數(shù)CEA(ug/ml)CA19-9(U/ml)CA724(U/ml)觀察組4530.15±7.0451.32±9.4516.29±2.36對照組402.70±0.515.62±0.723.12±0.97 t值-24.586830.486632.8938 P值-0.00000.00000.0000
不同分期胃癌患者CEA、CA19-9及CA724指標單項檢測診斷準確率均比聯(lián)合檢測低,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不同分期胃癌診斷準確率 [n(%)]
胃癌是人體消化道惡性腫瘤的一種,患者發(fā)病早期并無典型臨床癥狀,但多數(shù)患者自覺上腹部不適感,而此癥狀和消化不良的癥狀較為相似,故而許多患者并不注重此方面情況。胃癌患者自覺不適感強烈而就診時,大都已經(jīng)發(fā)展到中晚期,而此時許多患者都出現(xiàn)癌細胞轉移的情況,臨床治療和預后效果較差[2]。
人體血清中的腫瘤標志物能夠體現(xiàn)出腫瘤細胞癌變的過程,為該過程中產(chǎn)生的抗原活性物質(zhì),會在患者的血清中大量表達。徐志強[3]的研究中指出,腫瘤標志物為腫瘤診斷和預后評價的重要指標。胃癌患者體內(nèi)的癌細胞病變過程中,亦會產(chǎn)生抗原活性物質(zhì),比如CEA、CA19-9及CA724等,且其分泌量常見異常升高的狀態(tài)。鄭朝旭等人[4]的研究中指出,CA19-9及CA724在胃癌和汗腺癌、乳腺癌等癌癥患者體內(nèi)具有很高的表達,而正常組織中的水平呈較低狀態(tài)。
綜上所述,血清腫瘤標志物CEA、CA19-9及CA724聯(lián)合檢測在胃癌診斷中的價值顯著,能夠為胃癌患者的臨床診療提供參考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