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莉 黎金鳳(通訊作者)
(揚州市中心血站 江蘇 揚州 225012)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引起我國肝炎疾病的主要病毒,我國HBV的攜帶者高達6%左右,是一個“乙肝大國”[1]。其通過多種途徑可以傳播,血液傳播也是其中一個方式,因此作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最主要的檢測指標之一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是采供血機構篩查血液的必須檢測的指標[2]。其檢測方法主要有金標試紙法、ELISA法以及實時熒光聚式酶聯(lián)反應(PCR)等。采供血機構將金標試紙法作為HBsAg的初篩方法,一旦檢測呈陽性反應,就不允許其進行獻血。初篩合格的獻血者獻血后從血袋分別留取三管標本,用于兩種不同廠家的ELISA試劑和一次核酸的檢測。不合格初篩標本也帶回檢驗科用兩個廠家的ELISA試劑復檢?,F(xiàn)將我站2017年1月—10月收集的197份HBsAg金標法弱陽性標本和30351份金標陰性獻血者的靜脈血標本進行ELISA檢測并對其結果分析。
2017年1月—10月收集的HBsAg金標法陽性標本197份和檢測陰性的30351份外周血標本。
1.2.1 儀器 STAR全自動加樣系統(tǒng)(瑞士Hamilton)、FAME全自動酶免分析系統(tǒng)(瑞士Hamilton)、血清學離心機、加樣槍、一次性加樣吸頭等。
1.2.2 試劑 乙肝金標快速試紙條(英科新創(chuàng)),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診斷試劑盒(上??迫A/珠海麗珠)。
對30548份標本分別采用上??迫A和珠海麗珠生產(chǎn)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診斷試劑盒進行檢測。標本用STAR全自動加樣系統(tǒng)進行加樣,加樣結束后采用FAME全自動酶免分析系統(tǒng)進行后處理并得出結果。
從表1中可以看出ELISA法檢測標本的HBsAg陽性檢出率要高于金標試紙法。
表1 兩種方法對30548個標本檢測結果 [n(%)]
用兩個廠家ELISA法試劑檢測標本,任意一家試劑檢測陽性,結果均判定為陽性。
表2 金標與ELISA(兩次不同廠家)法試劑檢測結果對比表 [n(%)]
從表2中可以看出金標法檢測出陽性的標本,經(jīng)過ELISA檢測后約25.4%最終判定為陰性,說明金標法假陽性率仍較高。
根據(jù)實驗結果顯示ELISA試劑的陽性率高于金標法。金標法檢測的假陰性率為0.25%和假陽性率25.4%。這除了在方法學上,金標法在靈敏度和特異性方面都不如ELISA外,還有其他實際工作中的一系列影響。采供血機構對上述檢測結果的處理辦法如下:(1)對金標法陽性和ELISA法雙陽性獻血者進行永久性屏蔽,終身不能獻血;(2)金標法陽性、ELISA法雙陰性獻血者,在其他獻血檢測項目都合格的情況下,可以通知其獻血;(3)金標法陽性、ELISA法單陽的獻血者進行暫時性屏蔽,并通知其三個月以后進行抽血復查,若ELISA檢測結果為雙陰性則允許其獻血者歸隊;(4)金標法陰性、ELISA法雙陽的則需保密性棄血,并永久性屏蔽,不得獻血;(5)金標法陰性、ELISA法單陽的則需保密性棄血,并對其暫時性屏蔽,通知獻血者三個月以后進行復查,若ELISA檢測結果為雙陰性,則允許其歸隊[3];(6)金標法陰性、ELISA法雙陰的,其血液標本再次進行核酸檢測。核酸檢測合格后方可以確認HBsAg項目合格。
為了進一步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防止檢測結果的假陽性過高,采供血機構需要制定合理規(guī)范的檢測流程,對檢測結果應慎重分析。具體如下:(1)在采供血機構,金標法一般用于街頭獻血或者單位團體獻血的初篩實驗。站外采血現(xiàn)場情況復雜,導致檢測人員未按規(guī)定的時間(10min~15 min)觀察結果,這雖篩除了很多強陽性標本,卻漏檢了弱陽性標本[4]。(2)因采血現(xiàn)場實驗條件的簡陋,加樣槍時有被摔,使得加樣量不準,影響結果判斷;而這在實驗室是不可能發(fā)生的;(3)個別標本可能存在HBSAg的基因突變,抑或產(chǎn)生新的其它亞型,通過金標法無法檢出[5]。(4)現(xiàn)場環(huán)境溫濕度達不到要求,過分干燥或潮濕的環(huán)境以及過高或過低的溫度會影響試紙條的靈敏度和特異性;(5)很多外采操作人員一般都是非檢驗專業(yè),其本身的專業(yè)水平有限,時有操作不規(guī)范,以及對檢測結果的判讀因缺乏經(jīng)驗而不夠準確。而檢驗科復做,除了ELISA方法學本身的優(yōu)勢外,一般實驗室的溫濕度都能達到實驗要求,整個ELISA實驗的全部過程都是自動化,避免了人員操作的干擾因素。
因此對金標法檢測后的標本重新檢測就顯得尤為重要。在實際工作中,根據(jù)《血站實驗室質量管理辦法》要求采供血機構需要對獻血者標本應用兩個廠家ELISA法試劑和一次核酸檢測。但有很多采供血機構不對金標法陽性的標本進行其他方法學的復查,筆者認為這是不可取的。通過ELISA法對金標法陽性標本的再次檢測,挽回了部分假陽性的獻血者,保護了他們繼續(xù)行使無償獻血的權利,還可以擴充獻血隊伍;同時消除了這些假陽性獻血者的精神負擔,創(chuàng)造了一定的社會效益,維護了血站的形象;而金標法陰性經(jīng)ELISA檢測陽性的標本,我們會用兩種不同的試劑,將標本和其相對應的血袋上的辮血雙孔復做,只要有一孔有反應性,則將其血液作報廢處理;所有孔都有反應性,則屏蔽該獻血員。部分有反應的則血液報廢,通知獻血者定期復查,兩種試劑檢測都是陰性后,重新恢復獻血者獻血權利。目前,揚州市中心血站對HBSAg的檢測推行了先采用不同廠家兩種試劑盒的兩次ELISA檢測,結果雙陰性的標本再進行一次核酸檢測。一定程度上節(jié)約了核酸檢測的成本,保障臨床用血的安全[6]。
綜上所述,為了保障臨床用血安全,珍惜寶貴血液資源。采供血機構必須提高血液檢測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重視操作人員業(yè)務技能培訓,使其嚴格遵守各項操作規(guī)程以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