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在兵
進入春季后,盡管天氣逐漸轉(zhuǎn)暖,仍然要重視身體的養(yǎng)生細節(jié),以免過早過急地脫衣服,引發(fā)身體的不適。南京市中醫(yī)院金陵名醫(yī)館張鐘愛主任中醫(yī)師提醒,春季養(yǎng)生需注意多風干燥防“上火”,養(yǎng)肝排毒養(yǎng)腸胃。
入春后,雖春風拂面,但仍比較干燥,春主生發(fā),陽氣逐漸上升的時候,很多人的鼻子容易出血,還會出現(xiàn)咽喉腫痛、嘴巴長口瘡,還有不少人出現(xiàn)便秘的困擾……這些癥狀就是老百姓常說的“上火”。提到上火,自然就想到降火,可以選擇黃連上清丸、牛黃解毒丸等。在這里必須要提醒一下,入春后的上火又有肝火、心火、肺火、胃火等之分,也就是五臟六腑皆會上火,降火要也對癥。所以在服用藥物之前,建議找專業(yè)的中醫(yī)師診斷。
在春天,很多地方都會有春菜上市,春野菜如馬蘭頭、馬齒莧、菊花腦等,都有清熱降火的功效。所以,建議大家可以在春季吃一些應季的野菜,涼拌、清炒都可以。不僅有一定的保健作用,還可以平衡去火。
入春后,潤肺除燥也是大家都知道的,這時候可以吃一些梨,梨性寒味甘,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的功效。吃法也很多,比如生食、蒸、榨汁、烤、煮水等,還可以多吃一些枇杷、百合、銀耳、蓮藕、山藥等食物,也具有潤肺健脾功效,適合在春季食用。值得注意的是,春菜和梨相對性味偏寒,所以脾胃不好的人,特別是在春天出現(xiàn)“五更瀉”的人群應該避免多食,以免損傷脾胃。
在春天,人的睡眠也容易出現(xiàn)兩種極端,要么困得不行,要么就是怎么都睡不著。這與肝氣升發(fā)有一定關系。中醫(yī)認為,春天肝當令,立春養(yǎng)陽正當季。眼干、困怠、頭痛、失眠、咽痛、口苦、打嗝、腹瀉、過敏等都與肝功能差有關,是肝應春時的表現(xiàn)。
漢代名醫(yī)張仲景說:“春不食肝”,也就是說人體在春季肝氣比較旺盛,在飲食方面無需多吃補肝的食物,否則會由于肝氣太盛而導致脾氣衰弱。飲食上也要“以平為期”,保持寒熱均衡??筛鶕?jù)個人體質(zhì)情況進行飲食搭配,仍建議吃一些溫性、暖性的食物,如雞肉等;食用韭菜、大蒜等助陽之物時,最好配以滋陰的食物。正所謂“肝木克脾土”,肝氣旺也會傷脾,因此應多食甘味的食物,如大棗、山藥、菠菜、薺菜、雞肉、雞肝等,少吃酸味的食物,如西紅柿、檸檬、橘子等。隨著雨水季節(jié)的到來,在健脾祛濕方面,可多吃薏苡仁、山藥、鯽魚、赤小豆等食物。
入春后,即使春風拂面仍要防春愁,吳師機在《理瀹駢文》中指出:“看花解悶,聽曲解愁,有勝于服藥者矣”,所以即使溫度升高,人也要考慮到疏肝理氣??梢栽谥苣┳屪约恒逶〈汗猓惺艽笞匀坏拇阂?;也可以去花市轉(zhuǎn)一轉(zhuǎn),給自己家里增添一些花木;還可以聽聽音樂,特別是傳統(tǒng)文化里面的古樂,如《百鳥朝鳳》《黃鶯吟》等就是很歡暢的喜樂之樂,笛子獨奏《百鳥行》《蔭中鳥》,古箏獨奏《平沙落雁》,打擊樂《八哥洗澡》等,也是較好的喜樂音樂,它們的旋律悠揚,節(jié)奏明快多變、音色優(yōu)美,愉悅?cè)诵?;更可以根?jù)個人的喜好,去參加一些書畫班的學習。
這些都是靜態(tài)怡情,也可以運動養(yǎng)生。立春時可以選擇踏青游玩,散步慢行,也可以做一些中醫(yī)傳統(tǒng)的“八段錦”“五禽戲”等,不僅愉悅身心,也能起到一定的運動作用,可謂一舉兩得。
(摘自《南京晨報》)
1.桑葚粥:桑葚30克(鮮品60克),糯米60克,冰糖適量。將桑葚洗干凈,與糯米同煮,待煮熟后加入冰糖。桑葚粥可以滋補肝陰,養(yǎng)血明目,適合于肝腎虧虛引起的頭暈眼花、失眠多夢、耳鳴腰酸、須發(fā)早白等癥。
2.枸杞粥:枸杞子30克,大米60克。先將大米煮成半熟,然后加入枸杞子,煮熟即可食用。枸杞粥特別適合那些經(jīng)常頭暈目澀、耳鳴遺精、腰膝酸軟等癥者。肝炎患者服用枸杞粥,則有保肝護肝、促進肝細胞再生的良效。
3.梅花粥:白梅花5克,粳米80克。將梗米煮成粥,再加入白梅花,煮沸2~3分鐘,每餐吃一碗,可連續(xù)吃3~5天。梅花性平,能舒肝理氣,激發(fā)食欲。食欲減退者食用效果頗佳,健康者食用則精力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