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琦君
作為一線的中小學教師,尤其是六年級的英語教師,都面臨著一個同樣的難題——中小學英語教學的銜接。怎樣才能使學生順利地從小學的學習過渡到中學的學習呢?這個問題的解決對于教師和學生都是至關重要的。
中小學的英語教學就好比兩個同心圓,為了共同的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而展開不同形式的教學活動。整個過程中,小學英語教學是初中英語教學的基礎;初中英語教學是對小學英語教學的衍生和拓展,兩者相輔相成、互相依托。經(jīng)過多年的教育實踐研究,筆者認為教師要在中小學銜接的過渡期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教師教學方法的銜接
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和中小學教學內(nèi)容的變化,中小學教師的教學方法有很大的差異。小學英語教學內(nèi)容直觀、生動、形象。小學英語課堂里,隨處可見歡樂的游戲、鮮艷的顏色、動聽的歌聲和有趣的表演,這些使小學生聚焦課堂。相對而言,中學的英語課堂較為沉穩(wěn)。課堂活動以師生或是生生對話互動為主,少了很多表演性質的活動,課堂節(jié)奏快,容量大。教學方法的突然轉變會造成學生不同程度的學習障礙。為了減輕或是避免這樣的學習障礙的產(chǎn)生,六年級英語教師應該相當注意課堂教學方法,如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使用直觀形象的輔助教具以及有感染力的語句。
以音標教學為例,小學教師音標教學中,使用圖片和唱歌作為教學輔助方法,使單調的48個音標變成不同的圖片和音符,便于學生識記。初中音標教學在小學認識和會讀的基礎上要求更加熟練地認知音標,準確拼讀音標以及書寫音標。在教學方法上除了讓學生單調地跟讀外,建議選擇一些小學教過的兒歌或是童謠進行歌唱和朗讀的訓練。例如:教學元音音素/ei/時,就可以和歌謠Rain rain go away相聯(lián)系,增加教與學的趣味性。
同時,在預備班的教學課堂中,教師要盡量放慢教學進度,降低教學難度,減緩思維坡度,提升學生獲得成功體驗的概率,使學生始終都保持學習熱情,而且要積極營造輕松樂學的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從事有意義的語言實踐練習。
二、學生學習方法的銜接
小學生的學習以機械模仿為主要方法,是一種被動的技能培養(yǎng),而且,視、聽、說的活動多于讀、寫的活動。小學階段的學習科目少、內(nèi)容淺,學生易于掌握所學知識;而中學科目增多、內(nèi)容加深,六年級學生的學習難度加大。因此,教師要及時指導他們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
1.課前預習
小學的英語課堂中,一課時的教學內(nèi)容相對較少,課堂中教師運用不同的教學形式組織學生反復操練,模仿教學的內(nèi)容。但是進入初中后,詞匯量和句型等教學內(nèi)容的劇增使得預習成為初中學生重要的學習方法之一。教師應為六年級學生設定預習目標和預習活動,設計預習單,引導學生有效地做預習作業(yè)。有效的預習不僅可以提升課堂的有效性,也能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
2.課堂筆記
課堂筆記對于多數(shù)小學生而言是較為陌生的。但是到了初中,由于學習量的劇增,課堂筆記變成了學生的必修課。英語的知識點除了在學生的教科書上,還會在他們的練習本上、練習卷上、閱讀理解里或是某一基礎題中。整理筆記能讓散亂的知識點系統(tǒng)化,讓學生學得高效。因此,對于剛入初中的學生來說,教師要培養(yǎng)他們及時做課堂筆記的習慣,為高年段的英語學習打好基礎。
3.課后復習鞏固
相較于小學的英語課程,初中英語課程的教學容量大,且節(jié)奏更加快,這就需要學生在做好課堂筆記的前提條件下,課后及時復習鞏固。首先,及時復習可以使學生對知識理解更深入,會有許多新的收獲和啟發(fā),這就是“溫故而知新”的道理。其次,及時復習可以查漏補缺,解決課堂中沒有聽清楚、記下來或者沒有聽懂的知識點,使所學的知識更加完整。最后,課后的復習能使知識系統(tǒng)化,提升學生歸納知識的能力,促使學生由小學的被動學習轉變成主動的自主學習。
三、教學評價的銜接
任何教育教學法的成功都離不開有效地評價。學生的學習也是如此?!捌じ耨R利翁效應”給我們的啟示是:贊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種能量,它能讓人變得自信,有積極的動力。在中小學銜接階段,要建立有效的教學評價體系。教師應當將過程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相結合。例如,教師可以將學分引入到評價體系。課堂、作業(yè)、活動、表演等每一項活動過程中的表現(xiàn)都會獲得一個相應的學分,加上定期的學業(yè)測試成績,綜合評價學生課前、課中、課后各方面的學習情況,使得評價更加科學合理,同時激勵學生關注學習過程。
總之,處理好中小學英語教學的銜接問題,無論對老師還是對學生都是大有裨益的。作為教育工作第一線的教師,應當關注學生各方面的需求,從課前預習、課中操練和課后評價等方面精心設計,幫助學生平穩(wěn)度過關鍵期。
參考文獻:
[1]曲征.淺議在初中英語中實施音標教學的策略[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4(15):132.
[2]蘇紅燕.初中英語音標教學策略探究[J].廣西教育,2015(41):92-93.
[3]劉瑞潔.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之我見[J].河北教育,2005 (10).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