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
2018年的最后一天,記者在故宮游玩,有幸偶遇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并跟隨單霽翔一起度過了一次難忘的故宮“跨年之旅”:從2018年最后一天的上午到夜幕降臨,單院長在馬不停蹄的忙碌中,親自送走2018年的最后一位觀眾。十幾個小時之后的清晨,單院長又出現(xiàn)在午門的大門外,迎接2019年的第一批觀眾,故宮和他的“守門人”也邁進新的一年。
衛(wèi)生間改造??? 凸顯人文關(guān)懷
上午10點半的故宮御花園,遠遠就看見身穿黑色冬裝掛著胸牌的單院長正帶著一群客人參觀,得知我是經(jīng)常來故宮采訪的記者,單院長發(fā)出邀請:“愿不愿意跟著我走走?”跟著單院長游故宮,這樣的機會誰能拒絕呢?
跟著單院長走了沒幾步,就聽院長說,這是咱們參觀的第一站——衛(wèi)生間,說著一轉(zhuǎn)身他就進了御花園外的一個公共衛(wèi)生間,一邊走還一邊說“不許拍照啊”,然后鉆進男廁,沒影了。早知道單院長是著名的冷幽默段子手,今天終于體會到了。
等到單院長從廁所出來,他問我:“你覺得廁所有什么變化嗎?”我發(fā)現(xiàn),女廁比以前大了不少,內(nèi)部重新進行了裝修,干凈漂亮了很多。單院長說,這就是故宮2019年將要開始的“廁所革命”,御花園的衛(wèi)生間是第一個完成改造的?!耙郧芭畮饷娼?jīng)常排長隊,我們把原來男廁女廁位置換了一下,男廁加上吸煙室和休息室改造成了女廁,這樣更科學(xué),內(nèi)部重新設(shè)計裝修,提高了檔次?!?/p>
一位院長,竟然如此關(guān)心廁所這樣的小事,多少讓人有些吃驚。不過,接下來我發(fā)現(xiàn),單院長還關(guān)心更小的事:一邊走著,他忽然彎腰從地上撿起了一個很小的紙片,一直拿在手里,直到找到一個垃圾桶扔了進去。“故宮的地上不能有紙片垃圾,如果地上沒有一片垃圾,觀眾也就不會扔了。包括在墻上刻畫的,一旦出現(xiàn)我們會如臨大敵立刻擦掉,墻上沒有劃痕別人也就不畫了?!眴卧洪L說,他四五年前下來巡查老得撿垃圾,現(xiàn)在基本走一趟下來也撿不到一片。
其實正是這些點點滴滴的小事,讓故宮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例如,以前故宮的端門廣場、御花園沒有座位,很多人席地而坐。單院長定制了觀眾座椅,還將御花園花池等改造成可供觀眾休息的座椅,這樣可以供近400名觀眾在此休息。端門廣場把樹坑填平了,在樹坑上做一圈樹凳,加上靠背座椅和餐桌椅,一共能給觀眾提供近千個座位。
在隆宗門內(nèi),我注意到新豎起了一個“母嬰室”的牌子,單院長說,“之前有觀眾反映沒有母嬰室,帶兒童參觀多有不便,2018年我們就利用原有辦公用房改造設(shè)立了一個。”院長還補充道,“觀眾走到這里正好走完三大殿,走了一半,累了,2019年我們還要把后左門、后右門內(nèi)原來的商店收回改造,提供熱水,變成老弱病殘孕專用休息室?!?/p>
“文物要有尊嚴(yán)??? 不能蓬頭垢面”
跟著單院長一路向西,走過太和殿的右翼門,單院長指著這扇打開的大門說,過去這個門從沒打開過,原來這一帶都是非開放區(qū),現(xiàn)如今,太和殿的左翼門和右翼門都打開了,景觀一下子豐富起來。
實際上,多年來故宮老觀眾都對一塊牌子記憶深刻,牌子上寫著“非開放區(qū),觀眾止步”,因為故宮70%的范圍都曾立過這種牌子?!岸颊f故宮建筑多,可觀眾看不到它的館舍宏大,都說故宮藏品多,但是99%的藏品睡在庫房里,絕大多數(shù)觀眾進了故宮以后,只能沿著中軸線走,看看皇帝坐在什么地方,躺在什么地方,在哪兒結(jié)婚,就穿過御花園走出去了。”單院長覺得這不是一個博物院應(yīng)有的樣子。
“過去觀眾沿著中軸線走,只能觀看三大殿,連一棵樹都沒有,現(xiàn)在出右翼門一看,非常漂亮,有古松、有十八槐;出左翼門是箭亭廣場,過去騎馬射箭的地方,視野一下子就開闊了?!眴卧洪L表示,故宮為了打開這兩扇門也付出了很艱辛的努力,總共拆了135棟臨時建筑。
單院長自嘲:“故宮院長是個高風(fēng)險的崗位,有今天沒明天,整天提心吊膽怕出事兒?!钡且驗榕鲁鍪聝海瑸榱吮WC文物的安全,就不開放,不拿出來展覽,這個思維方式單院長覺得有問題。
“過去的思維方式是,要保證文物安全,拿出文物越少越安全,都在庫房鎖著才安全,所以拿出來展出的不到1%。一個瓷器掉地下摔了,博物館的責(zé)任,全世界都知道;反過來,一屋子的古代服裝、織繡、±也毯全腐爛了,一點責(zé)任沒有,屬于自然腐蝕,這個機制得改變,現(xiàn)在我們就要反過來做?!?/p>
單院長說他的原則是“能開的全都開”,比如新開的家具館,“過去是6200多件家具都在庫房里,90多個小庫房最高摞了11層,現(xiàn)在都拿出來,建了家具館,處理好就沒危險。”
故宮有10200件雕塑,過去沒有展廳,后來成立了雕塑館,其中兩尊菩薩3米多高,是1500年前北齊的雕塑,非常珍貴,而且在館內(nèi),秦始皇兵馬俑也神采奕奕地展出來了?!八晕奈锉仨氁凶饑?yán),文物不能蓬頭垢面,必須要融入到人們的生活才更有尊嚴(yán)。”
以后管道?????? 再也不會穿紅墻了
跟著單院長一路向西往隆宗門方向走去,忽聽單院長一聲低呼:“我們就怕這種大高跟鞋。”原來前邊不遠處一位女觀眾穿的皮鞋鞋跟又細又高,走路咯噔咯噔的?!斑@要是去御花園,踩上甬道,那個小石子就會崩出來?!眴卧洪L滿臉的心疼,他說為了保護故宮的地面,曾經(jīng)一度請觀眾穿鞋套,但是沒能推行開,現(xiàn)在全憑觀眾自覺,他請大家最好穿軟底鞋參觀故宮。
可以看得出來,單院長對故宮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甚至對一個小石頭都是有感情的。我曾經(jīng)聽過單院長的演講,他對于故宮的歷史、數(shù)字甚至故宮貓等等幾乎如數(shù)家珍,那份熟稔的背后透著他的熱愛和艱辛付出。據(jù)說單院長上任伊始,就在5個月里走完了故宮的9371間房屋,自1420年紫禁城建成,只有兩人做到了這件事:單霽翔和他的秘書。
跟著單院長走過冰窖對面的一堵正在施工的紅墻,他的臉上又露出心疼的表情,“我們的苦惱就是熱力等各種管道,因為施工,不得已在這里做了一面假墻?!睘榱俗吖芫€,紅墻上有幾個很顯眼的孔洞,古建筑遭到破壞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事。但單院長表示,這樣的事情以后不會發(fā)生了,他面帶神秘的表情說:“敢不敢跟我去一個地方,故宮職工都沒去過,就是里面太臟,你這衣服怕是夠嗆?!?/p>
我注意到單院長黑色的工作服上蹭了不少土,尤其是一雙鞋,很舊而且滿是灰塵,已經(jīng)看不出原來的顏色,照他的說法,他經(jīng)常出入那個很臟的地方,這究竟是個什么地方呢?單院長帶著我們一路向西,快到西門附近是一片施工圍擋,進去是紅色的工棚,空地上停著鏟車等施工車輛。跟著單院長走進工棚,眼前的情景令人大吃一驚,里面塵土飛揚,地面被挖了一個很深的大坑,一層一層的樓梯通往地下深處,下面隱約可見管道?!斑@就是故宮正在建設(shè)的地下管廊”,單院長很自豪地告訴我。
“故宮要在紅墻以外建一圈市政管廊,最深到14米。為什么這么深?因為故宮地下3米以內(nèi)是文化層,怕有文物,躲過這層,加固以后在底下鋪設(shè)管道,里面將來要進17種管道,建好以后,管道再也不用穿紅墻、穿古建筑了?!眴卧洪L滿臉欣慰。
這個工程最終要到2020年6月才能完成,“我們所有的古建筑維修都會在那時竣工,迎接故宮600年的生日?!眴卧洪L很憧憬那一天的到來。
送走2018年最后一位觀眾
下午4點半,單院長、主管安全的副院長李小城和安全部門的主管領(lǐng)導(dǎo)出現(xiàn)在隆宗門附近,此時已是夕陽西下,這一天北京全天溫度都在零度以下,傍晚更是寒氣刺骨,我穿著羽絨服還凍得一直打哆嗦,單院長卻依然精神抖擻。
故宮開放管理處每天最后的一項任務(wù)是封門,隨著閉館音樂聲響起,工作人員穿上熒光“清場背心”開始拉網(wǎng)式清場,確保所有的觀眾都能離開故宮。這些年不乏因為各種原因總想在故宮過夜的觀眾和工作人員玩“藏貓貓”,所以清場需要特別仔細,無論雨雪,工作人員都要鉆山洞、爬假山、轉(zhuǎn)小院,搜索每一個隱秘的角落。
清場完畢之后就是鎖門了,喧鬧了一天的故宮又重回寧靜,烏鴉開始回到這個原本屬于它們的世界,在上空盤旋、覓食,二百多處古老的大門次第閉合。
單院長也穿上“清場背心”,和開放管理處的工作人員一起,檢查一道道落鎖的大門。我發(fā)現(xiàn)工作人員鎖門都有一個不自覺的動作,鎖上后再使勁拉幾下鎖,再左右晃兩下。王昆科長解釋,這是為了防止門鎖回簧,一旦鎖沒有鎖上,不管文物有沒有事,都是天大的事。
親自送走每年最后一位觀眾,親自迎接新一年第一位觀眾,單院長堅持這樣做已經(jīng)是第七個年頭,之所以這么做,我想正如他所說,要盡到一個“看門人”的職責(zé),他曾經(jīng)說過:“我從三個月大時被父母抱到北京,住了很多的四合院,萬萬沒想到退休前的最后一個崗位,是在北京最大的四合院‘看門。這個院子很大,這個‘門不好看。”
整個故宮?????? 就是最大的展廳
下午5點半,我跟著單院長和故宮一眾主管領(lǐng)導(dǎo)又從北邊的神武門來到南邊的午門,爬上城墻來到展廳里,只見這里一片繁忙,主管展覽的副院長任萬平和展覽部的策展人帶領(lǐng)工人正在緊張地加班工作,展臺和展柜已經(jīng)搭建了起來,但是展品還沒有放進去。
這里正在布展的是故宮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展覽:“賀歲迎祥——紫禁城里過大年”(1月6日起,展覽已經(jīng)開始,將持續(xù)至4月7日),屆時,整個故宮都將是展廳,展現(xiàn)清朝鼎盛時期紫禁城里過大年的盛況。
從故宮各殿一路走來,其實已經(jīng)明顯感到了過年的氛圍,大門上的年畫、門神和對聯(lián),大殿和走廊掛出的各式宮燈,都是故宮前所未有的。
單院長告訴我,這次“過大年是故宮展出文物最多的一次,春節(jié)不能光是吃吃喝喝,也不是只有舞獅子、掛燈籠,春節(jié)有非常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以前紫禁城里過大年,過各種節(jié)日,遺留了大量文物,我們就設(shè)置不同的節(jié)日主題讓這些文物和大家見面?!?/p>
立天燈、萬壽燈曾是清代早中期過年最盛大的活動之一,從立到撤,前后要動用8000多人次。這次展出,通過故宮研究人員的努力,不但在文獻中查出天燈、萬壽燈的使用方式、歷史沿革,乃至各部分的詳細尺寸,更是在各個庫房中找到了燈身模型、燈聯(lián)小樣和燈桿原件,成功復(fù)原出來,展覽時將重新豎立在乾清宮和皇極殿的臺基上。過大年還會展示過年不可或缺的“節(jié)物”,如福字、春聯(lián)、春條、門神等,以及歲朝圖、天燈、萬壽燈、宮燈等富于宮廷特色的器物,觀眾可以看到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五代皇帝書寫的“?!弊帧?/p>
單院長表示,故宮“過春節(jié)”,豐富了觀眾的文化生活,同時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利于文物“延年益壽”?!肮蕦m藏有1400盞精美宮燈,一度都存放在盒子里。這次春節(jié)項目啟動,每一盞燈都被精心修復(fù),還補齊了燈穗等。之后被懸掛在宮內(nèi),烘托節(jié)日氣氛。春節(jié)只是一個開始,端午、中秋等傳統(tǒng)節(jié)日將被逐一開發(fā),讓觀眾能在紫禁城里感受到濃濃的節(jié)慶氛圍,讓更多文物藏品活起來?!?/p>
布置妥了2018年最后一天的工作,單院長走出展廳的時候已經(jīng)7點多了,站在午門上往下看,近處是昏暗肅穆的巨大宮殿,遠處則是華燈初上的北京城,此地仿佛是歷史和現(xiàn)實的交匯處。
1420年永樂皇帝建造的紫禁城,即將迎來它的六百歲生日,單院長曾經(jīng)立下志愿:“要把一個輝煌壯麗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600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