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文舟
豐收是喜悅的,在云南省臨滄市耿馬縣芒見傣族村,還有一個專為豐收而存在的節(jié)日——“谷魂節(jié)”。當田里的稻谷漸漸在秋風中變得金黃,村中的長老便會召集族人,把“谷魂節(jié)”提到議事日程上。
芒見傣族村的“谷魂節(jié)”古已有之。時間一般是秋收之后的某個吉日,根據(jù)稻谷成熟的遲早,這個吉日也沒有刻定在某天。芒見傣族同胞自己的節(jié)日頗多,著名的有潑水節(jié)、關(guān)門節(jié)、開門節(jié)等,有的與佛事活動有關(guān),有的純粹是歡樂,而谷魂節(jié)則是慶賀豐收的節(jié)日,在這個“稻”作為文明歷史的芒見傣族村里尤為重要。
為了過好谷魂節(jié),全村120多戶人家都會選出代表商量相關(guān)事宜。除了傳統(tǒng)的祭祀寨神,迎接谷魂等活動,總要想辦法讓活動變得更豐富,更吸引人。2018年雨量多,稻谷熟得遲些,日子只能稍作調(diào)整,但不管怎么調(diào),都得挑選一個吉祥的日子。村里的長者經(jīng)過多方考量,最后把日子定在11月3日。
谷魂節(jié)這天,萬里無云陽光燦爛。天微微泛亮,村里的廣場上早已人聲鼎沸,人們按照分工忙碌著。玉少和玉弄的任務是把大米裝袋,這是芒見傣族同胞給節(jié)日準備的厚禮,也是他們在展示自己的特色產(chǎn)品。艾勞家住在寨神樹下面,所以他得負責祭祀寨神。天微明,艾勞就已殺好雞煮好飯。這是緊緊圍繞稻谷豐收的一項重要的祭祀活動,除了有祈求寨神保佑谷魂節(jié)這一天一切順利之外,還有對寨神的感恩之情。如果說春耕時的祭龍是一年水稻生產(chǎn)的開篇,那么豐收之際的祭寨神,就是豐收的總結(jié)。
寨神所在的位置位于山半腰的密林,站在這里可俯瞰全村,并沿著與村接壤的稻田一路延伸到遠方。讓芒見出名的是稻米。這里出產(chǎn)的優(yōu)質(zhì)稻米的品種叫82-2,曾經(jīng)是耿馬土司府的貢米,現(xiàn)在則是傣族同胞的一日三餐。艾勞燃香化紙誦經(jīng)禱告,參與祭祀者配合默契,整個祭祀寨樹的活動嚴肅莊嚴。
山神祭祀結(jié)束后,全村的老人們都要穿戴整齊在佛寺集合,去喊谷魂回家。排在隊伍最前面的男人,懷抱一只雄赳赳的公雞。喊谷魂的公雞非常有講究,雞毛要通體紅亮,雞冠要立得像山,既不能老得無精打采,也不要那種還沒叫通的,還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喊谷魂的公雞打鳴一定要宏亮高亢。
跟在后面的老人,帶著燒熱的石頭,以及打谷子的卷席等工具。每位老人都會牽著自家的小孫女小孫子,邊走邊教他們明白一粒稻谷的身世。這是一種教育方式,孩子在耳濡目染間學會了尊重勞動與珍惜糧食。傣族少女挑著籮筐,跟著隊伍整齊地從寨子走向稻田。
喊谷魂儀式在龍女古潭展開。女人們開鐮割谷,男人們操持著類似鐮也狀的木把敲打,一邊打一邊唱歌。兩名吹牛角號的老人鼓著腮幫不停地吹奏,據(jù)說牛角號能喚回行已走遠的谷魂。谷魂能不能聽到,我們不得而知,但悠揚的牛角號確實讓山發(fā)出陣陣回音。年長的婦女則把脫粒后的稻谷進行風篩,借助秋風揚棄癟谷和稗子,然后進行裝袋。這時候,祭祀的老人捋了一下雪白的胡須,大聲唱道:“谷魂啊谷魂,你是王,谷魂啊谷魂,你是主。千畝黃谷已歸倉,千畝稻草已堆齊。谷魂啊,快回家,谷魂啊,快歸倉!”聲音有些沙啞,但絕對高亢,與牛角號達到共鳴,想來,即使再遠的谷魂也會聽到呼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