逯富紅
在現(xiàn)代漢語里,牛溲馬勃也作牛溲馬渤,是一個常見的成語,比喻表面看似微賤但卻內(nèi)在又很實用的事物。鮮為人知的是,現(xiàn)實生活中,牛溲馬勃,則又分屬不同的中草藥,同時,也包含了好多與傳統(tǒng)中醫(yī)相關(guān)的知識和文化。
牛溲,一說為牛尿,通常用作肥料,宋人周密在《齊東野語·馬塍藝花》中,曾有如下描述:“凡花之早放者,名曰堂花,其法以紙飾密室,鑿地作坎,緶竹,置花其上,糞土以牛溲硫磺,盡培溉之法。”除此之外,也有一定的藥用價值?!侗静菥V目·獸一·牛溲》中說其“氣味苦辛,微溫無毒”,有“主治水腫、腹脹、腳滿,利小便”的功效。一說為車前子,是一種隨處可見的中草藥?!吨袊幍洹份d其有“清熱利尿、滲濕通淋、明目、祛痰”之功效,用于“水腫脹滿、熱淋澀痛、暑濕泄瀉、目赤腫痛、痰熱咳嗽”等癥。值得一提的是,其又可食用,不管青炒涼拌,還是熬粥煮湯,都是不可多得的時令美味。
馬勃,在民間通常叫做牛屎菇、馬蹄包、藥包子、馬屁泡。形圓如蘑菇,味嫩似豆腐,既能入藥,亦可為食。由于從屬菌類,所以馬勃多生于濕潮敗腐之處。其名最早見于《名醫(yī)別錄》;稱其“味辛平無毒,主治惡瘡馬疥”。南梁陶弘景,又對其性狀做了形象直觀的描述:“紫色虛軟,狀如狗肺,彈之粉。”至于其功能,說得最詳盡的,當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馬勃輕虛,上焦肺經(jīng)藥也。故能清肺熱、咳嗽、喉痹、衄血、失音諸病。李東垣治大頭病,咽喉不利,普濟消毒飲亦用之。”而在現(xiàn)代中醫(yī)臨床實踐當中,馬勃依然是治療傷口止血,咽痛失音等癥的必選之藥。
關(guān)于牛溲馬勃的出處,一般觀點認為,最早出自唐代韓愈的《進學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馬勃,敗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無遺者,醫(yī)師之良也。”當時,身為國子監(jiān)祭酒的韓愈,在給太學生講課時,借平日里看似毫無用處的“牛溲馬勃和敗鼓之皮”,也會在特定的時機,彰顯獨到的價值。進而闡明如下道理:“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蓖瑫r勉勵大家在學習中力求做到兼收并蓄、靈活變通。后來,宋代的黃毚在《謝兩浙陳運使許薦啟》中,也以此為喻,說到了同樣的道理:“竹頭木屑,馬勃牛溲;成豫兼收,未嘗輕棄?!倍鴮εd疡R勃之評價,達到極致的,又莫過于清代文人李漁,在其著作《閑情偶寄》中以其和名貴中藥材人參、茯苓相提并論:“收牛溲馬勃入藥籠,用之得宜。其價值反在參苓之上。”可見,其在人們心目中的位置也確實非同一般。
其實,除有極其廣泛的藥用價值外,牛溲馬勃不擇地勢、隨遇而安的品質(zhì)與精神,也很值得稱道、敬佩。在生存環(huán)境的要求上,無論前者,還是后者,從來都不講究絲毫。尤其是車前子,就算種子落于人來人往的大路邊,也依然能枝壯葉茂、拼命生長,頑強的生命力不可謂不稀有罕見。正是出于以上原因,才引得古往今來的無數(shù)文人墨客無比鐘情、無比青睞,常以之用來以物喻人、抒情言志。《宋史·吳潛傳》中說:“愿陛下篤任元老,以為醫(yī)師;博采眾益,以為醫(yī)工。使臣輩得以效牛溲馬勃之助,以不辱陛下知人之明。”明代王世貞在《與樊侍御書》提到:“某不佞,聞古有助于人者,牛溲馬勃亦不卻也?!鼻宕~燮也在《原詩》中寫道:“無如點金成鐵手用之,反不如牛溲馬勃之可奏效?!?/p>
(陳昌喜摘自《團結(jié)報》2018年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