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海軍
摘 要:多繩摩擦式提升機,根據(jù)國家安全使用標準,首繩使用年限為兩年,到期后需要進行更換。中國黃金集團夾皮溝礦業(yè)有限公司,目前正在運行的多繩摩擦式提升機有9臺,根據(jù)使用時間逐步需要更換首繩,每次換繩前針對不同提升機的實際使用環(huán)境編制更換首繩方案。首繩更換是多工種參與、多水平交叉作業(yè),工藝復雜,人員較多的一項繁瑣的工作,主要是采取舊繩帶新繩完成新繩的豎井掛設工作,再以新繩帶舊繩完成舊繩的豎井回收工作,最后利用罐籠上端的液壓平衡裝置進行調繩,從而實現(xiàn)多繩摩擦式提升機的首繩更換工作。以下就夾皮溝礦業(yè)有限公司三道岔礦的多繩摩擦式提升機首更換的過程進行簡要的研究分析。
關鍵詞:多繩摩擦式提升機;首繩;板卡子;張力平衡裝置;罐籠
中圖分類號:TD5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9)02-0072-02
夾皮溝礦業(yè)有限公司三道岔礦0米中段,豎井深度515m,提升深度為470m,采用型號為JKMD2.25*4I多繩摩擦式提升機,首繩6V*30+FC直徑Ф22mm,尾繩型號18*7+FC直徑Ф32mm,井口位于0m中段,井底位于470米中段(罐籠運行位置),采用2臺2號多繩摩擦式罐籠東西側布置,西側為1號罐籠(靠近人行間側),東側為2號罐籠。目前首繩已經達到使用年限,需要更換新首繩,根據(jù)三道岔礦0m豎井實際工作條件,編制如下?lián)Q繩方案以及安全措施:
1 方案概述
將4根新首繩分別重新盤至帶制動的線盤車上,按照首繩旋向左右左右的順序,穩(wěn)固在前車場距井口10m的場地上。利用3噸臨時絞車從2號井筒處分別牽引繩盤車上的新首繩,通過上天輪至卷揚機室,繞過提升機卷筒,牽引至下天輪至1號井口(靠梯子間的井筒),在井口新繩從張力平衡裝置的桃形環(huán)下部空隙中穿過,采用φ22貓爪卡做成繩圈,并將新舊繩卡到一起,多余的繩頭用鐵絲扎牢。
信號工打點開動提升機下放1號罐,上提2號罐,每個20米打一道板卡子,2號罐提至井口,然后分別斷開2號罐的4根舊繩。把新繩分別經過楔形繩環(huán)的桃形環(huán)穿過做好繩頭后,以新繩帶舊繩從2號罐側吐出。把1號罐籠提至井口,用繩卡把2號罐側八根繩卡住,算出新繩的伸縮量后,斷掉舊繩,把多余的新繩切掉開始做新繩頭,然后吐出剩余的舊繩,完成了本次換繩作業(yè)。這樣,作業(yè)人員都在0m作業(yè),避免了井下井筒中作業(yè)的危險。既能保證人員的安全,又能提高換繩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 具體施工步驟:
2.1 準備工作
(1)施工前,對卷揚機附屬設備進行檢查維保,確認無誤后,施工負責人將運送到現(xiàn)場的施工材料清點好。用起重機把新繩繩盤車固定在前車場錨桿上或鐵道上,把繩盤車按照舊繩的左右捻的順序擺放到井口前車場各適當?shù)奈恢蒙?,分別在線盤車前5m處用原木打上壓杠。(2)將2號罐籠裝入2臺重車(總重量保證至少3噸),配完重車后,進行遛罐試車,確保無誤后,把1號罐籠停放到井口適當?shù)奈恢茫ü揄斉c井口平齊)。(3)利用3噸引繩絞車的鋼絲繩先后分別與新繩頭卡牢進行引繩,兩卡之間用綁線把新舊繩捆綁固定在一起。(4)當繩卡經過天輪和卷筒時,負責天輪組和卷筒組看護好繩卡子,防止繩卡過天輪和卷筒時,對天輪和卷筒造成損壞。(5)當新繩頭到達井口后,井口組把相對應的新繩從張力平衡裝置的桃形環(huán)下部空隙中穿過,反向彎曲將新繩留出約2m長,繞過桃形環(huán)繩環(huán),用5付φ22鋼絲繩夾把繩頭和新繩子卡牢固定。再用5付φ22鋼絲繩夾將新繩和舊繩卡接在一起,繩卡間距300mm,多余的繩頭用鐵絲扎牢,楔形環(huán)的棱角處用皮帶墊上,防止磕繩,如圖1所示。此時卷揚室將新繩撥到備用繩槽中,防止新舊繩產生摩擦。
2.2 新首繩罐道掛設
(1)井口準備完成后,由安全監(jiān)督總負責人進行現(xiàn)場確認,一切正常后,將新繩撥入備用繩槽,通知卷揚工以0.1m/s的速度開車,下放1號罐籠,隨著罐籠的下放,每隔25米停一次,井口打板卡,待打完板卡后,通知卷揚開車,依次進行。直到2號罐提至井口位置,卷揚停車,準備拆除舊繩和固定新繩作業(yè)。(2)此時繩盤組要按照主機下放的速度控制轉動繩盤,同時控制壓杠的松緊度,防止因配合不協(xié)調,舊繩帶動新繩而拖倒繩盤車,由井口組負責查看新繩,下放的過程中是否有無摩擦、碰撞和打結的現(xiàn)象發(fā)生,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立即停車處理。(3)隨著1號罐籠的下放,舊繩帶動新繩下放到了470m中段,2號罐也達到上井口適當?shù)奈恢?,此時井口組的人員在1號罐籠側用專用的卡繩器把四根新繩和四根舊繩在1號井筒卡住,并在新繩上用膠布做好記號。(4)卡住繩后,分別依次斷掉2號罐相應的舊繩,用1噸的倒鏈把新繩拉緊,然后把新繩經過楔形繩環(huán)的桃形環(huán)穿過做好繩頭,保證每根新繩都受力,把多余的新繩用氧氣切掉。(為了確保安全,每次只能抽掉一個舊繩頭,確保另外的三根舊繩受力)新繩頭都做好后,慢動罐,上提1號罐,撤掉1號罐籠側繩卡,所有的新繩開始受力。
2.3 舊首繩,板卡子回收
(1)信號工打點聯(lián)系卷揚工,開始反向開動提升機。上提1號罐,井口回收板卡,繩盤組也隨著上提的速度開始緩慢的按照繩子的排序回收舊繩到后車場。(2)1號罐籠到達井口合適的位置時,井口組發(fā)出指令停車,算出新繩的伸縮量后,分別抽掉4根舊繩把多余的新繩切掉開始做新繩頭,(為了確保安全,每次只能抽掉一根舊繩,確保另外的三根繩受力)把新繩均固定完后,開始調繩,使得新繩開始受力了。在井口1號罐側切斷舊繩,用2個繩卡子相距8米,把舊繩固定在新繩上,反向開車經過卷筒,天輪下放到1號罐籠側,把舊繩從1號罐籠側回收到后車場,此時天輪組和卷揚室組注意拆解繩卡,防止繩卡對導向輪和卷筒造成損壞。(3)此時首繩更換完畢,給4個罐籠的張力平衡裝置打壓,重新調繩,使首繩受力均勻,試車驗繩。
3 重量計算
罐籠兩側靜張力差大小的計算,是更換首繩安全工作中重要事項之一,必須保證在多繩摩擦提升機靜張力差范圍內,本次換繩重量計算如下:
1號罐側,新繩下放至470m中段后:新繩及板卡子重量:2.1kg*630m*4根+30kg*25副=6042kg=6.04t;2號罐側配兩臺重車重量3t,靜張力差為6.04-3=3.04t,相當于2號罐空罐,1號罐提升2臺重車。提升機的靜張力差為6.5t,滿足提升要求。
4 人員組織
在具體開始施工時,為了確保施工當中分工明確到組,落實到每個人,共分為如下6個自然組:
(1)安全監(jiān)護組:
公司安全環(huán)保部:1人
三道岔礦安全工段:安全員
機修廠:生產廠長(安全總負責)
負責整個換繩過程中的安全監(jiān)督、監(jiān)護工作。
(2)繩盤組:
負責人:1人
參加人員:安裝班組8人,四個繩盤,每個繩盤2個人看護。
主要負責任務:
1)開始下放新繩的時候,隨著主機勻速的轉動繩盤。
2)收舊繩的時候,把舊繩按照有規(guī)律的排序,把舊繩均勻的擺到后車場。
(3)井口組:
負責人:1人
參加人員:安裝班組6人
主要任務:
封閉好井口,新繩經過導繩輪、卷筒下放到井口后,新繩做繩頭,與舊繩卡牢。
(4)卷揚室組:
負責人:1人
參加人員:2人
主要負責任務:
貓爪卡子經過卷筒時,在卷筒前后重新把新繩和舊繩卡住,然后打開后側的繩卡子。將新繩撥至固定塊上。
(5)天輪組:
負責人:1人
參加人員:2人
主要負責任務:
負責看護天輪處,防止新舊繩攪在一起,及松開固定經過導繩輪處的繩卡子。
(6)信號卷揚工:
三道岔礦2名信號工,2名卷揚工。
負責打點信號的傳輸工作,卷揚的操作工作。
5 施工安全措施
(1)施工前,由三道岔礦對0m中段至470m中段井筒內部浮石雜物進行清理,由施工安全負責人組織全體施工人員貫徹安全技術措施及安全技術交底。對全體施工人員進行排查,發(fā)現(xiàn)不適合作業(yè)的人員嚴禁參加施工。(2)本次換繩屬多工種、多水平交叉作業(yè),工藝復雜,人員多,為保證施工順利進行,必須服從統(tǒng)一指揮,各施工組負責人必須盡職盡責為安全負責;各施工組的作業(yè)項目要保質、保量、保安全。(3)絞車司機要聽從指揮,聽清信號后方可動車,開車要平穩(wěn),施工期間不準離開絞車。(4)進入井筒或靠近井筒1m以內及登高1.5m以上作業(yè)人員,必須系好安全帶,安全帽要系帶。安全帶在使用前應仔細檢查好,應無斷裂、缺損等影響安全使用的缺陷。使用時,系在牢固可靠的固定物體上,并要高掛低用,嚴禁低掛高用。(5)帶新繩及放繩過程中,看繩盤人員應位于繩盤兩側或后側,不能在繩盤前側,防止繩盤一旦被拉翻或前移時傷人。當繩盤出繩過快,新繩余量過多或繩盤卡住,有拉翻繩捆危險時,必須及時打點停車。(6)斷新繩時,事先準備好水桶、滅火器等滅火器材,斷繩點應盡量選在井筒外,防止火星落入井筒,防止傷到新繩。(7)施工中所用的各種起重用具、材料,都應有足夠的安全系數(shù)。(8)夜間施工,各作業(yè)地點必須有足夠的照明。(9)新繩長度必須認真計算,認真核對,保證換繩后張力差、繩長達到要求。(10)凡參加施工人員,有權拒絕違章指揮,杜絕“三違”,確保“三不傷害”。
6 結語
多繩摩擦式提升機,生產使用越來越多,首、尾繩,罐籠的安全的使用,直接影響著企業(yè)的安全生產。采用此方案,已對夾皮溝礦業(yè)有限公司的9臺多繩摩擦式提升機進行首繩更換,已經正常投入生產使用,首繩的更換工作歷時時間較長,豎井作業(yè)危險性極高,尤其新首繩罐道掛設施,必須保證每道板卡子之間的4根新繩都能夠繃緊,否則新繩在豎井運行時容易剮蹭鋼梁或打結,導致新繩報廢或出現(xiàn)其他安全事故。
參考文獻
[1] 魏大恩.礦山機械[M].冶金工業(yè)出版社,2017.
[2] 戴瑞生.礦山固定機械手冊[M].煤炭工業(yè)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