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介紹了初中英語課堂教學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使用填空性活動。對課堂填空活動的必要性進行了分析,提出了相應的實踐路徑。
關鍵詞:英語;課堂;填空性活動
《英語課程標準》在實施建議中提到:“在教師中應當堅持以學生為本,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個體差異,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為學生繼續(xù)學習奠定基礎?!泵鎸θw學生是所有學科教學最基本的要求,但是我們不可避免地要面對學生客觀存在的個體差異。《教育心理學》中小學生心理發(fā)展的階段特征認為:處于少年期的初中階段的學生,具有半成熟、關幼稚的特點;抽象思維已占主導地位,并出現反省思維,但抽象思維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體形象為支柱。
《在小學生個體差異(認知差異、性格差異等)與教育》認為學生的個體差異體現在智力差異、個性差異和認知方式上。個體差異體現在智力差異上:知覺差異、記憶類型差異、言語和思維類型差異。體現在個性差異上:心理學中的個性理論多達數十種,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三方面,樂學生與厭學生的個性差異,學優(yōu)生與學差生的個性差異,創(chuàng)造型與非創(chuàng)造型學生的個性差異。體現在認知方式差異上:依存型,易受周圍環(huán)境或背景影響,不獨立;沖動型,急于給出答案;具體型,善于深入分析。
新課程標準的理論和學生的個體差異的客觀存在,教師客觀上需要關注學生個性差異中的學優(yōu)生或樂學生,有針對性地對他們提供課堂“填空”任務。
在短暫的課堂時間內要做到面向全體兼顧差異進行有效的填空,教師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 “填空”的時機
學生的個體差異使得學生完成面向全體的常規(guī)活動所需的時間不一。有的同學速度快,往往會在某些任務環(huán)節(jié)提早完成,這時候英語教師經常說的一句話,“已經完成的同學,試著背誦課文?!边@樣的指令,有的同學會很好地回應,但大多數同學,會保持安靜,有的甚至我行我素,導致課堂不好管理。分析學生行為背后的原因,可能是學生在課堂的隨意性習慣,希望引起教師的注意,挑釁老師。爆發(fā)這些問題的時候,是問題也是時機。這時,與其對學生說不,不如說開始做某事,安排他們一些“填空性的活動”,更有助于引導這些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也有助于更好地發(fā)揮這些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此時,就是教師課堂填空的最佳時機。在某些學生已經完成某項任務而其他學生需要更多時間完成任務的時候,祭出“法寶”,有效填補中上生課堂學習的空白。
二、 “填空活動”的方法
這些課堂活動不是信手拈來,教師需要事先列出一個“技能提升活動”的清單。
(一) 備教材:所設置的活動需要與英語課堂的學習目標直接相關。
(二) 備作用:幫助學生鞏固剛剛學習的新知識,回顧過去學過的知識,或者是將它們與重要的知識聯系起來。
(三) 備環(huán)節(jié):可以提前預設好在各個環(huán)節(jié)可以附加的活動。
(四) 備學生:根據學生的個人情況,他可能完成任務的速度,根據時間和學生的學習能力,提供適當等級的難度。
(五) 針對不同的英語課型,在聽說課型中某位學生完成了聽力的預設任務,可以附加“用速記寫下剛剛聽力中你印象最深的詞或短語。”比如在閱讀課中某位學生完成了閱讀任務后,我們可以這樣對他說,“獨自復述三個你從今天的閱讀中了解到的重要細節(jié)”。
這樣的清單可以包括:
喜歡具象思維的學生,可以多讓他們處理一些詞匯和短語的細化的活動。這樣的活動可以包括:
(1)列出今天所學的五個單詞 ,并根據重要性進行排列。
(2)列舉出三個短語,根據其重要性進行排列。
喜歡想象、分析能力強的學生可以是這樣的活動:
(1)整理你剛學的知識點,編一段故事。
(2)寫下今天所學的幾個你印象最深可以用奇思妙想來記的單詞。
歸納、綜合運用能力強的學生在完成全體任務時可以給予這樣的活動:
(1)請用 這個詞來造三個句。
(2)列出你可想到的,以字母 開頭的單詞;
(3)列出你能想到的表達 的句子。
對于喜歡表達、樂于提供幫助的學生可以提供這樣的活動:
(1)準備好發(fā)言,翻譯 這兩個句子,并解釋語言點。
(2)檢查同學的答案,討論一下這個問答的答題依據。
三、 注意事項
1. 不可喧賓奪主,不能破壞課堂的教學目標和設置。這些“填空”活動,針對性較強,針對部分學生,所以不能破壞面向全體的總體的教學,不可超越課堂的主體活動設計,破壞課堂目標的達成。
2. 不是必要,而是有效的補充,所以必須是學生樂于接受,并且樂意行動的。爭取可以讓學生自主選擇,或自主設定活動方式。
3. 方式靈活,不一定在每個課堂環(huán)節(jié)進行宣布,可以和學生事先達成約定。
4. 宜簡不宜雜,宜少不宜多。不可一節(jié)課布置多項,課堂留有適度的空白是必要的。不能填得太滿。
5. 即時反饋。要么由教師進行即時評價,要么創(chuàng)設一個常規(guī)評價法,讓學生把填空活動的紙片收集起來集中展示,讓同學給予及時的反饋。如果只布置活動,不進行反饋,是無效的活動。“這種用即時反饋來強化的練習,可以成為提高績效的強大方法,強大到令人難以置信”。
四、 結語
差異性的“填空活動”,有別于課堂的設置活動,是針對部分學生的補充性活動,可以補充高效課堂的主體教學活動,是實現課堂綜全管控的有效方法,沒有很大的難度,可以掌握并運用于實踐。
參考文獻:
[1]英語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教育心理學.
[3]小學生個體差異(認知差異、性格差異等)與教育[J].
[4][美]布萊恩·哈里斯·卡桑德拉·戈登伯格 Bryan Haris, Cassandra Goldberg.快速改善課堂紀律的75個方法[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3.
[5][美]安德斯·艾利克森(Anders Ericsson),羅伯特·普爾(Robert Pool).刻意練習[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6.
作者簡介:
洪惠蘭,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三明市尤溪一中文公分校。